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窑御批前就已有柴器生产,并已相当成熟。此时器物也有多种造型,相对胎中也多有杂物,也较粗糙、疏松。厚度为0.3厘米,较御批后的0.2厘米厚一点,其色彩的纯度欠纯。由于御批前胎质欠致密,故而较御批后的柴器相比:一易陈旧;二气泡易破;三色彩稍淡;四透明釉的光洁透亮度不及御批后明亮清澈;五同类大小器击之多为朽木之声;六底多无款,少有柴(篆),柴字款部为朱砂,后会掉和出现脱落现象。至于宋人将柴之瓷片用金银包边而挂佩,当应是御批后的更精美之器。在实物残破的柴之一切碎片中可以看出,纵然在御批前的胎质中仍有宝石、水晶、玉、玛瑙的成分存在,应当说五代之柴器的出现,实乃为古代劳动人民最大智慧的结晶体现。假如我们能完完全全的静下心来,认真的来一番彻底的探究,我们真不可想象,它竟然精美到如此境地。
认识御批前的一切精美中的瑕疵,再看御批后的完美成就,可以全然的说是一种近乎完美的再现。仅以已经十分薄的原基础上, 又经过提纯与工艺改进,竟然达到仅有0.2厘米之厚度,这无疑令人们感到是一种超越人们想象思维外的创作,况且是在千年之外的古代,也许正因如此,令现今人不可想象,反倒成了质疑的要素。
我们现实中常有人一旦看不清、弄不懂就否决,以至以现今的一切认识思维方式来认定古人,或揣摸古人的意思。如“明如镜”说老前辈冯先铭老先生就是因以现今人的思维认识,由于将“明如镜”过多的关注到了透光与透亮的角度上,所以认为宋湖田窑之薄器的特征更符合。是的,湖田窑之精美的薄器的确不是符合一方面,在不能正确的认识下,四句话都符合,这是一种巧合。柴之器最主要的一点是,无论多薄绝不透光,不论御批前、御批后、以至在北宋的继烧器。在众多条件之下,只要是可透光的,则一概不为柴之器。“薄”是它的第二特点,釉下彩为三,重复开片为四。击之多木声和朽木声为五(百里难有一、二为磬声)。器面浅刻描金的字迹,唯柴器随意为云。御批后的柴器,其款、压、刻、划等等,款式多风格,多式样,前朝后世皆不及。
柴之器要以大量的物来说话,真与假,也当以事实来评判。过去之所以不好定也无法断,是因器物实证太少,而今天则不一样,将会得到公正、合理的定位,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才便于认识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