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鉴定二十法图配文(四)
四 识胎质
胎作为瓷之骨,是瓷器之根本。而这里所讲的胎,不是讲修饰,而只讲其原料成因。我们知道,从两汉三国、南北朝以至唐宋元明清,粗略的划分一元配和二元配;细致的划分则具体到某一个年代的官器民器,以至各个时期的原地取材。我们说胎泥理论与五泥的运用是贯穿于千百余年的制瓷工艺中的。而我们除了对胎质本身的区别外,一切官器御品都根据皇家的要求,溶入了玉、玛瑙、宝石等元素,形成官器御品中的特殊材质,可以这样说,一切官器御品之所以胎骨细如膏泥,缠绵如美玉,坚硬如刚,是为满足精器和大与特大型工艺的烧造要求的,根本的原因是材料在决定一切。而他们为了烧制出一代佳器,原则上在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无宝不烧器”。于是一切官器御品中,除了展示着各自的风格特征外,统一的原则是:坚者如钢,绵者如玉。而如果我们细细的将各个年代的瓷器做一个对比,那么它们个性的凸显是相当清楚地。如:部分唐器的红胎及邢之白胎、越之灰胎、五代柴之料彩合一的色胎,以及宋、元、明、清穿插运用的淀泥胎、合宝胎和膏泥胎。相信,不会有人把唐之胎会误认为是清之胎。这说明胎与胎在不同的年代,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而从大的差别去着手、从小的方面去着眼,熟记于心,对鉴定真伪十分有用。当然,从胎而言,年代越是距离近的,越不好区别,如明清之器之胎就差别较小。这涉及一个功底、功力的问题,但如果说我们真正的下到功夫,那些具有特殊风格的年代器一定存在着差异性,还是可以分清楚的。如元代早期的疏松、元至正时期的坚实、永乐的绵中有硬、宣德早期的绵松、中期的坚挺、成化的膏泥状、康熙的致密坚实等,这都是极具风格的。如果能将胎中宝可以直观看清,一切会掌握的很好时,那么一定可为鉴赏古瓷提供便利。从胎泥的进化演变来看,它的演绎过程是:从河泥胶质状到淀泥的浆包状,从窑泥的糯米状再到合保泥的玉质感,及莹润无杂的如膏脂。这种进化过程是历史进程的必然,当然也是从一般民器到官器,御品胎质取舍的必然,当然它们总体如合宝之胎,应在自唐以后至清,都在不同时代有所运用,只不过风格特征不一。
唐胎
五代早期柴器之胎
北宋早期官窑之胎
宋代官窑香灰胎
元钧之胎
明宣德青花瓷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