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古玉收藏家周平古玉收藏与投资讲座(连载)
陕西古玉收藏家周平古玉收藏与投资讲座(陆续更新)
藏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也心怀忐忑的借德藏网这交流平台,与大家一道探讨古玉的收藏和投资,这对我来说也是收藏古玉以来的知识回顾和教训的检讨。衷心期待广大藏友在各自的收藏过程中: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共同维护健康的古玉收藏市场,共同提高鉴赏古玉的投资价值,共同尊重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玉粹。
谈论古玉试想分为五部分与大家商榷:第一认玉;第二识工;第三辨沁;第四察纹;第五观形。我是从收藏投资角度感到对一件古玉,要运用这五方面做到互为参对,相互印证,相辅相承。只有这样:才能在收藏时不犯盲人摸象的错误,才能在买卖交易时不荒走自己的主神,才能在收藏盘玉时感悟祖先创造玉器的艰辛与辉煌,才能真正体会到古玉器收藏和发展的价值规律。
认玉
大家熟知我泱泱大国地大物博,产玉地颇盛颇丰。从古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以看到古玉取材绝大多数类归软玉。据考证现在我们所称的硬玉,也就我们常常见到的翡翠,大致是在明代晚期从缅甸引入的,到清中期方列入制玉之材的范畴。我国古玉产地大致分布特征:红山文化时期用玉则是老岫岩玉和岫玉,良渚文化时期多用地方玉种,石家河文化时期制玉多用南阳玉以及水晶,玛瑙,绿松石,滑石等。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大约从商代起古玉器用玉材逐步进入多种多样化,所用玉料主要采用和田玉,南阳玉和岫岩玉。且礼器类多用南阳玉,佩饰器上多采新疆玉。需要介绍的是我们陕西蓝田玉,她在春秋时期就被采用制作出玉圭,玉璋等器型,但比较同一时期的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确显粗杂。对于上列玉种,玉材,色款及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在此就不加篇幅一一深述,请参考文献。
我个人以为古玉自战汉时期进入制玉高峰,尤期在两汉时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玉器选材更加注重色,润,纯,形,同时采用和田玉的水籽料,羊脂玉制器颇显尊贵。玉材的取用由于时代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客观条件不同,存在着很大差异。我们明明知道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是不会也不可能采用新疆和田玉的,倘若有人送到我们眼前一件红山文化的或良渚文化的玉件,而确是和田玉材质,藏友们会你们怎么认知呢?我的答案是:仿品但可藏!这里首先说收或藏的是和田玉料,但不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玉呵。这两着概念在其交易的价格上肯定是悬殊无比的,这里的投资趋向是投向日渐稀少的和田玉。故而在藏界我希望大家不要轻易否定一块玉,有些人用和田玉料尽管做秀但仍不失她自有的价值,只是自己要在认玉的前提下,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罢了,据我所知在藏界也不乏采用此法人士。 还有一例提醒我们认玉的功底要扎实,前几年在市场上有人推举给我一对所谓《龙涎香袋》其荐语是:唐代王宫翡翠件御用品。听罢我暗淡,便问翡翠硬还是玉硬?答曰:翠硬。着即用手边俄料玉件划之,真象大白。事实上这对龙涎香袋是独山玉质,加之有认玉功底的人都会明白,翡翠是明代晚期才引入国内,咋可能在唐代出现在宫中呢?在此奉劝新藏友定要先武装主神,多下基本功,才不会在玉品的收藏中花费大头钱,更不会被市场上“托们” 的故事所愚弄,更何况先读史下认玉的基本功成本小啊。
众所周知:现在采玉料尽管用现代工具多,但玉资源和人力资源是乘正比的,市场玉材价码是趋向成熟而逐节攀升的。何况我们现在所处在建国六十年来最好时期,社会合谐,物质丰富,精神需求日增,世界都在看中国。相比拿豆制品票买豆腐买粉条那个经济不发达年代,现在坐入界藏,投资收藏古玉或玉材,是有很宽乏的社会基础,经济条件和法津保障。在认同玉质的同时建议藏友不妨试试自己的眼力和对市场的判断力,相信收获是丰盛的,且随着国富民强,人们对中华祖先的仰慕会伴同古玉及藏界各类藏品升腾无疑。
承奉藏界新老朋友们:在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度里,在一个具有地大物博盛玉的中国,在一个具有千万爱玉仁人的胸襟中,我们不妨在品味收藏主要玉种的同时,多了解,多见知,多思存,我们母亲怀抱中还有些什么玉种?
在此节罗列出一些玉种,谨供大家考量。敬请藏友查查资料求证:产地,色泽,硬度,矿物学名称,以备认玉时方寸不乱。
1,和田玉
2,老岫岩玉
3,南阳玉
4,蓝田玉
5,陕西紫阳墨玉
6,内蒙克什克腾旗天河石7,
8,内蒙巴林右旗巴林石
9,独山玉
10,青海昆仑玉
尽管收藏数年但时长翻翻常见玉的资料,生怕在市场上走眼。认玉不易且不可浮在文字内,上手加感知才是真正的本领。
天热气燥,时间短,识面窄。聊述不妥海望藏友赐教。交流吧藏友德藏收藏网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