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转文<<客家女30载收藏数千文物>>
您是本帖第1963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1 天 15 小时 12 分 34 秒
大言无声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55
金钱:5770
Y 币:0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转文<<客家女30载收藏数千文物>>

客家女30载收藏数千文物

录入时间:2009-07-28 14:56 更新时间:2009-07-28 14:54来源:深圳商报 点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plus/count.php?view=yes&aid=5162&mid=5" type=text/javascript>

265次

   每天清早,年逾五旬的梁小玲都会来到她在坪山大万世居开办的客家文化收藏馆,仔细打理着她30多年来收藏的客家文物。在她的眼里,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件藏品都是一个传奇……

一位普通的客家妇女,30年节衣缩食,访千户走万里,收藏了数千件客家民俗文物。人们只要来到坪山大万世居梁小玲开办的客家文物收藏馆,就会观赏到馆内展出的铜器、瓷器、木雕及玉器、银器等数千件珍贵的文物。

婆婆留下“传家宝”

梁小玲办起客家文化博物馆

梁小玲仔细打理着收藏的客家民俗文物。

各种纸币

1974年,农历六月初六,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田野。在梅县桃尧偏僻乡村,一座普通的客家民居,70多岁的李阿满老太忙完家务,从里屋抱出一只古老的藤箱,仔仔细细将一件件蓝黑色、镶金边、缝着铜纽扣的衣服晾在竹篙上。这些式样古老的衣服,是李老太结婚时的嫁妆。每年六月初六,老太总要把搁置了几十年的衣物拿出来晒一晒。老太的儿媳、年方22岁、从松口镇嫁过来的梁小玲上前帮忙。她说:“阿姆,这些衣服保管得这么好,为啥不拿出来穿”李老太道:“这些东西早过时了,哪能再穿若丢了,就再也没有。”婆婆的一句话,似乎使梁小玲懂得了:祖上的东西,若丢失了,就再难找回来了。

后来,李老太郑重地交给小玲一个木匣子,要她好生保管里面的“传家宝”:清朝末年的地契、祖上的结婚证、婚帖,还有小玲丈夫建国前从印尼返乡的回国证等等。随着年岁的增长,老太担心辞世后,这些“传家宝”要被当作垃圾给扔了。

清代陶瓷

也许,李老太永远也不会想到,儿媳小玲不仅保存好了她交给的“传家宝”,多年以后,小玲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艰难的收藏之路。

客家聚居地寻“宝”忙

梁小玲为收藏而出远门,那是改革开放之初。1979年9月,27岁的梁小玲从桃尧坐车到梅城,后转车至福建上杭、连城,再辗转至宁化乡下一个叫店上的地方。宁化也是客家人聚居之地,小玲的妹妹就嫁到这里。通过书信往来,已经萌芽了收藏意识的梁小玲得知,附近不少人家均有祖上传下的坛盆碗碟,更有一户姓丘的人家,藏着清朝年间的铜骆驼、铜观音。在宁化住了近10天,她天天跑到邻近的乡镇寻宝看宝。就是那时,宁化乡下的客家乡亲,知道了这个专门寻宝的“广东阿姨”。“广东阿姨”看了文物后,总是慨叹不已。她说,文物散落在民间,很可惜,若能收集起来,让大家都来看看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该有多好啊。可人家的传家宝岂肯轻易出售,毕竟那是祖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每件客家民俗文物,都饱含客家先祖流离颠沛、辗转迁徙的历程。再说,刚刚解决温饱的“广东阿姨”,也实在拿不出多少钱来收购。此行宁化,既有收获,亦有遗憾。收获的是,她倾其囊中所有,换回了几只盆罐;遗憾的是,那铜骆驼、铜观音的要价太高了,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因痴想这对铜骆驼、铜观音,梁小玲年年致信宁化。1983年,丘家人终于答应以4000元的价格将它们卖给“广东阿姨”。梁小玲可高兴了,怀揣着东拼西凑的300多元,来到宁化,交下定金,写下合同后,丘家答应为“广东阿姨”保管铜骆驼铜观音,只待日后车辆方便时,再运送回来。

当梁小玲兴致勃勃地回到家,对收藏毫无兴趣的丈夫对她大发雷霆。这也难怪,那时的人们,对收藏十分陌生。普通人家,过日子要紧。那个什么清朝的铜骆驼,他也没见过,谁知是真是假,说不准是丢在地上也没人瞧的垃圾。再说,即使真的是清朝的古董,又能当饭吃吗一对破铜烂铁,就使他们家欠债近4000元。要知道,4000元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可以说,自从走上收藏客家民俗实物之路,梁小玲一家的生活越过越拮据。因文物而欠的债,更是有增无减。

精致的杉木床

民国时期的结婚证

为收藏客家民俗实物,她走过江西、福建、湖南。但凡出差,必定探寻文物,购买相关书籍。1987年,她到梅城开会,夜里逛到新华书店,见书架上有部文物收藏鉴别的专著,如获至宝。可一看价目为148元。买还是不买当时,她已调到桃尧镇,成为镇政府干部,每个月工资加下乡补助,也就是这本书的价钱。梁小玲一咬牙,把这书给买下了。这意味着,一家人这个月连一顿肉也甭想吃上了。梁小玲太需要这本工具书了。她心想,日子挺一挺就过来了,只要不饿着就行。

开办展馆展出文物

收藏之初,家人对梁小玲的做法不理解,认为花那么多钱去收购梳妆盒、太师椅、雕花木床等“垃圾”一点都不值,但随着岁月推移,梁小玲逐渐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30多年来,梁小玲耗尽了家中积蓄,经常要靠借钱过日子,但家人都心甘情愿和她一起过拮据生活而支持她的收藏事业。

转眼到了1999年冬,梁小玲的客家民俗文物已收藏了1500多件。这些被她视作宝贝的东西因没地方摆放,只能塞在床脚下、屋棚上。按理说,有了比较可观的数量和种类,距开馆之路也就不远了。

梁小玲开始为开馆作准备:请专家鉴别年代、分类、整理、写文字说明、制作VCD、拍照……整整一年半,足不出户。梁小玲将文物分成瓷器、铜器、木雕、玉器四大类十九项,即客家民间祖祠文物、卧室用具、厨房用品、生产工具、文房四宝等等。经考证,文物的时间跨度包括商、汉、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个时期。

还得赶紧找房子办展馆。找了四五个当街的地方,月租都是三四千元,即使把锅挂起来,她也支撑不起呀,因为收藏文物,她欠债达25万元。找来找去,在百花洲后面的一个小巷里找到了月租300元的一栋两层小楼。于是粉刷墙壁,安装防盗网和一应设施,这么一折腾,又花去了1万多元。

终于开馆了。事实证明,梁小玲空忙了一场。这地方虽便宜,可连汽车也进不来,根本没人知道,更不会有人来看展。

万般无奈之下,梁小玲四处托人想办法。一位朋友对她说:“听说有个黄桂清大姐乐善好施,虽然素昧平生,只要她认为值得扶持,说不准会帮你一把。”

于是,梁小玲天天盼望黄大姐回乡。

2003年春节,黄大姐回来了。大年初九,梁小玲在朋友的引领下来到黄大姐家。找大姐帮忙的人真多,一拨又一拨,从上午九点一直等到十点半,才轮到她与黄大姐见面。

黄桂清大姐乐善好施,在梅城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梁小玲向她介绍情况后,黄大姐爽快地说:“这样吧,明天我有空去你的展馆看看。”

第二天,黄大姐没空,未曾前来,但叫儿子黄治淳先生找上门来了。黄先生看了展馆后,回去跟母亲说:“像梁小玲这样的人,您应该帮她一把。”正月十一,黄大姐果然来了。看了梁小玲的藏馆后,黄大姐感慨道:“真是难为你了。这些文物不能这么搁置着,应该把它们打造成梅州旅游业的一个新景点。”尔后,她请小玲到她家吃午饭,两人边吃边谈。最后,黄大姐说:“你那个地方太小了,不能委屈了这些文物,我有栋楼房,叫菊秀楼,也不怎么宽敞,但交通方便,三、四、五层闲置着,就免费给你开展馆,如果还有什么困难,我扶持你5万元。”

2003年8月中旬,黄桂清大姐专程从广州返乡,为梁小玲客家民俗实物收藏馆剪彩。

应该说,黄桂清大姐给了梁小玲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她终于能按自己的设想,将文物一件件摆放出来,供世人观赏。

客家民俗藏品获专家好评

梁小玲告诉记者,她开办此间收藏馆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散落在民间的各种客家文物,避免无数精品在岁月流逝中遭破坏。同时,还可以为社会提供较完整的可参考和研究的文物资料,对客家先民们的生产生活作出详实的记录,从而真实地再现历史场景,为客家文化史起到补遗弥缺的作用。另外,该馆也可以方便海外侨胞和“新客家人”从展品中了解祖先的真实生活环境。

随着梁小玲的藏品越来越多,她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而一个更大的展示舞台是梁小玲梦寐以求的。

2008年5月14日上午,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万世居迎来了喜庆的日子,梁小玲带着30多年收藏的客家民俗藏品落户大万世居,梁小玲客家民俗收藏馆在这里正式挂牌。大万世居将与2000多件客家文化“活化石”一道,向世人诉说客家文化的历史,展现客家文化的魅力。

大万世居梁小玲客家民俗收藏馆是收藏和展示客家民俗文化的主题性展览馆,整个收藏馆共分17个馆藏室,陈列的客家民俗展品共1100多件,由梁小玲和坪山街道共同创建。梁小玲把30多年来收藏的客家民俗及历史文物2000余件全部放到这里,其藏品主要有:唐、宋、元、明、清、民国各时期的岭南民窑瓷器;明、清、民国大件小件金漆浮雕精品木雕;铜器;反映客家文化生活的历代字画;反映客家生活习俗的特色文物和客家先民遗物等五大类。梁小玲还在大万世居上天街魁星阁走廊设置专柜展出其藏品中的精品,包括青花将军罐、唐代水车窑、青花大盘、济公木雕、紫檀木小孩枕。梁小玲客家民俗收藏馆中的藏品年代从唐代到民国,目前,其收藏的客家民俗藏品属国家二级文物的共10件,其中一件清代的云龙纹屏风藏品受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高度评价。到场的省文物专家评价,梁小玲收藏的客家民俗藏品充分体现了客家文化和历史,是反映客家人文历史变迁的“活化石”,是岭南人值得骄傲的一朵奇葩。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8/26 16:48:06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1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093750 秒 数据查询:10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