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转帖]亦真亦幻瓷器真假
您是本帖第1951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3 个月 19 天 13 小时 13 分 52 秒
古瓷人生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73
金钱:437
Y 币:0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转帖]亦真亦幻瓷器真假

亦真亦幻瓷器真假

一、陶瓷器的造假
中国文化有几千年历史,所遗留下来的文物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见证物:被人们视为珍宝,受到重视,成为国家和个人的收藏对象。
文物代表着财富,但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商品社会里它会不断地增值,成为价值连城的商品,甚至是无价之宝。以牟利为目的及满足收藏家的要求,古今中外都存在着伪造、仿制古物珍宝的现象。何谓伪造仿制?就是把前代的器物按其形状、纹饰、记号、材质、底款制造出来的器物就叫伪造仿制,这样的器物在当今统称为“赝品”。在商品社会里,“赝品”的制造者是依靠收藏家及经营者的贪心、贪婪心态而得逞,据史书记载:我国最早的“赝品”出现在西汉年代所伪造的“玉杯和周鼎”,以后的各朝各代都出现伪造前朝的器物。
古代陶瓷器的伪造情况就更为复杂,不仅有私家仿造,还有官家伪造。特别是明清二代的官窑;朝庭在不计钱财、人力、物力的情况下,不惜资本倾全力模仿各类器型的瓷器,制作精美、水平高,这一类的仿造瓷器应把其视为精品,千万不可轻易视作“赝品”,毕竟它们都有着其“真实”年代,而且出自官窑仿制。即使是明清二代的民窑仿“官器”,也有着一至五百年的历史,同样有一定程度的收藏价值。就算民国瓷和刘少奇瓷(上世纪五十年代),如能藏入也有较高的价值。
解放后,国内的厂家只有仿制小量的官窑,名窑器,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少量的宋五大名窑器,龙泉窑器,明清官窑器,但都是由国营企业的厂家仿造:八、九十年代开始由于市场的需求和迎合当时海内外收藏家们的口味,出现了国企、私企、个体企业更大规模的仿制高潮,其规模是空前绝后的。所有仿制克隆的品种包括了历朝历代的陶瓷器,不论官窑、民窑、五大名窑、元青花、釉里红,凡有记载的窑品器物和解放后生产的“中南海瓷”、“文革瓷”,现代景德镇制瓷名家的瓷器都大量仿制。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用电脑分折胎釉,扫描纹饰等工序,使“赝品”尽力去符合古瓷器的各种特征条件,有些伪造品已达到“真品”95%以上的程度,就连国级鉴定家张浦生先生都承认:每年如果不去一次景德镇就会上当,现在有些所谓收藏家老是买假货,原因就是只看书,接触真品实物太少的原因。用电力、石油气作燃料进行烧制,投入资金少,产品出窑快、无损耗,回报大,因而导致仿制的私家作坊在全国遍地开花(据说景德镇是一户一窑的家庭作坊)。由于用上电气烧窑,江西景德镇和广东潮安枫溪镇的很多厂家,都在批量生产“仿古瓷”,其产品大部分是机制注浆、倒模,纹饰用电脑绘饰,贴花上釉后烧制而成,这类产品在现时市场上约占60%,比比皆是,这一些文物赝品在技术上存在翻版,再版的性质,因此只能称它为工艺品,它们是批量生产,通过批发渠道部分出口海外,部分就进入了国内各地的古玩市场,由专营瓷器的经销商再零批给各商铺和摆地摊的小贩。而商铺、地摊的经营者,为是牟利,根据各自所掌握客户的心态,把陶瓷器再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方法进行造假,直至顾客认为“这一件才是真东西”掏钱高价买下该器为止。但真正的“文物真品”却具有“不可再生”的价值,绝不是这些仿制,克隆的赝品所能比较的。由于科技的进步,只要那里出现文物珍品,赝品也就随即于短期内现身于古玩市场上。例一:2000年香港拍卖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大罐”,拍出价4400万元港币,国内的古玩市场在两个月后即出现大批仿品“五彩鱼藻纹大罐”。例二:2005年7月伦敦佳士得拍出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价值人民币2亿多元,但随即于2005年底国内即出现了“鬼谷子下山”,的青花挂耳罐,而且景德镇也有这样的元青花罐在公开销售。
陶瓷造假的手法及情况:
一、用砂轮石、油石、砂纸对器物的胎、釉进行打磨,使其出现曾使用过的痕迹及味道,然后用强硫酸、氢氟酸、高猛酸钾(视器物的情况,釉光而定),把器物的内外涂匀(釉上彩器不适用,因酸会把彩去掉),约5—60分钟把涂上去的化学物洗掉,风干后用火烧烤器物的胎釉,再在釉面涂上动物油(这样做旧后的痕迹,连草酸水都难以把痕迹洗掉),在胎脚涂上动物油,用香灰洒在胎脚上(这样做好后的胎脚会现出陈旧的视觉)。经上述做旧后的器物;釉面有脂光,胎脚有旧感,但只要有经验的收藏者,就会发现其旧感是人为的,脂光也不自然,如果经验不足者,就肯定会上当。
二、用很尖的鋼锥,在釉面上拷打,使釉面留下密密麻麻,大小不一,深浅不一的小坑,再把胶水涂进小坑内(用502胶或农具胶),然后洒上红黄土的干泥粉,待胶水泥粉干结后,再用细砂纸把釉面磨平,形成出土器土浸的迹象。现时市面上还有一种更高级的假土浸,这一类器物是二次入窑复烧的器物,赝品制造者在已烧好的器物釉面上浇上泥浆,待其干后再上一次釉,入窑重烧,器物出窑后,釉的表面能明显看到土浸的状况,这一状况出现在宋、元的各种瓷器上。
三、时下古玩市场上还有二种真假各半的仿制品,它们在出窑时就已形成了:其中一种是用真的旧器(晚清、民国的釉上彩器),去掉釉上的彩后进行重新绘饰,加款上釉后重烧,冒充官窑器;一种是把从旧窑址中出土的器口或器底进行重新接坯成形,需绘饰的重绘饰,然后上釉烧成。这样就形成了半真半假器,时下古玩市场上较多的这种器物是钧瓷和底款:正德、嘉靖、万历、康熙的青花和五彩器。
四、把器物专门打破重补,冒充旧器,把赝品名窑器打碎,把碎片用“强硫酸、氢氟酸、高猛酸钾”浸泡几天,再用火烤干涂上泥浆冒充高档出土瓷片进行销售。
五、销售者对付收藏者最高明的一招就是讲故事给收藏者听,而故事的主要目的是诱使收藏者上当:一说其祖上是那个朝代的大官才会留下这么名贵的器物;二说这些器物是从那个古墓中偷挖出来的,更有甚者还把收藏者直接带到墓地,当场挖开棺材取出所谓的“宝物”卖给收藏者(这种做法是:先把赝品埋进墓内棺材之中,再带买家到现场挖宝成交,买家亲眼所见“宝物”全部从墓中挖出,谁敢不信!{但本人有一友人一九九六年就是这样上当的};三说这件器物如果到拍卖会可值几百万元,因你是识货之人,又有鉴定水平,我才会给你看货云云,原因……什么原因,钱紧才会几十万元出手,大有利可图,你如不今天买走,明天香港或台湾的某某先生就要来买走了,到时你可别后悔;四说这件器物已经过某位大专家鉴定了(有些甚至提供专家的鉴定证书),货包百分之百真品,如假我把货吃下去等等的言语。总之卖家恭维奉承的话会使买者听之舒服,故事的情节及获利之大,会使收藏者头脑发热而上当、中招。
六、利用鉴定专家的“鉴定证书”(真假难辨),进行有包装的销售,由于鉴定证书都是国内大名鼎鼎的名牌陶瓷鉴定专家签发,谁人不信?又有谁敢不信?本人曾多次见到这些带有大鉴定专家证书的器物,但器物与证书鉴定内容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这些有“鉴定证书包装的器物是值得藏者们深思的!在此举一例:近日在易趣网上见到一卖家,推出几件瓷器拍品全部有证书,其中一件宋钧窑三足鼓钉洗,高8.5cm,口径23.5cm,2006年1月底以6千多元卖出,另一件是明代五彩龙纹“天”字缸高8cm,其卖价是6千元,这二件器物都是由知名鉴定专家李知宴先生签发鉴定证书(附器物相片、证书、卖者简介复印件),但作为一件口径23.5cm宋钧三足鼓钉水洗真品只卖出6千多元,实在是于理不合,难以令人相信!除非该器是赝品,否则连卖家都难圆其说(卖家在简价中说到:古玩界曾流行“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可见钧瓷器之珍贵稀有),如果把这件钧窑水洗打破,其碎片应有几十片,难道几十万贯的家产只值6千多元?
七、江西景德镇的仿古瓷制造者们,肯花大价钱购进各种先进科技设备,又舍得花功夫用“古法”采用人工制造,从泥料抓起用脚踩淘泥等,结合科技古今相互配合。再用柴窑烧造(烧一窑产品要耗4卡车的木柴),历时需24小时左右,这样烧造出来的仿古瓷:从器型到份量都不差分毫,做得是比名窑还名窑。甚至有私窑还被台湾、香港的老板买断,他们投入大量资金秘密仿制,其仿制工艺要求特别严格,只要外形、纹饰等等跟真品有一点差别,就会打碎重做绝不马虎,宁缺勿滥地一年只要求做几件高水平的仿制品。这些高水准的器物其目标是对准县市博、省博国博及海内外的拍卖行。当今在海外也有仿制元青花及名窑的生产基地,很多内地、港、澳、台的藏家,游客都从东南亚地区买回赝品。印尼就是一个例子,其生产的“元青花”曾堂而皇之地捐献进故宫博物院,而故宫博物院也向捐献者发给了奖状。
二、陶瓷器的收藏与鉴定
由于陶瓷品的造假已用上了高科技术:从坏件——胎釉——钴料——纹饰——柴窑烧造——器物出窑后用化学物及各种手段进行造假,极尽所能地去符合《真品》的状况有条件,因此使得“传统鉴定”方式变得不大可靠,国内现时还无法树立“科学鉴定”的权威,因此还必须依靠“传统鉴定”维持国内文物鉴定局面。
时下文物鉴定的权威都操在国内文博部门的专家手中,他(她)们说真就是真,说假就是假,说错了也不用承担责任,任谁都推翻不了他(她)们的结论!难道他(她)们的鉴定水平就真的那么高明吗?不见得!2005年召开的“首届中国民间元青花研讨会”,开场时,国级文博专家们根本就不承认我国民间有元青花瓷器,与会的民间收藏家为得到拥有元青花瓷器的“名份”,不惜当场砸碎价值数百万元的无青花大罐,当场由国级专家李知宴先生鉴定为“真品”价值1000万元,本人曾在“实话实说”一文中谈到一些“鉴定”事例(请查阅)。现时国内的文物鉴定状况是混乱不堪,拍卖机构拍出的“拍品”,引起争议及官司的情况大有人在(拍品都要经国级鉴定专定鉴定),把真的说成假的(“目的”在占有该器),把假的说成真的(“目的”在于获得利益,摘自网上夏志峰研究员细说“鉴宝”内幕);更有堪者,是不懂装懂的专家,为了保存其“文物鉴定专家”的面子、地位、凡是他(她)们未见过的器物,不论是真还是假,都会以“假货”为你作出鉴定结论(本人就亲历这种场面)。
在市场经济时代的今天,有些专家把操守和职业道德都抛之脑后,只是向“钱”看,绝不向“厚”看(有责任心、有职业道德、厚道者少之又少,信口开河者却大有人在),高科技的造假,鉴定专家的向“钱”看(文物鉴定收费已成为鉴定专家们的主要收入渠道),文物鉴定真与假,全操控在鉴定专家们的手中,在他(她)们一些人的推波助浪下,国内文物鉴定的局面变成了“真也假时假也真”的迷离世界,使广大收藏者们不知何去何从!
收藏——鉴定——研究,是一种“唇寒齿亡”的钮带关系,如果收入之藏品不是“旧器、真品”,就不存在鉴定,研究这一程序。收藏是根基,收藏者必须在收藏的专业水平上打好基础,成功地进行收藏,所藏入的藏品必须确保30%以上是“真品”(不管是水平多高的人都会买错藏品),这样才能保值,才有鉴定研究的可能性,但现时古玩市场上的“赝品”太多,连专家、大藏家及拍卖机构都纷纷中招,所以必须练好收藏的本领,本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收藏及鉴定要领,应无撇开书本上、理论上的一切教条经验:什么造形、纹饰、铁锈斑、火石红、底款等等的鉴定依据,而是首先应学会看器物是否“旧器”?有无年代?因为“旧器”,都曾经过年代风化的洗礼,其胎釉的老化,是任何新仿赝品瓷都无法假造的《要点》,如果连这一点都能仿制,那么就不存在鉴定一说了。
陶瓷器的收藏,如能“深入浅出”学会看“旧器”的经验,那么你的收藏品就绝对不止30%的真品,你的入藏真品将会越来越多,在保证藏品是“旧器”的前提下,买入后再去研究鉴定其出处、窑口、年代等为时未晚也。任何的仿制品,不管其仿制水平有多高,即使能仿到百分之百的程度,但也只是型似而神不似,因真品是经历了几千几百年的风化,时限的变迁会存留在器物的内里和外壳,而赝品是未经时限变迁和风化历程的(请查阅本人在报刊上发表的“应如何正确收藏”和“如何正确收藏的造假与鉴赏”及“从出水文物看我国历代海上贸易陶瓷器及其鉴定”的文章)所以藏者们应理论+实践,深入浅出地进行研究,千万不要读死书地抓住一点而一头钻进牛角尖里。按图索骥是收藏者的一个大忌,书本只能教给你理论,但实践却能使你得到经验,所以作为收藏者应多看、多听、多模、多问:
一、多看:多看真器,到省、国博物馆、大型展览会、拍卖拍品或收藏家、有水平的古玩店中看真品,体会真品的胎釉状况,鉴定陶瓷器是否“真品旧器”的重点全在胎釉,而决不是造形、纹饰、尺寸;
多到地摊、古玩店、陶瓷批发店中看赝品瓷(全国各地都有赝品瓷集散地,如北京潘家园、广州文昌逢源街),多看赝品瓷可增加你的收藏知识,提高鉴定水平。
二、多听:多听各方专家的见解,多听造假、售假者的高见,多听各方藏友的意见,从中吸取经验,有助本身收藏水准。
三、多模:凡能上手的器物都要上手,“真品”抚摸的感觉如何?“赝品”抚摸的感觉又是如何?从中磨历出感觉,因往往真赝的判断在眼看不出来时,用手抚摸却能觉察到。
四、多问:谦虚是一个收藏者的修养标准,不管你的收藏水平有多高,都不应骄傲自大,因世上绝对无《完人》,活到老,学到老,是人生的里程碑,作为一名收藏者应具有:向上至专家学者、下至造假者、小商贩“不耻下问”的心态,因往往有些器物的状况连专家学者们都不懂,反而造假者、小商贩会给你一个满意的见解,使你受益匪浅。
研究是站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缺一不可!在此建议广大收藏者应理论结合实践进行理性收藏,由于本人文化水平有限,写得不够透彻,用词不当的地方敬请专家们,收藏者们谅解!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1/8 9:27:16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27 天 10 小时 36 分 3 秒
去伪存真


等级:论坛贵宾
头衔:新兵
帖数:358
金钱:5319
Y 币:0
{收藏} 1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上传的图片
   2010189503634.gif [ 2.01 KB 100×33 ] (缩略时请点击查看原图)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1/8 9:50:39×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9 小时 39 分 49 秒
紫禁城


等级:新兵
头衔:未定义
帖数:67
金钱:300
Y 币:0
{收藏} 2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有夸大高仿''嫌疑''!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1/10 0:59:05×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9 小时 39 分 49 秒
紫禁城


等级:新兵
头衔:未定义
帖数:67
金钱:300
Y 币:0
{收藏} 3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藏友先生,高仿瓷到底水平能有多高?能让专家们淡''虎''色变.古瓷高仿器靣前,还能不能''识得庐山真靣目"盼答!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1/15 9:53:52×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8 个月 29 天 21 小时 44 分 42 秒
藏友


等级:上尉
头衔:未定义
帖数:639
金钱:7860
Y 币:1
{收藏} 4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原则上说什么样的高防绝对和真品不能同日而语,但问题是就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到一定的高度,这是可以的。比如形、纹、绘画工艺,元青花铁锡之斑,以及器底火石红,以及气泡中的部分特征等等。比如说:1.形,只要下功夫,仿形不难;2.纹,如刻花纹、浅刻花纹、贴塑等等,做个几分像并不难。而再如绘画,古瓷器上的绘画,有精美的,也有不精美的。如太多的民窑器,再如胎足的火石红,上砖灰加铁沫用气焊一燎也挺像。再如釉下气泡,只要胎疏松一点,柴窑一烧,大小气泡都一定出现。再如釉瓷上的蛤蜊光,一旦不能完全掌握,高锰酸钾水一洗,可出部分彩光,只不过与真蛤蜊光有别。 上述这一切,都可以仿之皮毛,但为什么,原本皮毛的可是却能骗了人,哄过不少的人呢?问题是我们很多的收藏者,一般不能完完全全的掌握某一种或某几种以至所有瓷器的根本与精髓,这样,比如讲到纹,仿品一定不像古瓷一样,所刻等流畅、简洁、明快、富有神韵,可这一切,什么叫流畅、简洁、明快,这一切要用认识的功力才可以说话的,而对此没有较深研究的人自然分不出,这是最主要的。仿品能针对的,还就是针对人们的不全懂这一现实。比如说,老专家讲的形与纹,这是主攻点,再次是绘画、底款、底足、火石红,现今是釉下气泡和器面润光,这都是真实的。因而鉴瓷一定要全面,不可仅凭几方面就断真假。从目前所见到的各类仿品而言,全面假的没有,但几方面都像的或大体像的真有,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当人们一样一样搞清楚古瓷的配方用料之本源精髓时,如胎釉中入玛瑙,事实上与玛瑙归结为一大类的高岭土、长石、云母都为石英类,只要配比合理,同样可出现更精美的感光效应(当然与古瓷存在本质不同)。对于不能完全辨识者,也会上当,而尤其是当人们以一种普通的认知理念,新的一定新,古德一定老的思维支配下,仿者一作旧,正好符合了常人的心态。因为做旧容易,做老不易,做古而精、新者更难,而古而精,精而新之品,唯有官器御品才能达到。如果说收藏的人们能从老的一定旧、新的一定新的理念中走出,那上当也会少一些。

「该帖子被 藏友 在 2010-1-15 13:37:43 编辑过」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1/15 13:37:26×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5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171875 秒 数据查询:14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