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73
金钱:437
Y 币:0
|
|
{收藏} 第6楼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上善若水生先生,不好意思,最近工作忙没有上网,你提的问题我不知道怎样回答你才能满意,吉州窑是一座以生产日用陶瓷为主的民窑,胎质粗松,含砂量高”、“似陶非陶”、“重釉不重胎”、吸水率高、施釉薄、见水亮等个性特征。胎,宋代吉州窑黑釉器物的胎表面粗黄,断面略带灰色,由此可知其胎土中的铁含量比景德镇湖田窑的产品要高一些,因此胎土不若景德镇窑的干、松、细、白。白釉黑彩器的胎质较为细白,玻化程度好,故不施化妆土。 由于胎泥含砂量高,修胎时往往发生阻刀、跳刀现象,在器底及圈足内能清楚地看见跳刀痕,而胎体表面留下波浪痕经施釉后,其痕迹虽有所减弱,直面观测不易发现,但用手触摸胎表,仍可以感受到呈竖条形的起伏触感,在适当的角度侧视,肉眼可见呈竖条状的釉层挂溥不匀等肌理现象。现代吉州窑仿制品,多采用淘洗好了的现成高岭土,且在封闭的室内制作,砂粒无从混入,人为掺和又极难把握比率,难使匀和,因而胎质坚密,不含砂,色泽偏白,不存在胎表因砂粒引起的阻刀、跳刀现象,更不存在因此而留下的竖条形的起伏触感和竖条状的釉面挂溥不匀等釉层肌理现象。新老瓷品的釉色区别,第一眼的直观感觉十分重要。老品的釉料使用天然材料,釉色自然古朴,加上年岁久远,多有使用磨损痕,即使釉色极好的出土老品,其泛光亦显柔和。仿品的釉料多为化学成分勾兑,烧成后釉面光亮匀称,尽管采用酸碱除光亮法或埋入土中锈蚀法,但缺乏岁月侵蚀和使用磨损,其光亮度当然突兀、扎眼。说几种识别古瓷方法:吉卅窑玳瑁釉层用放大镜看,玻璃釉和唐三彩釉有点相仿,釉下汽泡特少,但大亮,有开片,开片边上有一圈像黄金一样的沙子,因胎质粗松,特别是近千年以上的瓷器,凡是出土的,不管它胎体原来如何坚硬,却很多都已经变枯,很多都能用针尖挖出粉末来。但要注意,凡是自然老化的胎体,粉末必然细润,人工腐蚀的,纵使能刮出粉末来,也是粗糙而成颗粒状的。另方面,凡是真正自然变枯的胎体,绝大多数都是吸水的,而且都会发出土香味或枯腐味;出土古瓷器,很大一部分釉质都会变枯,特别是口沿、棱角部分、胎釉交界处、印花凸起处、甚至有的青花部分釉薄处,釉质都会出现“霉变”,都会剥落。有的是一点点,有的是一块块,也有的是一条条;有的露出胎骨,有的又留有细润的白色粉末。凡是脱釉处,釉的断面都是垂直的,不规则的,非常自然的;保存下来的釉面都是光润的,没有被腐蚀的现象。变黄变白而未剥落的釉层,用针尖轻轻刺它,会破碎剥落。如果是经人工磨损的釉层断面绝不是垂直的,不是有磨痕就有撞击痕,更不能用针尖刺破釉层;如果是用化学药物腐蚀的,要想使釉层霉烂,那就会破坏周围釉膜,失去光泽。作假者要想顾此而不失彼,手段再高明,也是难于做到的;真正的古瓷器,胎釉必然都会老化,质感自然不同。所以,质感也是鉴定古陶瓷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凭我多年的经验,发现真正的古瓷器,都会有“熟”的感觉,新的就会觉得“生”。什么叫“熟”?什么叫“生”?也很难用言词来表白,也只能举例说明:刚切开的冬瓜就为“生”,煮过的冬瓜就是“熟”;听声音。古瓷器,特别是经过地下长期埋藏的古瓷器,必然会老化,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吸入水和某些物质,使胎体变质,这有一个过程,时间长了你就会休会到了。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
Posted:2009/11/25 22:07:0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