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管理员
头衔:未定义
帖数:849
金钱:1002813
Y 币:182
|
|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一入柴窑深似海 ——一位柴瓷爱好者的故事
一入柴窑深似海
——一位柴瓷爱好者的故事
(罗一山老师)
人物简介
罗一山,男,1948年生,1965年9月参加工作。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秦川机械厂(军工企业)工作,55岁正式退休。著名民间收藏爱好者,西安瓷友联谊会理事。著有《柴瓷——新探五代后周柴窑柴瓷》一书。
小编:罗老师,您好!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收藏的?
罗一山:我是03年退休后接触到收藏的,主要是收藏瓷器。瓷器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了,是土、水、火、金、木的完美结合,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研究价值使人为之着迷。
小编:那您又是怎么想到要研究柴窑瓷的?
罗一山: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八仙庵古玩市场(西安)见到了传说中的柴窑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见到方知这十二字形容恰如其分,自此,我便与柴瓷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我国几千年的陶瓷发展史上,曾经有两大悬案,古今陶瓷学者、专家、文人志士和收藏家们,一直在寻觅、追求、探索,期盼能够找到答案,一为秘色瓷,二为柴瓷。1987年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法门寺地宫,发现了13件完好无损的秘色瓷。至此,“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紫来”的秘色瓷谜团终于解开了。但柴窑瓷这颗中国制瓷史上的璀璨明珠仍然是一个谜,找不到窑址,没有官方承认的柴瓷实物证明,大量出土的柴瓷不被承认而流失损毁,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小编:所以您便开始研究柴窑瓷了,是吗?
罗一山:是的,这十几年我一直在收藏、学习、研究柴窑瓷。07年,我在陕西汉唐网和德藏收藏网上陆续发表了一些学习研究柴瓷的心得体会,期冀与广大柴窑爱好者共同探讨,因此也认识了很多全国各地的柴瓷爱好者。09年受邀参加了“第二届郑州柴窑研讨会”,与众多爱好柴瓷的朋友一起讨论了柴瓷的发展史以及窑址的确立问题,也见到了他们收藏的柴瓷精品,可以说那次研讨会获益良多。
(德藏网总裁张永安先生与罗一山老师合影)
小编:您已是古稀之年,为了研究柴瓷东奔西走,您的家人朋友支持吗?
罗一山:她们确实不太支持……接触柴瓷也十几年了,可始终没有官方的认可,窑址依旧是谜,感觉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帮助解开柴瓷谜底,觉得压力挺大的;有时候为了跟各地藏家探讨或者听说哪个地方又发现了一些柴瓷,都是东奔西跑的;有时候自己有了一些新的发现需要论证,就从早到晚的泡在图书馆。年纪也大了,她们怕我太劳累,结果后来还是累倒住院了,又是心脏搭支架,又是高血压糖尿病的,也把她们累坏了……
小编:看您现在精神挺不错的,恢复的挺好的。
罗一山:是啊,多亏她们的悉心照料。研究柴瓷我挺高兴的,现在她们也想通了,挺支持我的, 我自己的心态也很好,生命在于运动嘛,搞搞研究,会会瓷友,挺好的嘛。
小编:看的出来您心态确实不错。那您这本《柴瓷——新探五代后周柴窑柴瓷》成书的经过,您能大概谈谈吗?
罗一山:虽然痴迷柴瓷研究的学者、藏家很多,著书立说的也很多,但在柴瓷之谜未被完全破解之前,总觉得心里有块大石头压着,上次病好之后,我就决定我把这些年的关于柴瓷学习的心得体会和一些研究成果集结起来,整理成书,一方面也是对我多年的学习研究有个交待,另一方面,成系统了和大家交流探讨起来也更方便些。
这个过程其实还挺不容易的。整理修改以前的文章,结合一些新的发现和假设,然后查书查资料进行论证,再找寻尽量多的柴瓷实物加以验证。毕竟年纪大了,稿子的修改、校对,寻找新的物证,给实物拍照等,都挺费精神的;文章里面的配图,一部分是我自己的藏品,还有很多是其他柴瓷爱好者收藏的,但是我们自己拍的照片都不专业,过不了关,后来都是让人一张一张抠图处理了的,这本书里的配图,可以说是花费了一番功夫的。收集瓷器标本的支出很大,再加上书本图片的处理费用和印刷费用,我的退休工资远远不够,幸好有子女的资助,谢谢她们对我的支持!
小编:书终于是出来了,恭喜您。那么通过您的研究,您认为柴窑瓷的窑址应该在哪里呢?
罗一山:通过对一些历史记载的研究,以及结合我自己收藏的一些柴瓷底款的佐证,我认为:河南汝州、禹州、新郑这一地域很可能是柴窑窑址,这可能是唯一比较可靠的窑址。详细的推论过程及图片在书里有详细说明。
小编:很可惜,您的书已经全部送人了(没有送我哦)。我们德藏网可不可以在网上帮您发表出来呢?也让更多人看到您关于柴瓷的研究成果?
罗一山:可以啊。我之所以自己出资编辑成书,并且只送不卖,就是希望把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我做这一切就是希望将柴瓷之谜早日揭开。
(右一为德藏网公众号编辑高超(凡茞))
小编:罗老师,关于您的这本《柴瓷——新探五代后周柴窑柴瓷》,您还有什么要跟广大藏家说的吗?
罗一山:其他藏家关于柴窑瓷研究的文章和著作都不少,我向他们表示尊敬;但是我对他们的部分观点,不完全肯定。对于我的这本书,我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国家和文物部门能重视柴窑瓷的研究,毕竟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小编:罗老师,您太谦虚啦!您的精神、您为柴瓷研究所做的贡献,使人万分佩服呢!
罗一山:哈哈哈(爽朗大笑)……
小编有话要说:
罗一山老师在古稀之年还能对柴瓷研究有如此热情,实在使人不能不佩服!作为一个仅仅是柴窑瓷的爱好者,在史料、资料、实物有限的情况下,罗老师居然能够十几年如一日的学习、研究,只为早日揭开柴瓷之谜,这大概就是榜样的力量!
关于罗老师的《柴瓷——新探五代后周柴窑柴瓷》,将在德藏网(http://www.decangwang.com/)和“德藏网”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连载,敬请广大收藏家和柴瓷爱好者关注!
(德藏网公众号,动动手指扫一扫)
编者:李彤欣
时间:2017年9月29日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
Posted:2017/9/30 16:17:1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