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古瓷鉴定二十法图配文(十二)
您是本帖第1370个阅读者。
性别:女<br>状态:离线<br>积时:1 个月 3 天 23 小时 10 分 19 秒
仓伤


等级:新兵
头衔:未定义
帖数:36
金钱:143
Y 币:0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古瓷鉴定二十法图配文(十二)


器物釉下机理变化

器物的釉下机理特征,从汉到清,各种器类各不相同。而这种风格迥异,特征不一的成因,是瓷土配方、取材用料以及烧制温度的使然。假如我们有幸像那些大家一样,可以将其所有器物肌理特征细观,一路走来,全部过目以后,我们会发现,各个时代、各类器物,同时代同类器物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唐邢器、唐越窑秘器以及北宋官、宋定、宋耀州、宋龙泉以至明清各类器物的釉下肌理变化,一定各不相同。从一元配到二元配,从一般器到特殊器,尤其是那些御用精品,它们的乳液状肌理,令你不敢相信,那是古瓷的胎质。犹如玉粉或玛瑙,或如脂,或像膏,这便是一种器种釉下的肌理特征。而釉下肌理的微量分相重组的微微变化,都是漫长岁月中大自然的造化。比如,只要是古老的瓷器,一定会随日月的延伸,肌理的稀释液状会向稠、浓、密以至混浊的肌理方面转化。而只要已经展现出上述之特证,则必然是拥有一定年份的古器。但到底怎样才能辨清,这要有功力与众物的比对下可以明白。然而,只要肯用功,功到自然成。而如若可以从釉下的粉态到液态的细微变化(如像煮稀饭似的,出现的米汤、米粥、米油的这种现象)中寻找出其变化规律的话,必然有助于鉴别古瓷。这是一般情况下的表现特征。面对于特殊环境下的特殊器型则更要有更广泛的综合知识方可全面认定。

上传的图片
20105710224394.jpg [ 62.49 KB 613×608 ] (缩略时请点击查看原图)



唐釉下肌理

上传的图片
20105710231794.jpg [ 28.85 KB 613×561 ] (缩略时请点击查看原图)



五代柴瓷釉下肌理

上传的图片
2010571024994.jpg [ 42.50 KB 603×591 ] (缩略时请点击查看原图)



宋官窑釉下肌理

上传的图片
20105710244994.jpg [ 33.60 KB 608×549 ] (缩略时请点击查看原图)



宋汝窑釉下肌理

上传的图片
20105710254794.jpg [ 83.09 KB 615×545 ] (缩略时请点击查看原图)



宋钧窑釉下肌理

上传的图片
20105710262794.jpg [ 56.51 KB 611×549 ] (缩略时请点击查看原图)



元钧釉下肌理

上传的图片
2010571027194.jpg [ 49.20 KB 611×491 ] (缩略时请点击查看原图)



宣德釉下肌理

上传的图片
20105710273294.jpg [ 59.93 KB 611×546 ] (缩略时请点击查看原图)



请釉下肌理

本文章来自德藏网,官方网址:www.decangwang.com

「该帖子被 仓伤 在 2010-12-25 10:16:06 编辑过」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12/25 10:15:10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1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359375 秒 数据查询:10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