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专家传授 鉴瓷心经
您是本帖第1925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7 天 22 小时 48 分 28 秒
千古一藏


等级:管理员
头衔:未定义
帖数:185
金钱:5083
Y 币:0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专家传授 鉴瓷心经

目前,困扰古陶瓷收藏界的最大难题就是藏品的真伪鉴定问题。近来有许多收藏者向我抱怨说:“现在的传统经验鉴定越来越令人难以置信了。往往一件藏品分别请几个‘专家’鉴定,会得出各自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结论,让人无所适从。”最近,著名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在《中国文物报》上答读者问中也说道:“博物馆工作者应尽能掌握目鉴与科学测试两方面的手段,那是最合适的。”

前些日子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藏友拿来一只青釉瓷壶,从该壶的胎质、釉色、造型、工艺和自然旧貌上看,它应是我国汉代江浙地区(越窑系)生产的早期青瓷器。该壶身上不仅有人们常见的水波纹和阳工弦纹作装饰,而且划刻有变形鸟纺(俗称:九头鸟)和鹿兽纹。其刀法之流畅,纹饰之精美在同类器物中是十分少见的。它应当是汉代青釉瓷壶中的精品。尽管最近几年,在我国南方地区有小窑在仿制此类产品,但是仿品与真品相比还是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差异,远不足以乱真。其不同之处如下:

1.真品胎体致密度较低,其中多含有铁质黑点,但分布不均廖若晨星。赝品胎体坚实,所含杂质非常细腻,如同黑胡椒粉一般均匀分散在胎体中。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前者为纯人工练制坯泥,后者采用球磨机、练泥机加工陶瓷泥料。

2.真品露胎处发色不均,有火石红、青灰和土黄等色彩的自然变化。赝品胎体发色匀称,多为灰红色或灰白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烧成有关。前者采用木柴烧制,原始而简陋的炉膛内的烧成环境复杂,温度和气氛变化较大。后者采用现代煤窑或油、气窑烧制,炉膛内的烧成温度和气氛分布均匀。

3.真品采用泥条盘筑成型工艺,内外壁上留有明显盘筑痕迹。赝品采用手工拉坏成型工艺,内壁留有拉坯指纹,外壁留有修坯刀痕。

4.真品采用草木灰配制釉药。赝品采用石灰石、长石配制釉药。二者釉面有明显差异,前者质沉稳,有“麻赖”现象。后者质地轻浮光亮,仅有“菊皮”现象。

5.真品造型粗犷古朴,纹饰端庄娴熟。赝品造型细腻呆板,纹饰夸张变形。仅以壶胫上水波纹为例:前者为连续的S纹,十分潇洒;后者是连续的U字纹,非常做作。

6.真品的自然旧貌与赝品的人工作旧有明显不同。在《战国青瓷研究》一文中已作过介绍,不再赘述。

7.经过科学测试后发现,真品与赝品的釉子老化系数有较大差异。前为0.35以上,后者为0.08左右。

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样一件具有典型特征的汉代青釉瓷壶,拿到北京某博物馆,被科技部主任鉴定为“不好”(古玩行或文物界内人士说“不好”就是赝品的意思)。我问他“不好”的根据是什么?开始他不作明确回答,后来在我一再追问下才说出两点他自己的判断依据。一、“手头感觉有些沉”;二、“壶口的形状感觉不好”。我事后了解到,尽管该博物馆有数万件藏品,但并无南方汉代青瓷藏品。那么他的“感觉”很可能来源于产自北方的汉代铅绿釉陶器。众所周知,瓷器的致密度要高于陶器,在两者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自然前者要比后者重,更何况早期青瓷是采用泥条盘筑成型工艺,胎体不可能做得很薄,与铅绿釉陶器相比,“手头感觉有些沉”理所当然。此外,汉代青釉瓷壶的有多种形状,早期产品为直口,中期产品的口微向外撇,晚期产品为喇叭口,北方汉代的铅绿釉的陶壶多为盘口。可以说这位主任对产自南方的早期青瓷没有作过认真研究,故有误判。

近几年,随着古董仿制技术的不断提高,文物界的一些鉴定“高手”被新制赝品“打眼”的事屡屡发生。他们中的某些人从维护个人“脸面”出发,不认真总结经验,不在提高鉴别力上下功夫,而是如惊弓之鸟,多采取一种宁左勿右的鉴定方法。只要碰到自己没见过或者看不懂的东西都说成“新仿”。他们从讲自己的鉴定根据,常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来搪塞求教者,以此表示自己学问的深奥。人们一旦对其结论指出问题或提出异议的话,他们又会用“观点不同,学术之争”的说词来加以遮掩。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专家”都采用这种方法为收藏者进行鉴定的话久而久之还能有多少人相信他的话呢?

与此相反,一些居心叵测的商家拿赝品冒充真品来欺骗消费者的胆子越来越大。一件新制“古董”少则几千元,多则数百万元,让收藏者蒙受巨额损失的事时有所闻。去年底出现在北京艺术品市场上的一件蓝釉龙纹梅瓶就引起了收藏界众多人的争议,两种意见针锋相对。一派意见认为该瓶是现代仿品,另一派就咬定是元代真品,并说是由某某专家拍板定案的(未见文字材料)。据说该瓶卖了二百七十多万元。我有幸见到该梅瓶,并作了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其结论是这两派人的意见都不够准确。我认为此瓶是一半真(极少部分),一半假(绝大部分),瓶底真,瓶身假。其理由如下:

1.我首先观察了梅瓶的底足。虽然底足已经裂成两半,其中有一半被黑色液状的原质,具有典型景德镇地区元代器物的特点。无论是胎体质地、足圈造型、修坯的刀痕和垫烧痕迹等非常地道。我认为仅从瓶底判断没有问题,是元代真品。

2.我又注意到在该瓶瓶身靠底足部位有一圈横向断裂。显然此断裂处应是坯体的接胎部位。景德镇元代梅瓶都是手工拉坯成型。由于当时用的“麻仓土”可塑性较低,所以一件器物要分段制作。据我所知,因为拉坯过程是在高速旋转的“轮子”上由下向上运动,所以接胎部位一般是在器物的腰部、肩部或胫部,从未见过有接足圈的。此为异常现象。

3.该瓶上有两种颜色的釉,底色为蓝釉,龙纹部位是白釉。它的古代制作工艺应是先在制好的生坯上蘸一道蓝釉,然后刻划上龙纹,再把纹饰上的蓝釉剔掉并填上白釉即可。但我注意到该瓶蓝釉颜色深一块、浅一块不均匀,这是一般“蘸釉”工艺不可能出现的现象,只有“吹釉”或“涂釉”才会如此。此外底足胎釉结合部位呈高低不平的锯齿状,这也说明它不是采用“蘸釉”工艺,否则应为光滑平整的环状痕迹。景德镇元代瓷器的底釉都采用“蘸釉”工艺,不会采用“涂釉”工艺,更不会采用“吹釉”工艺。“吹釉”工艺在清代以后才出现的。

4.我还察觉到该瓶白釉与蓝釉结合部位的个别处有露胎现象。露出的胎骨呈白色,而且白度极高,它与底足胎色形成明显反差。显然瓶身和瓶底用的不同一种瓷土,瓶底为元代麻仓土,瓶身为现代高岭土。

5.足圈外壁有切削打磨痕。

综上所述,该瓶应为接老底之新作。据我的分析推断其制作过程如下:

造假者先找来一件元代残器的底足,再根据足圈大小配制一只梅瓶瓶身。为保证上下两部分在釉烧过程中能收缩比例一致,需先将上釉前的瓶身烧至瓷化。再根据瓶身下部的直径大小用砂轮切削磨足圈外壁使之相互吻合。由于整个器物在釉烧前已经瓷化,所以只能采用“吹釉”或“涂釉”工艺。又由于瓷化后的坯体丧失了吸水率,所以釉面很难涂抹均匀。分段制作的瓶体原本要在生坯时粘接,把瓷化后的瓶身和底足粘接在一起,其粘接强度几乎等于零,在二次烧成冷却过程中由于应力作用,又使之断裂成两段。由于釉成断口的一致性是证明上下两段曾为一体的唯一证据,所以不能进行修复,只能进行简单粘接,否则将欲盖弥彰更令人生疑。可能是在出窑或粘接时不慎,又把底足摔成两半。造假者为了使该瓶展现出传世旧貌,将汽油溶液的沥青溶液灌入瓶中进行涮里(最常用的作旧方法)。由于底足上有一道裂缝,沥青溶液由此渗出,污染了一部分底足。

除上述作伪方式之外,我最近还见到一件更奇特的东西。过去行内人所说的“老胎新工”,多指明清瓷器。即在明清素胎瓷器上加工新的彩绘图案。而我见到的是一件仿汉代青瓷罐,它是把光素无纹的淘罐,加工成有猫头鹰造型和纹饰的青瓷罐。此罐做工极佳,无论是胎质、造型、纹饰和自然旧貌都很难看出破绽。我查阅有关资料后发现,只有浙江省德清县博物馆出土了一件青瓷猫头鹰器盖,像这样完整的器物从来没有过。造成我对此罐产生怀疑有两点:一、经科学鉴定,该罐釉质老化系数为0.08,与汉代青瓷老化系数不符。二、釉色与质胎不符。观其胎质应是采用还原焰烧成的,再看其黄釉,又应是氧化焰烧成。二者之间存在矛盾。后经调查方知,它是出土的陶器上加盖一层流动性极差的釉料,再用工具刻画出猫头鹰纹饰,经一千多度氧化焰烧成。其作伪手段之高超真是前无古人。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8/15 14:46:22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1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109375 秒 数据查询:10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