中国·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藏品鉴定接收邮箱:2624813430@qq.com 3136769925@qq.com 电话:029-33756988
网站首页 德藏资讯 鉴定证书 藏品商城 收藏论坛 收藏投资 德藏博客 展会资讯 收藏名家 关于我们
Home News Appraisal certificate Shop BBS Collection Of
Investment
Blog Auctio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Of
Famous Artists

About Us

相关信息  
·鸡血石价格打鸡血 收藏要...
·天价沉香论克卖:价格涨...
·艺术藏品行业遇“寒流”...
·朝鲜油画收藏方兴未艾
·大众收藏佳品连环画
·民国连环画收藏有窍门:...
·鸡血石:印石皇后国之瑰...
·茶宠新收藏:门槛低 升值...
·木版年画收藏正当时
·投资书画需学会如何判断...
·收藏现代瓷器可从中青年...
·买蜜蜡藏品 谨防伪造品
·蓝予:藏养紫砂平常心
·瓷器收藏爱好者30年的淘...
·收藏家:收藏也是一种缘...
·80亿元金条暗藏太平洋岛...
·投资翡翠:年收益率超过...
·筷子:由用品转为藏品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收藏投资

藏家请读懂收藏界潜规则

来源:本站整理 | 作者:德藏收藏网 | 时间:2009-04-04 | 浏览:2467次
昨天,谭伟明用一双几乎颤抖的手,拉开卧室里五斗柜的抽屉,从层层叠叠的内衣下掏出一个锦盒,小心翼翼地打开盒盖,里面是一个梅瓶。谭伟明看着这件 “宝贝”,沉默了许久,半饷才开口: “1.25个亿呐!”可是,经一位收藏界人士现场鉴定,这铁定是假货。
 
  随着民间文物市场的放开和1994年 “中国第一拍”开启的财富神话,收藏家开始大量涌现,据中国收藏家协会2006年统计,中国已有7000万收藏大军。在这些收藏者中,有很多和谭伟明一样,怀揣 “一夜致富”的梦想,梦醒时才惊觉,仿品藏下了,真品流失了。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理事许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上海目前的古玩市场上,真假古董并存,文物、赝品皆有。
 
  探访收藏者
 
  深信自己的藏品价值连城
 
  对中国的许多收藏家来说,“江海之通津,江南之通汇”的上海一直是片乐土。据不完全统计,仅仅一个上海就有数万人热衷于收藏,谭伟明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极具代表性。
 
  结识谭伟明源于他打来晚报114热线的一个电话,他说自己手里有个稀世珍宝,一个明代成化年间的斗彩庭院梅瓶。随后他又在电话中再三保证,这个梅瓶绝对独一无二,而且是经国家博物馆鉴定后的宝物。
 
  带着好奇心,记者找到了谭伟明并亲眼看到了这个价值连城的宝物——一个三十公分高的瓷瓶。乍一看,除了精细的图案外,它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见记者没反应,谭伟明立刻捧起梅瓶,将其倒置,只见瓶底赫然写着“大明成化年制”的字样。跟随记者一同前往的还有一位玩收藏三十多年的史先生,经过仔细查看发现这些字确实符合成化年间“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到腰……”的说法。
 
  在得到老师傅的首肯后,谭伟明显得很兴奋,他向记者表示,这个梅瓶是他十多年前在嘉兴老乡家收来的。经过仔细研究,并到北京一家研究所鉴定,可以肯定这是件前所未有的宝物。“这东西至少值1.25亿,我说的还很保守呢!”对于这个天文数字,谭伟明显得很自信,“你看那个圆明园兽首,是晚清的东西都拍得那么高,我这个宝瓶,价值远远不止这些。”
 
  越说越兴奋,谭伟明开始将自己收藏的东西一件件搬了出来。
 
  “这个是清朝的花瓶,我看拍拍至少两百万。” “还有这个,绝对是明代的青花,卖卖三、四百万不成问题。”
 
  “你看,我这一屋子都是珍品,要不是经济条件不好,我都不舍得卖。”谭伟明说。
 
  既然这些东西价值连城,为何不直接拿去拍卖?经过记者再三提问,谭伟明终于道出了真谛: “他们都说我这个是真品,但没有人肯做鉴定书。”
 
  而当记者详细询问谭伟明究竟找了哪些专家鉴定,希望他报出名字和联系方式时,谭却支支吾吾,连一个具体名字都报不出,却从抽屉里拿出一张鉴定书。“这是我专门找北京的鉴定机构鉴定的,还花了两千元呢。”记者看到,这张鉴定书是由北京一家名为中博检测中心出的,上面写了这个梅瓶的成分和明代相近。为了证明自己所说的真实性,谭伟明将梅瓶底部翻了过来,指着一块缺损的地方表示: “我是通过拍卖行,在瓶底磨掉一些粉,然后送到北京鉴定的。”
 
  不过,显然这张鉴定书并没给谭伟明带来更多财富,谭伟明表示自己找了许多专家,但由于这个梅瓶实在罕见,没有人敢下结论。
 
  随记者一同前往鉴定的史先生看了谭伟明的收藏后,只是摇摇头。他出门后对记者说:“我怕他受不了,说最多是晚清的东西,其实这屋里十几万元买来的所有古董全是新工艺品,建议他再找些行家来看看。”
 
  谭伟明之后又向记者表示,希望早日找到“识货人”,将这个梅瓶出手。但很快,记者从与谭伟明的交谈中发现了许多破绽。原来那个号称从嘉兴老乡那里收来的梅瓶,经记者几次追问具体出处后,变成了从嘉兴城区一古玩市场地摊上淘来的货。而后所谓的鉴定,只是他通过拍卖行推荐的几名“老法师”帮忙看了看,每次收费两百元。当然这些老法师的名字他也没弄清楚,只知道他们都是各大学的客座教授。
 
  类似谭伟明这样的收藏者并不少。虽然收藏的东西有古玉、青铜、钱币、瓷器等,但他们的心态却极其相似——深信这些被自己偶然廉价收入的藏品绝对是真品,而且价值连城。
 
  探访古玩市场
 
  入门者易受“山寨老法师”误导
 
  “这东西,你觉得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反之亦然。 ”记者踏入东台路一家古玩店,询问一个古花瓶是否真货时,老板的回答实在是有些耐人寻味。
 
  作为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第一个属其监管的旧工艺品市场,东台路可以说名噪一时,更有人将它与北京的琉璃厂相媲美。
 
  在一个普通的双休日,记者走入了东台路上的一家古玩店。这家古玩店所在的位置并不算很好,门口有两个古玩铺子,得穿过铺子才能看到这家门面不大,但内藏乾坤的小店,而老板正自顾自地坐在太师椅上喝茶。当记者向其打听店内是否有明代瓷器时,老板轻轻应了一声,但并不见任何动静。过了一会儿,这位山东口音的老板站了起来,指着记者眼前的一个青花瓷瓶说:“这个就是”。随后这个老板又随意点了店中的几个东西,说:“这些都是。”
 
  正当记者表示疑惑时,老板似乎看出了记者并非入门者,似乎是有意询问,便少了几分刁难。在几句寒暄过后,老板向记者介绍了先前自己指的那几样物品。“你们一定奇怪,我一家店里怎么会有那么多明代瓷器。那是当然,如果我真的有那么多,我何须在这里开这家店,早就吃香的喝辣的了。”老板坦然地说道。
 
  老板告诉记者,在东台路这个古玩市场里,每个铺子都有自己的真品但更多的是工艺品,也就是所谓的仿品。当然这都要靠买家自己辨别真伪,作为店主来说,并非每个店主都有很高的鉴赏能力,只能说是知其一,却不知其二。所以有许多真品自己也不知,最后以工艺品的价格卖给了识货的人。
 
  随后,老板带着记者来到一个胭脂红色的小瓷瓶前。 “你看,这个瓷瓶是不是很漂亮,非常少见?”
 
  “现在我告诉你,这个瓶子是去年烧制的,但还能卖出好价格。为什么?因为这种颜色的瓷瓶在市场里找不到,而且是我找人专门仿明代的瓷瓶式样烧制出来的。”对于自己所卖的物品,老板说得很直接,“古玩这东西就看你自己喜不喜欢,只要是你自己心爱的,即使并非那个朝代产的,在你心中就是件真品。那些几百万、几千万的真品,并非是它的材质或者手工艺值这个价钱,而是买主认为它值这个价。”
 
  就在记者采访时,有个中年人带着两个年轻人走进了这家古玩店。这个中年人好似对这行非常熟悉,带着他们一个个地看,并时不时在其耳边说上几句。很快,两个年轻人被一个陈列在玻璃橱里的古瓷瓶吸引,想向老板问价。他们的意图很快被一旁的中年人制止,这名中年人独自将老板引到一旁,交流了起来。但最终两人并没谈妥,中年人也随即将两个小年轻拉出了店。
 
  老板随后笑着说:“以后这两个年轻人要交的学费还多着呢。”
 
  记者从老板这里得知,原来这两个年轻人是刚刚入行,想趁着低价进点东西作为收藏,这个带他们来的就是所谓的“老法师”。对于“老法师”这一说法,老板有些不屑。“古玩这东西,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人能说是行家,只能说是入门深浅。有许多‘老法师’,就是‘阿扎里’,自己也一窍不通,讲到底就是趁着这市口好来赚钱的。”老板说,他每天都能碰到好几批这样的“老法师”,他们这个圈子就是人带人的,自己一知半解,运气好能为买家觅到个好东西,那这个“老法师”在圈子里就会名声大噪。不过这个可能性不高,多数都是淘些仿品。
 
  山寨法师特征
 
  ●自己没有藏品,纸上谈兵。
 
  ●今天和张三拉拉关系,明天为李四介绍业务,似乎天天都在地摊子上转,知道几个时代和窑口的名词就大谈文物如何如何。
 
  ●凡是先谈当年,号称每天和文物打交道,话语句句为虚,只说价格不说内容实质。
 
  唱双簧招术让人急于成交
 
  周末的南京西路古玩市场人头攒动。广灵人薛明君半躺在藤椅上,晒着午后的阳光,品着茶,照看着他的古玩店。古玩店四周,有外地人摆的小摊。“我现在不是很敢在小摊上收东西,除非绝对看得准。 ”薛明君玩古玩三十余年,至今难忘他在半年前吃得一吃亏。
 
  那天,古玩店打烊后薛明君沿路回家。“当时路边有个小摊,尽是些锈迹斑驳的‘古物’。”薛明君一时心痒,遂蹲下来看看。第一感觉告诉薛明君,这些东西只是做旧的新制品,没什么收藏价值,他准备离去。说来奇怪,原本无人问津的摊头,在薛明君蹲下之后,竟也陆陆续续围过来一些看客。其中一个中年人更摸出眼镜,几乎每件物品都要用手摸摸。中年男子的举动让薛明君留住了脚步。
 
  中年男子逐一摩挲过 “古物”后,叹了口气,准备起身走人。这时,摊主突然拉住他,拿出一只布满绿锈的“金龟”。摊主没开价,中年男子细看之后,开价3000元。
 
  就在此时,一名鹤发童颜的老者挤了进来,接过“金龟”,连声称奇。 “虽然只剩下一只,却也真是好东西。”老者的奥妙话语更为“金龟”增色不少。此时,薛明君注意到,“金龟”的背上有密小的蝇头撰文,其腹部,有“明天启正日”字样。薛明君心里一动。
 
  “藏家都有这样一个心态,看到好的东西,又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必定竭尽所能。 ”薛明君开价3300元。谁知中年男子竟再加200元。为了夺得心头好,薛明君掏出当日所有的营业款4000元,递与摊主,抱得“金龟”。
 
  回家后,薛明君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开足灯光仔细把玩。突然,他发现,“金龟”的头颈部竟有一条小裂缝,他用手电筒一照,里面露出些亮色,再用指甲一磕,外漆居然脱落。 “4000元买来的,不过是仿古的铜制品。市价不超过200元。”
 
  薛明君明白,自己上了唱双簧的当。古玩行业内,都以眼力定输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对了就算捡漏,买错了自认“学艺不精”。但有些时候,一些人会刻意使用招术欺骗买主,双簧就是其中之一。“在古玩双簧把戏里,你有了专业知识可能还不行,还要有更多的识破本事,并以审判者的头脑来冷静地对待其中的一个手势和一个眼神。”薛明君说。
 
  唱双簧特征
 
  ●看货或交货时间多选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
 
  ●出口价一般十分高,只有在“托”的周旋下卖主才会一唱一和地逐步降价;
 
  ●编造故事,内容可信、合乎情理,台词滚瓜烂熟,使买者认为机会难得,碰上了好运气;
 
  ●两三人多则三五人一伙,团伙中一般都有一个老者或者貌似“权威”者来估价,以证实藏品的价值不菲。
 
  对话专家
 
  市场上真假古董并存
 
  许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文物学会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收藏委员会副主任,这些“顶戴花翎”,彰显了他在中国收藏界的地位,提到上海乃至中国如今的收藏行业,许明遗憾地摇摇头。
 
  鉴定有误区
 
  记者:目前,中国收藏行业内的鉴定形态是怎样的?
 
  许明:中国目前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机构可以进行鉴定。因此,收藏界也有 “黑哨”。
 
  藏家最头痛的事情是要别人来认同自己的东西,要让别人 “择取”,甚至是“鉴定”,你有东西要拿出去拍卖,就得拍卖行评说;你要拿出去鉴定,就要由鉴定师去判断。收藏界也有裁判,这与足球界一样。同样,收藏界也存在着“黑哨”:明摆着是一件到代的真品,他偏说你是“后伪”,是景德镇新货做旧的,或者说是不到代的。反过来,明摆着是一件假货,他却说是个稀世珍宝。这种“黑哨”,在一些不规范的中小拍卖行中存在。这些自己不懂得多少的 “裁判”,以为掌握着别人的生杀大权,随心所欲、指鹿为马,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还有一种 “黑哨”当然是不少小店主了。为了利益,他即便是见了珍宝,眼睛发光,心怦怦直跳,也不会说一句真话。他们的法则是,以买假货的钱拿真品。
 
  大多数藏友的眼光判断是感性的。在收藏界,每个人都可以是 “裁判”,当然,一些已经形成权威的人,就可能成为“职业裁判”。但是,凭借有限的经验来做判断,无疑盲人摸象,不一而足。收藏界的大多数人,对陶瓷史、对某种品种的全貌,没有条件、没有精力、没有兴趣去作系统的、艰苦的研究。我所接触的大多数人,甚至是最高级别的陶瓷研究人员,判断的方式也是单纯的 “经验型”--自己见过的被证明是真正的东西,就是真品,反之,没见过的就可能是假的。判断基本没有推理过程,此为 “偏哨”。
 
  记者:现在有很多鉴宝的电视节目,收视率都很高,有很多藏家把多年收藏奉上鉴定,但最终都得出 “假货”的结论。那么,民间是否有真品?
 
  许明:目前文博届的有些鉴定人员和为数不少的 “行家”,以自己所见的博物馆藏的 “标准器”为鉴定标准,用 “对照式”,“依样画葫芦”的办法判断一件藏品的真伪,枉杀无辜到了让人莫名其妙的地步。据载,前不久北京组织专家替民间收藏者义务鉴定藏品,结果说99%的藏品都是假货,连收藏者手里的民国瓷也是假的!以我在北京生活的感受,全国收藏水平最高的就是北京地区,当上海一般藏家津津乐道 “清三代”、“道光”、“民国”时,北京的玩家早已经精通 “老窑”瓷器了。事实上,“老窑”瓷器在北京也最有市场。多少收藏者辛辛苦苦地收藏,在“专家”眼中基本上是假货,这种结论偏离事实太远,不能服人。
 
  目前,由上海市南汇博物馆、上海社会科学报联合承办的“迎世博中国民间收藏精品系列大展”就在南汇博物馆二楼展出。全部展品都来自民间,其中包括北齐鎏金加彩石雕佛像等佛像系列、商晚期青铜器系列、元青花及元彩瓷系列、成化斗彩系列和清三代系列等从未公开露面的各种精品约120件。这个展览很清晰地表达出,民间也有真品。
 
  文物在流失
 
  记者:有人形容,改革开放以后的文物走私“八十年代开始走,九十年代开始跑?”
 
  许明:我在广东的古玩市场,曾经亲身经历过两次这样的事情:店老板卖着“工艺品”,一批韩国人、日本人喜笑颜开,他们用极其低廉的价格买下,装入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而一旁的中国客人,冷眼旁观,无动于衷。我告诉他们,这些是好东西,是老东西,中国客人不相信,店老板也不大相信,我流着眼泪差点给他们跪下,可最终还是被别人买去了。最终,这些好东西戴着“工艺品”的帽子,乘坐着集装箱,飘向了大洋彼岸。
 
  记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许明:中国历代有厚葬的习俗,很多珍宝都埋藏在地下。近年来,随着土建开发,大量真品露出,但由于中国目前缺乏权威的鉴定部门,很多珍宝最终只能以“工艺品”的身份流向市场。事实上,市场上有赝品,却也不乏真品,但因为各种原因,这些真品甚至比赝品的价格更低廉。毕竟,赝品需要人工、需要成本,而真品,却仅仅需要劳动力。
 
  记者:听说你尝试过低价收购一些好东西?
 
  许明:我竭尽所能,并且发动身边很多企业家、收藏家来收藏,现在留住了一些东西。有朋友想把这些东西捐给国家,但后来失败了,因为业内主流认为这些东西是假的。
 
  入市有条件
 
  记者:兽首之争,唤起了人们的两爱(爱国、爱财)之心,对此,您有何看法?
 
  许明:相比追索,保护现有文物更加刻不容缓。近年来,有一定数量的文物回流了,但文物保护是个历史问题,现在急需解决的就是日益猖獗的文物犯罪,保障文物安全。比起疯狂的走私,艰苦的追索和巨资回购只是杯水车薪。
 
  记者:如今很多年轻人,认为现在是古玩的低谷期,纷纷涌入,企图捡到“潜力古”,对此,您有什么告诫和建议?
 
  许明:要进入古玩市场,必须具备几个条件:首先,必须有文化修养,能够了解文物的文化价值,懂得文物好在什么地方;其次,必须有专业知识,收藏者必须具备自己所收藏文物的专业知识;然后,还必须具有相当的鉴别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来源于频繁地接触真品,其中包括博物馆藏品和民间藏品;最后,就是要具备足够的经济基础。
 

网友评论 ()我也要发表评论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CopyRight 2008 -2015 www.decangwang.com | 陕西德燚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德藏收藏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朝阳一路美景江南3-3-601 信箱:2624813430@qq.com 电话:029-33756988
 陕ICP备15001923号-1 西安网站建设:力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