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上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324
金钱:1435
Y 币:0
|
|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人人都能看懂的中国古代书画
马世川
如果说中国中国古代书画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我以为还是源自于大多数人对它的不熟悉,如果说不熟悉是源于古代书画的稀缺,倒不如说我们的文化部门的故意隐瞒和认知所限,实际上,中国古代书画留下的不在少数,具体数字无法统计,但是,多年的调查,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足以叫我们用低成本的手段,完成浏览很多古代遗留的精品之作,也免去了日复一日的路途劳顿。
现在传世的古代书画,尤其是纸本画,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误区,这一误区其实很多年以来逐渐累积,以至于走向了一条极其荒谬的“共识”,绝大多数人认为,无论是纸本还是绢本,宋,以至于宋以前,由于时代久远,保存下来的数量微乎其微,以至于在任何情形下,对宋以及宋以前的任何画作予以否定,真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胶矾水的广泛使用,是我们古代画作保留至今的一个技术保证,只可惜我们很少有人做系统的研究,正是由于这一工艺技术的应用,古代画作保留至今才会成为可能。最容易接受的观点就是,“矾”是具备抗菌杀虫的功能的,按照今天科学的表示,在化学上,应该称呼为十二水硫酸铝钾,这种物质很要命的,即使在医学上,我们时至今日还在将其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最为常见的,矾水用于治疗脚气(本质上是抑制真菌),妇女阴道炎,更为可贵的是,十二水硫酸铝钾能够具有强烈的“收敛作用”,蛋白质与其相遇,往往会遭遇到被凝固的厄运。那么正是由于有了“矾”的存在,古代书画极大可能的避免了菌类的侵蚀,虫蛀的机会几乎绝迹。胶矾水在中国古代书画的应用,应当毫无犹豫的直接追溯到东汉末期,事实上,为了在宣纸上写字绘画,为了达到不晕散的目的,聪明的古人发现了“胶”的功能,这里的胶本质上就是我们所指的明胶,也就是动物皮质,骨头经过水解之后得到的“明胶”,今天我们看到的“东阿阿胶”其实就是明胶,包括常见的药用胶囊,果冻都在此列。明胶的作用直接可以令古代工笔画当中的“精准”达到目的,晕散的问题解决了。
至于胶矾水在作画当中的具体工艺路线,此篇文章,不再累述,通常上讲,三份明胶两份矾,两百份水经过适当的温度调和,刷制于画心纸的表面,至于期间的“三矾九染”往往会涉及更多的内容,最主要的莫过于工笔画当中的“定色”,也就是涉及到两种以上颜色的渲染的时候,为了避免“色”的混淆,避免下层颜色的动摇,胶矾水会几经刷制,用以完成色彩的定位。在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无论作画的时候胶矾水几次刷制,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几乎所有的墨也好,彩料也好,并不是在宣纸上直接运作,恰恰相反,这些工作实际上实在一层“膜”上进行的,甭管这层膜有多么薄,但是它一定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这个存在往往能够非常直观的表达出来,尤其是古代画作,由于时间的累积,这层膜被氧化的程度与日俱增,胶膜的氧化直接就会表现出“硬”和“脆”,硬的表现很明显,即使是手感也能轻易体会,而“脆”的感受常常借助于一个间接的现象,那就是古代书画表面的“膜裂”,我们直可以称之为“皲裂”,不过这样的“皲裂”往往伴随着在裂纹方向上的概率选择,实际的情况是,平行于画轴的“皲裂”的几率很大程度上大大高于垂直于卷轴的几率,原因很简单,由于日常的画轴的伸缩,卷曲,舒展,这些物理性原因,导致了作为整体“膜”的所受外力的趋势的统一,那么这样概率的裂纹就不难理解了,脆和硬是氧化环境的必然选择,皲裂也是必然选择,无法回避,这是古代书画的必然性规律,据我们观察,但凡百年以上的古代书画,事实上一样逃脱不了这样的事实,这是一个宿命。
好吧,下面的画作,就是对以上陈述的一个诠释,放大以后,可以清晰体会膜以及膜的皲裂现象的存在,看一看,想一想,我们的书画鉴定,在方向上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
Posted:2015/2/16 3:19:4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