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器的鉴定中,沁色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请看几个相关的图,由此讨论玉器沁色的问题。
第一图为汉代玉璧。青玉,呈湖绿色,有黄色杂斑。璧上两圈绹纹,把纹饰分为三区。内区为三组双体龙纹,中区为蒲格涡纹,外区饰七组双体龙纹,琢刻极为精致。这是一件南越王墓最大的玉璧,也是刻有龙纹最多的一件玉璧。
提请注意的是,这件玉璧表面有宽窄不一的,呈米黄色的带痕。这种沁色,是紧扣玉璧的丝带长期侵触腐烂的结果。我们不在这里讨论玉器的沁变机理,而是要从这种带状的沁色来探讨作为礼器的玉璧的系挂方式。
下面是另一件玉璧。墨绿色的碧玉,玉质较上件致密细腻。纹饰分内外两区,以绹纹为界。内外口缘都刻有弦纹。内区为蒲格涡纹,刻线甚浅,磋磨抛光显得模糊。外区四组凤鸟纹,身驱长卷,勾首回顾。此件玉璧雕刻的线纹极浅,隐约可辨。无独有偶的是,表面也有丝带缠绕的痕迹。为什么在玉璧上都会发现似乎颜料侵触的沁色呢?而沁色的部位又是十分的相似!
两件同一时期同一墓葬的玉璧,都有被丝线沁触的痕迹,在这样的痕迹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两件玉璧在墓中安放的位置,也就是玉璧悬挂在身上的位置。所谓礼制,佩玉的方法和位置就是礼制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的专家曾经就玉璧、玉璜等佩戴方法作过认真的探讨,值到这些玉璧的出土,才使我们对玉璧的佩戴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
上海博物馆的图示就说明了璧的佩带方法。此图玉璧上丝带的沁色,明确显示这件玉璧地挂在整套玉器的最上面,其上面是一根丝带,用以套在颈上,而下部的两段沁色显示,下面用两根丝带分两面系挂玉管和玉璜等玉器。从南越王墓出土的玉璧来看,好象还会有其他系挂方式,因为上面的沁色既有类似的上下三种颜色,也有上下四种颜色,也就是说,玉璧也有可能是系挂在中间。
对沁色的理解,和玉器入墓时的放置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关系决定于入墓时的环境、周围的器物。上述两件玉璧的沁色就是由于绑置的丝带造成的沁色。了解这个过程,对于我们理解玉璧上的沁色有很大的帮助。
玉器鉴定8
鉴赏玉器,光线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光源对玉器的呈色会产生影响,为使人产生误判, 观赏玉器最好的光源是自然光。
下面把不同光线下的同一个玉器产生的视觉效果发在博客上,供网友们观赏,由此可见,不能在光线暗或白炽灯下观赏,否则,有可能对玉器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导致经济上的损失。
下面的两件玉器都是上海博物馆的展品,在上海博物馆采用不同光源展出该馆的收藏品时,它们呈现了不同的色差,由于作者在不同时期都摄下了同一件展品,因而对它们在不同光源下的呈色情况才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下图的红山玉蛹是上海博物馆早期采用白炽灯光时的效果。
下图是上海博物馆玉器馆重新布展后采用新光源后的效果。
下图的良渚玉璧是老光源。
下图同一个玉璧在新光源下的效果,色差完全不同。
对比以上四图,完全可以明白,玉器鉴定,离开了合适的光源,就可能作出不正确的判断,所以在鉴赏玉器时,一定要采用自然光源或接近自然光源的灯光。
玉器和鉴定9
玉器的沁色是玉器收藏家特别关注的玉器表面现象。一般说来,古玉的表面都会受沁;玉器受沁变化后的颜色、部位、深浅都会呈现不同的变化;
不同的环境下,玉器会出现不同的受沁变化; 在相同的环境下,不同的玉器受沁的情况也会不同; 同一件玉器,也会因玉器本身的情况,出现不同的受沁变化。
我们尽量介绍玉器不同的受沁情况,也对受沁的机理作些肤浅的探讨,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玉器的沁色变化,从而对古玉有一个直观和理性的把握。
受沁首先是颜色的变化。
我们先来讨论俗称为钙化的受沁情况。钙化,也被称为石灰沁,下图就是红山文化类的玉镯钙化的情况,是件为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的藏品。这件钙化的玉镯受沁较重,恐怕盘带后也很难还原。这样的石灰沁,现是仿制的很多,应该对它们的颜色、皮壳和玉质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否则委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我们还会讨论钙化的玉器其皮壳出土后的情况和入水后的情况,以及最终盘带后的情况。
玉器的鉴定10
出土的玉器会有各种沁色,沁色说到底也是玉器一种残缺美,因为它是玉质在外来的物理化学作用下发生的一种复杂的物化反应而形成的皮壳变质。如图西汉蟠螭纹饰,其螭龙表面就形成了一种十分漂亮的黄色,这种黄色,究竟称之为“秋葵黄”好呢还是“洒金黄”好呢,恐怕是因收藏家的审美观点差异而各有所好了!因此,对这种残缺美的命名,是一门学问,它不仅和玉器本身的沁色有关,更和收藏家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价值观有关。这好比美石收藏家石头器型的研究,如果命名恰当,才会使美石的身价得到真正体现。
下图我们把它称为枣皮红还是其他什么红好呢?见仁见智,不同的命名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