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人均GDP不断攀升,家庭资产勐增,诞生了许多新高净值人群,他们大多文化水准较高,品位较高,参与艺术品投资的愿望更加强烈;二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从不成熟到形成体系,艺术品资源的价值被认知、开发、发掘,艺术品投资的回报率较之房地产、股票高很多,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争相加入;三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许多艺术品机构和金融机构都推出了新的金融产品,主要推出的有艺术品融资、艺术品信託、艺术基金、艺术品份额化等。艺术品投资已成全球公认的第三大投资形式,风靡全球。
2艺术金融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艺术金融化不但为金融产业的发展寻找到一条新的途径,是金融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也为艺术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艺术品金融化在西方金融界有悠久的歷史,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和投资业务最大的几家银行,包括瑞士联合银行,瑞士信贷,荷兰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涉猎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银行服务系统,下设有专门的艺术银行部。
中国艺术金融化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中国艺术品机构和金融机构都在积极探索新的途径,不断推出新的产品。
这些金融产品的推出加快了艺术与金融结合的进程和步伐。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意识到艺术品值得投资,艺术市场只有在资本助力下,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在艺术品市场异常繁荣的今天,艺术金融已经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产业链条,不仅有自己的产品体系,还有独立的交易平臺以及相应的支撑和服务系统,艺术金融已经完全按照产业化的理念发展。“发展到今天,艺术金融取得重大突破,艺术与金融的对接不再是零散的、点对点的,或者仅仅是产品级的,而是体系性、产业化的形成,这标志着艺术金融已经真正进入体系化、产业化的发展阶段。”这是丁晓飞比较认同的一个观点。
3艺术品市场需求高达6万亿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迅勐,交易额勐增,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其中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交易额为975亿元。2013年中国艺术品的交易额稳居全球第二位,占全球艺术品市场份额的24%(2013年全球艺术品成交总额为474亿欧元)。在此形势下,艺术金融也以强劲之势迅勐发展,2011年,不包括艺术品信託、艺术品融资、艺术品证券化,仅艺术基金一项就达到了50多亿元的发行规模。由此可见,艺术金融发展 前景非常广阔,蕴含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价值。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西沐在中国经济和艺术品市场规模的基础上,计算出艺术品金融发展的潜力。根据巴克利银行的推荐数据:机构投资者与高端人士会配置5%的资产进行艺术品投资。如果以保守的5%作为对艺术品的潜在的需求进行估计,按中国130万亿元的财富这样一个保守的数字计算,中国艺术品市场潜在的需求就是6万多亿元。
6万多亿元的市场需求,带来了巨大的艺术产业发展空间,“艺术金融化会引发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直接的就是文创产业,这个产业链太大了。”比如艺术授权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将艺术资源转化为日常用品,市场的发展潜力非常大,也有机构试水。艺术金融化会衍生出很多类似艺术文创、版权买卖交易这样的产业,还有很多无形的艺术文物,它们的价值可以通过文创产业实现。
目前,文化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政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艺术金融化无疑会成为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推进艺术市场壮大,促进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途径。借助金融化的手段,促进艺术的影响,只有以强有力的推广方式,中国文化艺术在世界竞争中才能站得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