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文博鉴定的悲哀由来已久
您是本帖第1812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2 年 1 个月 2 天 15 小时 27 分 19 秒
李言


等级:中尉
头衔:未定义
帖数:536
金钱:7736
Y 币:1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文博鉴定的悲哀由来已久


   当我们目睹今天文博鉴定界以无知而横行,以否定一切而称道,以毁灭而受崇的乱象丛生的现实时。我们应该反思,其实这一切由来已久。


    文博鉴定在中国大地上,从解放以来,全是以国家发掘和国博馆的遗存实物为依据。这种落伍的以物对物的学术面在引领和指导中华文明的艺术大厦,也就是说,始终在以一种极不成熟或者说是刚入门初学知识在制约,阻挡,束缚着文博界的发展。纵然我们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中可以看到曾经的科技参与,但由于统领者总体停留在研究和识别形,纹,物,图的水平上,因而,未能让科技的参与或者是让其成为主导,成为可能。于是像师傅带徒弟这种古老而愚笨的师教传承的方式在中华文博界成为引领。这种与世界文明发展极不同步的局面严重制约着中华文博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正因此,太多中华著名的遗存,不少的定论由国外率先确定。做为国家而言这原本是耻辱的,但现实是主管部门及专业人员都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无奈的面对。因为能够支撑中华文明大厦的人,水平是有限的。


     俗话说:一母生十胎,个个不一样。鉴瓷不讲本,只看形与纹;青铜器,钱币不讲原料,只言红斑绿锈;玉不言工法,文化表现,不懂被埋时的各种环境。全部以点概面的认证,这种以物对比的认知鉴定方法和小学生看图识字有何区别?可就是这样的鉴定理念四处蔓延,并传承着。试问,文博大厦靠这样的理念,怎么支撑?可几十年的现实时什么,答案果真就是如此。因此我说,文博界今天这种现象是由来已久的。愿世人能够彻底的反思!


    在这里我想提及的是,自古在中华大地上从来不缺探索,研究的人。就如同民间庞大的收藏群体中的佼佼者一样,他们早已经过艰辛地探寻,其多元的知识面,超越了现今挂名的个别名人专家。可是今天无知的统领局面就是当今的现状。2001年3月,我想把一件商代玉斧无偿捐赠给某博物馆,可接待我的人为之冠以假名,而当我将一三字刀的钱范也想捐时,他质疑的称别人的刀币都有15公分长,没见过我这么小的。事实上,他真的不懂,公正的说,上至东,西周,下至宣统,无论何朝何代,以至包括农民起义军的钱币中都有银币,个别还有金币。可就是这种人现今还在负责文物的征集工作,就像王春城一样,在上千件瓷器中鉴定出两件是真的,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两件全是有破损的......可王春城竟是为国家的征集瓷器文物的人。真让人感到可悲!


     事实是什么,真正保护我们伟大祖国五千年文明的,不仅仅是国家和各级博物馆以及工作人员,而是民间的收藏家,尤其在今天个别人在毁灭中华文明之时,民间藏家在保护。我们由衷地对全世界收藏爱好者和真心实意爱护中华文明的世界友人说一句,全世界人民将会感激你们。

「该帖子被 李言 在 2012-12-20 15:54:05 编辑过」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2/12/20 12:30:01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1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110352 秒 数据查询:10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