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釉里红青花地暗刻云龙纹芭蕉叶蒜头瓶(作者:刘进武)
元代釉里红青花地暗刻云龙纹芭蕉叶蒜头瓶,是元代后期明早期烧制雕刻技术上的改进完善的,红地呈色已娇艳欲滴,釉面油润晶莹,纹饰绘画趋向简约和灵动,达到了红地制作的巅峰。除了打破传统的工艺用红地雕刻云龙芭蕉叶釉画青花最为成功,以红釉填涂,红宝石般的艳红而闪亮,又微微刻云龙高出红釉釉面,传说以西洋红宝石填入,成为元代官窑釉里红的一代绝品。釉里红比任何颜色釉都更难烧成,只有官窑少量生产,专限于宫廷御用。作为官窑垄断生产新的制瓷工艺,这样的雕刻龙民窑获得其生产技术的可能性不大,民窑即使掌握了生产技术,也必不敢烧制龙纹,因烧成太难,成本极高,民窑别说烧制,恐怕连想都不敢想。在古代要烧制高温铜红釉瓷器,就必须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像西域红宝石、红珊瑚、玛瑙等珍贵原料配入釉中也在所不惜)可烧成率仍然很低,这样的物质条件和烧制工艺,也只有“皇家御窑”才有能力完成。
元代釉里红青花地暗刻云龙纹芭蕉叶蒜头瓶,皇家御窑,高36cm、下口径12cm、上口径5cm。(刘进武收藏)
烧制温度只能控制在1300正负十度之间,稍微超过正负十度之间红颜色就会变成白颜色,这件釉里红象宝石红玻璃釉,这样现象现在是无法做假的,整个颜色玉质感非常强烈的宝石红,真、精、新,刚好给我提供鉴定重要依据。龙身白釉发出淡淡的青绿色是明宣德官窑釉色特征,釉里红发色一淡一深,白釉龙上会发出淡淡的青绿色,窑温控制困难造成釉里红发色一淡一深,鲜红发色难得,这证明当时烧制重要根据。稍微超过正负十度之间红颜色就会变成白颜色,这个我们可以看见在红周围里有白颜色,现在是做不出来这样的现象。釉里红发色一淡深,这证明是到代,当时烧制鉴定的重要根据。真品釉里红发色一淡一深,有绿朦水颜色,俗称绿朦釉水是典型特征,出现可确定为真品。
有绿朦水颜色釉水是判断到代重要标。
苏麻离青进口料是宝石蓝色,才能够生产出这样效果,银黑色结晶斑点釉面凹下不平的现象。
底部胎火红石
釉里红放大60倍可以看到绿朦釉水微观图片痕迹标本是鉴定重要根据。
元釉里红的一样标本(微观图片痕迹标本)
元代青花气泡(微观图片痕迹标本)
痕迹鉴定:
元代釉里红青花地暗刻云龙纹芭蕉叶蒜头瓶, 此器云龙雕工精细,釉色白中透青灰,介于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间,应为元代和明早期过渡时期所烧造之器。必定有元代龙的特征,可以看到和宣德早期和中晚期的龙纹不一样的变化。宣德时期龙纹也许是时间太短暂的缘故,无论是张嘴吐舌者或闭嘴者,上颌皆为圆形猪嘴状,其后顶毛发皆成束或成丛向上或想斜上方飘伸。古陶瓷界多认为无宣德年款者多为早期作品,有宣德年款者多为中晚期作品。我收藏的这件“元代到明早期釉里红青花地暗刻云龙纹芭蕉叶蒜头瓶”,还是比故宫博物馆收藏的“元代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完美。
参考资料:
故宫博物馆收藏的“元代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高34cm,口径8.5cm,足横26.5cm,足纵8.2cm。
壶圆唇,短直颈,弧肩,肩两侧各置双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细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于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间。壶两面均刻龙纹、灵芝形云纹、火珠纹、如意云头纹和折枝花纹,花纹以外釉里红填地。
此壶的造型别致,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工艺方面则体现出元代釉里红瓷器初创时期的制作水平和艺术风格。(网站查证: http://bbs.artron.net/thread-1753221-1-1.html)
「该帖子被 liujw89 在 2014-08-17 19:48:18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