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要端正态度
——对《马未都:古玩界如雷贯耳的人物》一文的批评
此文刊载于电子杂志《艺超网事》第19期
拜读《收藏》杂志2007年第9期周德昭先生的文章《文物市场不应只图热闹》一文,作为一名普通的文物爱好者,内心也颇有一番感触。周文中明确地指出了当今一些媒体在参与、宣传、报道文物市场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某些弊端和不足问题,完全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说法,应当给予肯定。
在周文中曾提到某媒体宣传马未都先生的一篇文章,周文称其为这是“未卜先知的神仙下凡”,笔者也曾多次听人私下谈论:“啧啧,看看人家马先生,不用看一摸就知道是什么。多厉害!”出于对文物、古玩的热爱和另一种好奇心的驱使,笔者很快就在网络上查到了这篇题为《马未都:古玩界如雷贯耳的人物》的文章。文章不长,但段落很多,每一段落都是从马先生事迹中提炼出来的“精髓”。不知马先生本人对此文的态度和看法,反正笔者细读数遍之后,竟然周身都出现了一种类似“肠梗阻”的症状。因而在此坦言公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还望其宣传媒体和马先生见谅!
开篇第一段正如周文中的引用:
一个澳大利亚人用报纸包着件瓷器,来找马未都鉴定。还没等那人打开包,马未都用手一摸便说:“是件缩腰盖碗,乾隆时候的。”老外愣住了,支吾了半天憋出句:“你,你怎么这么大本事?”
如果这是《天方夜谭》中的故事倒也罢了,并不足为奇,可是它却偏偏出现在活生生的现实社会中。中国古代那个长期被人耻笑的“盲人摸象”故事中的盲人在发表自己的主观偏见时还把手直接触摸到大象身体的某一部位后再说,而马先生这种“隔纸鉴定”的功力真可谓更胜一筹,简直“神奇”到了极点,足以令世间鬼神望尘莫及。
众所周知,对文物、古玩的鉴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大意,可马先生却能用手一摸就知道是什么东西,哪个年代的,这样做未免有些太草率太不严肃了吧?作为被人尊敬的专家级人物,连这最基本的都做不到,的确令人差强人意。然而马先生对此带有谦虚性的解释却是:
“不是我本事大,不过见的东西多了,这种缩腰盖碗只乾隆时才有。”50岁的马未都坐在“观复”博物馆馆长办公室的太师椅上,……
这种说法出自一位大家之口,算得上令人贻笑大方了!难道见得多了就是本钱,就可以用手摸着来“定”吗?这又不是中医给人“号脉”。中国的文物、古玩可谓包罗万象数不胜数,就算你是从出生那一天开始就会看文物鉴古玩,也不过是短短的五十年,你的所见所闻也只不过是其中的沧海之一粟,冰山之一角吧?缩腰盖碗只乾隆时期才有?难道社会主义时期就不能仿制吗?你能摸出它的造型,但你能摸出它的纹饰、釉色、胎质和款识吗?这种不“鉴”就“定”的做法能不让“老外楞住”吗?凡是稍稍懂得一些文物鉴定常识的人都会“楞住”的!不怪周文中所言,这“简直就是未卜先知的神仙下凡。”可是在媒体的宣传中却还出现了这样的介绍:
“我也上过不少当。”马未都笑着说。有一次,他买下一件农民的瓷器后,见那人一副落魄样,就请回家做饭招待。那人吃饱后特别激动,说:“您对我太好了,这是我离家后吃的最好的一顿饭,酒有点喝多了,实在不好意思骗您。刚才卖给您的瓷器是假的。”说完撒腿就跑了。
这说明马先生也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也是一个上过当受过骗打过眼的凡人,并非天生就是“神仙”。是一些媒体的炒作把他变成“神仙”的吗?这不由得使笔者想起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当很多人都在为吃饱肚子发愁的时候,有的媒体却报道“某某村亩产万斤粮”、“某某村亩产双吨粮”这样的消息,如果你到实地考察却发现那里的村民大多在忍饥挨饿,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可见这种报道是多么的脱离实际,多么的有悖客观规律。在文物、古玩界也是一样,一定程度上的正面报道和宣传是有助于这项事业稳步、健康发展的,而一切脱离现实的近乎于自欺欺人的大肆渲染却是毫无益处的。笔者认为,在对于中国古代文物、古玩的鉴定上,没有全能的专家,也没有一通百通的人物,过去没有,现在没有,以后、将来乃至永远也不会有,这是客观规律的本质所决定的。专家是相对而言的,我们相信他们,尊敬他们,向他们学习,但不要迷信他们,更不要“神化”他们;而作为专家,更应当端正态度、脚踏实地,这样才能站得住、坐得稳,万不可“一摸便说”如何如何!
至于“马未都看好什么什么就涨。”这几乎是玩家中间不成文的“定律”。这样的说法更是幼稚到了极点。市场规律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即便是在某一行业中的顶级人物也左右不了市场的发展方向,世界球王贝利常常在一些大赛前预测双方两队的胜负结果,后来被大家称为“乌鸦嘴”。象这样的说法只当是调侃之言,不必当真。
最后,笔者真诚地希望媒体在今后对专家的宣传上要掌握尺度,更不要有意地炒作;同时也期望马先生在今后的鉴定工作中不要再一摸便说,更期望能够把这个“一摸便说的典故”刻在您那博物馆的影壁上,以警示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