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新兵
头衔:未定义
帖数:69
金钱:494
Y 币:0
|
|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重视民间收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消除和化解潜在的文化风险,抗击外来文化冲击,以确保国家文化主权不被威胁的一种文化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一部分,而中国古代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反映的是从新石器时代的近代的历史长河的中国文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的馆藏文物以及已经登记在册的重点文物得到很好的保护,并得到巨大的资金支持。但是在民间文物和没有在册的以及新发现的文物却遭受了灭顶之灾。中国文化遗产遭受全面的、根本性的破坏,远甚于文革时期,文革只是破坏了一些器物,而改革开放之后三十年造成的破坏是毁灭性根本性的,
我们有些专家不对中国文物现状调查研究,利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研究中国文物,把中国文化界闹得 乌烟瘴气,是非颠倒,使中国一大批民间文物精品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使中国一大批的文物由于得不到承认,被已工艺品的名义流失到海外。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亵渎,是对中国文化传承的破坏,是对中国文物制度的破坏。也是对国家文化安全的破坏。
中国古代艺术品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井喷的数量出现,数量之大,精美程度都是惊人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东西出来,这要看中国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发现人类在中国这块地方有上万年以上的历史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躬耕田畴,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辛勤的劳作,用劳动和智慧的创造成为国家服役的基本承担者,以家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成为文化中国古史的发展脉络,形成一种“家国一体”的格局。从中国收藏家的收藏品已经看到中国距今近十万年的历史,反映出这种文化格局的形成轨迹,自三皇五帝至夏、商、周三代到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周朝末期进入春秋战国,产生了诸子百家,汉以后独尊儒术,东汉前后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宋代理学的兴起都成为形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对后代的给予更大的希望,这是中国古代生命崇拜的延续,希望福荫子孙,后代的对于老一代的孝道也视死若生,由于中国文化把人的去世叫升天,是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佛教又解释是人的轮回,所以后代让先人在地下的视死若生,陪葬许多生活用品,讲究活着时候怎么生活死了以后就要怎么生活。另外中国的传统还有给后代留东西的传统,就和现在老人给儿女留钱一样,古代留下来的是许许多多的窖藏,历朝历代的官员和皇帝全向下留,所以窖藏也数量巨大,而在中国是一个多战乱的国家,改朝换代基本上全是武力解决,加上近代史上外国的侵略,东西只有藏的时间,没有拿出来收的机会,只有到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家进入一个相对安定和平的年代,加上发展经济人民有钱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才使这么多的古代遗留出来面世,由于我国文物法的规定和专家的认识的不足,使这些东西得不到承认,才会以赝品的身份在市场流通,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断代了,而这些古代艺术品的面世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提供了物证,使断代的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延续。所以重视这批新出现的古代艺术品对于响应习主席的号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在2014年4月主持召开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国家文化安全根源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文化,是随着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冲突而出现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与冲突是国家文化安全形成的前提条件。在古代,由于世界不同文明板块之间对于文化的认同还没有现在分歧大,世界的信息沟通也不如现在方便,因此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冲突还不甚明显,文化安全特别是国家文化安全也就没有突出出来。这就是说,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虽然在古代还没有明确地显现出来,更没有被人们明确地提出来,但却已经作为不甚突出的方面开始成为国家安全的派生要素之一。当一个国家被另一个国家在武力上征服,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都已经被彻底打破时,文化安全问题就更为明显了。无论是征服者还是被征服者,任何一个国家都知道,要彻底消灭一个国家,就要消灭其人民,而消灭其人民的办法无非两条,一条是肉体上的消灭,这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国家就是因此而彻底消亡而变成历史的;另一条是文化上同化,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不少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国家就是在文化同化(当然也有一种是融合)的过程中而不复存在的。
严格来说,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真正出现和突出表现,只有到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以后,特别是在西方列强对东方国家实行殖民侵略政策、东西文明冲突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才逐渐成为现实。近代以来,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生产力和强大的经济基础、政治军事优势,不仅对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军事侵略和政治压迫,而且同时也进行文化侵略、文化渗透,搞文化霸权。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因此而变得更为突出和明显。
我国文化发展变化的轨迹上,很容易发现外来文化的影响,总的概括为5次大的影响,自东学西渐起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第一次大的影响是东学西渐,这是一个和西学东渐互相补充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当时的罗马帝国与中国的东汉王朝进行交往,这种交往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到了唐代以后,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基督教的传入,教徒一度发展到数十万人,这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第一次大的影响。第二次大的影响是在元朝的时候,大批的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克波罗,他的《东方闻见录》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国由此成为西方人垂涎的宝地。接下来的第三次渗透是在明末清初,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并带来西方先进技术及先进理念,代表人物有利玛窦,汤若望等,只是中国当时的统治者继续沉迷于天朝威武的迷梦中。第四次影响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通过传教的方式向中国人灌输西方的宗教哲学经济政治思想,后来一批批的爱国青年成为了传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主力军。而第五次文化大规模的影响则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不断地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开始喝可乐,开始看NBA,开始流行过西方的节日,后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界的西方文化开始传入并渗透到中国人的观念中。影响中国的文化安全,也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安全。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之中唯有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传承,其他文明多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中华文化连绵不绝的生命力是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的保障。古代中华文化建立起以儒学为核心,以佛道宗教为两翼的文化体系。以儒学的秩序等级观念和佛道宗教的向善理念,用文教的羁縻手段保证了统治阶级在国内的稳定地位和中国的“天下”中心地位,也使得中国始终处于华夷秩序的中心。中国的文化是具有极强辐射力的华夏文化,在远古时期,华夏先民创造了华夏文明,这种文明使得“四夷宾服”;唐宋之际,为中华文化大放异彩之时机,内藤湖南所提出的“唐宋变革论”则认为从唐代中期经五代而至宋朝这段时间为中国文化发生巨大变化时期,这个时期的华夏文化开始深刻的影响到东亚地区;明清时期则是中国文化定型并稳定输出时期,理学的秩序观与利益观主导着华夏社会秩序,并极强地辐射着以中国为核心的朝贡秩序圈,中国的文化昌盛已经作为一种固化的形象认同而被潜意识强化。因此,即使到了封建末世之晚清,中国民众对于自身最为骄傲和有优越感的依然是“纲常名教”,而不是西洋的“奇技淫巧”,中国文化之强大的形象已经成为当时国人自我认同的民族名片。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持与延续是文化安全的本质
在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中如何保持和延续自身文化的问题,就是文化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所在。因此可以说,文化安全就是文化特质的保持与延续,而国家文化安全就是一个国家现存文化特质的保持与延续。而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的文化特质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正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所在,因为离开了文化特质的保持与延续,也就没有了文化安全问题。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的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之源,我们的文化自信有理有据。而这种文化自信是建立中华文化发展历史之上的,是有充分历史根据的,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任何国家和民族现存的多方面文化特质,都是在其以往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和内化的,文化特质的保持和延续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推进,是保持国家和国的“根”和“源”,因而它不仅对满足国民之现实物质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满足国民的情感寄托和精神需要具有更深刻的意义。文化特质的保持和延续保证了一个国家文化的连续性。这就像编*绳一样,*绳不是由一股编成的,而是由多股编成的,而且其中每一股,都不可能从头延续到尾,但整根*绳却是连续的,而且浑然一体,绵延不断。
在历史发展必然存在的文化更新过程中,一个国家多方面文化特质中究竟何种文化特质得以保持和延续,何种文化特质被淘汰出局,这取决于历史客观必然性的客观选择,并且必然在整体上和长远过程中体现出人类历史进步和发展的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持是国家文化安全基本的内在前提和构成要素,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长久保障,保持与延续的统一才能构成中国文化安全在时间跨度上的全面要求。
(未完待续)
「该帖子被 张晓平 在 2019/1/16 9:49:07 编辑过」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
Posted:2019/1/15 15:06:1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