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中尉
头衔:未定义
帖数:536
金钱:7736
Y 币:1
|
|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文物鉴定的怪圈
作者:李言 2013年6月5日发表于德藏网http://www.decangwang.com
现实社会中,文物鉴定有个奇怪的现象,事实上越是名声大的专家,越是与现实文博鉴定相脱节。就比如洛阳侯北魏陶器事件一下,在藏者、藏家一般的鉴定者认为很简单易通,搞明白的事,在他们那里变得特别复杂,也正如此,恪守元青花存世四百件的定论。迄今为止,在重复着,而民间藏家手中95﹪的藏品为假的观念从2003年至今在重复着,这说明什么?说明知识的僵化与死板,而说到底还是无知的表现。而事实上我国的文博主管上级有一个根本的问题没有搞明白,那就是我国的文博鉴定从始至终是在单腿走路。总是以眼学、经验而做指导,眼学假如没有借助一定的科技手段,使我们从材料学,工艺学使眼学得以支撑的话,那会有误的。试想,见过的我们可以讲眼学。第一次问世之物,从未见过之物,讲什么眼学,而仅从现有的国博馆之器来认定,纵然我们的专家把国博馆之器全见过,那么国博馆之外是否就再也没有新的品种、新的器物种类了。一旦有,这种传统眼学,又该如何鉴定,而更重要的是,以往文博的相关书籍,总体的互抄互借互相套用。一个错的离谱的哥窑金丝铁线原本就是二次复烧、一次烘烤的工艺所形成的。一个说染,十个全说染,纯属一派胡言......其实截止今天为止,国家文博主管部门仍未看明白,仍在以信任类似故宫专家为主。他们在没搞明白关键点上有一个误区,他们认为,人们接触的多,就一定明白,这看似十分有道理,其实眼见是一点,上手研究是第二点,而溶入了科技手段研究是第三点,这正是我们太多的人不具备的。
我们先说第一点,是的,不错,故宫的藏品被放什么地方放什么角度,马未都不是说过吗?有的他都记住了,问题是除了故宫以外的怎么认,他们没学到。这是没有学活、学透、学到位的缘故。第二点,见而未研究到本质上,研究于表面的形与纹,但对胎、釉的多变不明白,环境的多变,更不知晓。至于如绘画的彩料的多变,多元素的溶入变化更不知晓。于是纵然同一种彩料,在不同环境存放变化后的特异变化更不了解。说不研究是不妥当的,但未研究到本质上,因而,简单的能看,复杂的全不懂。第三点,在我国文博领域科技并未形成对文物鉴定的配套支撑印证与指导时,形成两张皮。这主要源于我国以故宫为例,是由最初的大老粗和极低的文化层面人员在统领。这种“重管理、轻研究”一直在延续,截止今天为止,也是如此,而在改革开放以来,纵然像国家历史博物馆,类似张燕燕处的所谓技术检测,更多的是以谋利为主。没有搞清弄明一件古瓷在出土后,会在自然界受到人为物质的沾染,比如说一个人在冬天洗完脸以后,一抹擦脸油后触摸了古瓷时,沾上了现代元素,一检查氧化钡超标不论真正的物件到底对不对,他一概以假而断,于是像这种错误的科技溶入不仅不能成为积极的推动,反倒起了反面作用......这上述的一切国家文博上级主管搞不清,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在我国的文博领域,这种奇怪的现象,真实存在,这其中是由国家文博领域自古以来的管理制度造成的,说白了更多的只是起到了保管的作用,研究领域几乎是空白的。也正因如此,所以现状是,越是高高在上的专家越是无知,这是实践经验少所形成的。我想这也就是形成这个怪圈的真实根源,人们可以细想,是否如此......
做为国家,做为国人,应当对这一切有所认识。从而去改观,只有改观了,中华瓷业文明才能得到更好地保护。
作者:李言 2013年6月5日发表于德藏网http://www.decangwang.com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
Posted:2013/6/5 10:22:1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