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新兵
头衔:未定义
帖数:90
金钱:493
Y 币:0
|
|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科技断新老与眼学断年代的有机结合保证文物鉴定中的权威性
文物科技检测的权威性和公认度
——文物鉴定乱象中的一道曙光
王黔生
1、文物的可知性
大千世界,万物共生。从微观到宏观,物质世界中的一切都一刻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小到原子大到宇宙。文物是人类文化活动的成果。原始先民将玉石打磨成配饰,将泥土烧造成陶瓷,将竹木纤维制成纸张等等,这些文化活动的载体,记录了人类活动各个时代各种工具各种工艺方法和不同的审美,造型,文饰和色彩,沉淀了几千年人类文化创造的历史年轮。每每生成一种文明成果,都离不开特定历史时期的资源发现和工艺发明,同时也受到特定的时空制约与促成。斗转星移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大多数文物在消失和演变,人类文化的传承又让各历史时期人们对先人文物的崇敬和摩仿、复制,这种文化的延续导致今天我们面前的文物真实身份和年龄错综复杂,千差万别。从唯物史观来说,任何一种文物都不可能“原样复制”,就如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你曾走过的那条河水已经远去。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同时期的文物,一定承接了那个时期特有的物质特征和文明痕迹。这种痕迹是物质的,可知的,经过有心人的长期观察,研究,比对,总结,大致可得出一些感性的体验,这种体验逐步上升成理性的认知,我相对准确的对某件文物有了规律性的概括,这就是文物鉴定中的“眼学”。文物鉴定鉴赏成为一门学问古而有之,如元代的柯九思,就曾任宫廷“鉴书博士”,专为皇家收集鉴定前人传下来的书画作品。而成书的古籍专著,有大名鼎鼎的石渠宝籍。陶雅,饮流斋说瓷等等。直到现代,各种文物鉴定书籍种类繁多,大致也摆脱不了“眼学”的经验之谈,不外乎是器型、材质、装饰手法和不同时代的审美风格等等,这种传统的“经验识别法”为我们保存下了巨大的前人艺术成果。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着强烈的文化自信。
2、文物鉴识中的不确定性
文物鉴定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历史科学所具备的一般原理,都原则的适用于文物鉴定学。这就是古人和现代人认识文物的实践,含鉴识理论,知识和方法。这种鉴定又分为分类、比较和辨识。分类就是把混合相间的各种文物分为互相排斥、互不相容的不同类群,找出文物间的异同点。比较就是根据已知的标物线,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文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标物线的异同,进而对鉴定各个方面的内部矛盾和联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比较,最终作出判断。辨识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用调查和考证等不同方法,按鉴定对象及其规律,识别文物本质,通过理论思维,概括和抽象的作用,达到认识的目的。
可以看出,上述方法,是针对不同时代、不同材质、不同种类的文物进行的鉴定研究,并没有包括人为的造假所出现的混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兴土木发现了不少古代遗存,利益驱使让挖掘文物盗墓成风,国际大拍把中国文物价格哄抬虚高,又让仿制造假形成专门产业,真假文物鱼龙混杂,不懂市场不熟悉民间文物的文博人员涉及社会文物鉴定,拍卖和中介机构的非理性操作等,各种未知因素进入全国的收藏大军,造成近年来收藏文物界的极度混乱。开始是民间收藏对文博专家社会文物鉴定活动的非议,后来又演化成民藏内部的堡垒攻防。其最根本的焦点就是:文物收藏品的真伪鉴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物收藏品的真伪之争不断漫延发酵,国家文物局和大小文博机构集体失声,致使中国几千万收藏群体面对手中的文物,没有一个权威性的鉴定标准,鸡同鸭讲,各执一词,一派乱象。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如何认知社会各个角落的巨量文化遗存,急需一种公证、准确、不带情感色彩的中国文物鉴定权威方法问世,把不可知、不确定厘清为可知可识,正本清源,拨开厚重的文物阴霾,还文博界和收藏界一个朗朗晴空从而扬名立万。
3、何方神器可一招鲜,吃遍天?
老一辈德艺双馨的文物鉴定泰斗逐步退出文博舞台,新的文博专家和学者又青黄不接(目前仅知北大资源学院开设了文物鉴定专业),文博机构由于体制所限不介入社会文物鉴定,个别文博专家和以商业盈利为目的所谓鉴定机构对民间藏品的认知度不高,往往惹出反弹。现有的几家科学仪器检测机构由于种种原因,其检测结果不被国内外拍卖机构认可。
广大收藏大军折腾多年,终于静下心来,开始关注科学仪器鉴定手段。它至少没有所谓专家的“感觉识别法”,而是凭设备仪器的数据说话。
眼下我们知道的古陶瓷科技检测手段有:X荧光光谱仪;电子探针测试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傅立叶变换红外线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原子发射光谱仪;红外吸收光谱仪;中子活化分析;1X射线衍射谱仪;磁共振测试仪等等,不少是技术重复,改进增减,大多都还不成熟。检测手段分为有损检测和无损检测,前者检测瓷土元素成份,后者检测釉面成份和光谱波束反射,脱玻化程度等等。它的原理是通过种种科技手段读出瓷器上的某些成份,再与同时代的真品相同成份进行比对。
这里有几个知识点:
比对的数据库的标本大都是检测者到国内主要古瓷窑址采集样本或取样。这种取样和采集难度极大。中国几千年来上千个窑口各个时期共烧多少产品?何况各窑口所用的瓷土釉质资源不断变化,要集齐或大致集齐主要门类都是天文数字。各窑址有的存在有的早已湮灭或未发现,如宋代哥窑址,至今是个迷。著名的大窑址文化堆积层十分丰富,有的深达数米,不是正规的考古发掘是采集不到的,何况名窑址早就进行了文物遗址保护,也不允许挖采了。建国前就从事陶瓷矿土检测研究的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这方面数据库比较大,也不敢说已收集了我国各代各窑的全部数据。所以,数据库不全、检测时机器往往会显示“未检出”。
目前国内较好的科捡手段,得出的结果只能是与相应年代釉质成份比对“符合较好”,“符合一般”,“基本符合”。其间的差别是什么?到底是到代还是不到代?全凭检测人员解释。要么在电脑屏上出现一些坐标曲线,检测人员还要查资料、对曲线进行解读,很大程度上变为机检加人检相混合、这种解释再次脱离科学仪器的准确公正和不可逆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台设备能通过数据直接判断出“汉代釉质特征,公元XXX年”,“明代彩釉特征,公元XXX年”,“宋代瓷土成份和烧结特征,XXX年”等等。就像人体X光片,一眼就能看出结果,而不必对着一堆莫名其妙的数据由检测员解读,何况由于数据库的不完备往往仪器给出的结果差异性很大。火眼金睛还没出现。
随着科仪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近年来显微摄影的微观老化痕迹检测异军突起,其理论和其他科捡手段大同小异,即:文物从产生之日起,就像人类一样从婴儿、儿童、青年、老年的生命周期发展延续,也是不断老化的过程。用高倍放大镜试图读出老化特征,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问题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那些痕迹是因老化自然形成的还是其他原因造就的,仍有一些知识点有待进一步论证。比如黑死泡黄死泡的问题,空洞泡内的结晶体等等,怎么证明这种现象就是时间形成的,而不是在烧结中某种金属氧化物的残存?烧结过程中破泡内进入透明釉的成分形成的结晶?用何种科学手段来化验、分析、论证这一发现?而不是用假设来认定。所以眼下科鉴的许多数据和发现都还停留在感性认知的解释上和猜测中,没有科技手段如高能物理和冶金化学,分子物理学等排他的化验结果和权威结论。科学仪器检测出的数据,我们如何解读,这还是一块短板。也许还有更高端或更简单的检测手段和仪器正在研发中。
眼鉴千百年来口耳相传不断,总结着前人的经验,从造型美学、工程学、工艺学、色彩学等方面给我们标划了古代文物的认知分类和求证项,科学仪器最终会给我们解读,前人眼学鉴定的“感觉不好”,“器型不周正”,“青花漂浮”,“纹饰线条不流畅”,“胎骨不干”等到底是玄学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4、千呼万唤始出来
眼鉴太感性,科鉴又不成熟,路在何方?事情往往是,难到极致,否极泰来。人大代表终于发声了——
今年三月召开的“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建立我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认证体系的建议》,呼吁设立国家艺术品鉴定联合工程中心或联合重点实验室,建设全国性的认证体系,规范文物艺术品鉴定行业监管。该建议说,“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传承下来,流传散落民间的文物数量不计其数。但中国文物艺术品的鉴定可以说是‘走投无路,一派乱象’,民间丰富的藏品根本得不到体系内官方的专家认可。”为此,周国辉介绍,2015年3月17日国家质监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标准委、国家知识产权局、认鉴委、中纪委等十几个部门开会,最终形成艺术品鉴定建立‘以科学仪器鉴定为准,专家眼鉴为辅’的艺术品鉴定溯源体系的结论,以解决目前文物艺术品专家眼鉴没有标准,专家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的问题。周国辉认为,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影响的科学仪器鉴定将是文物科学公正鉴定的终极目标。他的《建议》明确提出:“由国家相关部门批准设立国家级文物鉴定工程技术中心或联合重点实验室,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总局,财政部文化司等给予立项经费支持,支持联合研究机构的仪器开发、互联网平台建设、数据库完善、全国性的认证体系建设等。”
这不谛是一个大好消息!相信这样的人大代表会越来越多。
结论
我们希望尽快有这样一个国家级的权威鉴定机构诞生,有一系列的文物鉴定的国家标准出台,为巨量的民间藏品提供权威的鉴定从而一锤定音。相信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同时,我们广大古代艺术品爱好者和鉴赏者,不能依赖一台设备而荒废了“学业”!毕竟,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古代文物,永远是一部看不完学不尽的大书,收藏的乐趣仍然是学习探索研究的过程,是我们发现、认识、继承前人文化遗产的过程。研究与鉴识,永远在路上。
2017年4月 于厦门
「该帖子被 国粹山人 在 2017/4/12 19:58:11 编辑过」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
Posted:2017/4/12 19:55: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