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拍市向好 如何进行玉器收藏(图)
您是本帖第1620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7 小时 5 分 19 秒
烟花三月


等级:新兵
头衔:未定义
帖数:43
金钱:214
Y 币:0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拍市向好 如何进行玉器收藏(图)

拍市向好 如何进行玉器收藏(图)

清乾隆 青玉螭龙钮“乾隆御览之宝”玺 成交价:约1.018亿元



  文/于建春

  玉器市场整体向好

  玉器代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沉淀,国人一直都有佩玉、饰玉的传统。随着消费观念和投资理财方式的转变,人们对珠宝首饰的概念已不仅仅局限于穿金戴银,而是偏向了更为高雅的玉器翡翠。一方面,玉器翡翠已成为现代人财富、能力和风度的象征;另一方面,贵重宝玉石的长期投资价值,也正逐步受到重视。

  6月27日,一方清代乾隆皇帝的青玉螭龙钮在台湾宇珍国际艺术有限公司的拍场上,拍出了4.825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018亿元)的高价。这方玺印的成交价创造了中国玉器皇帝玺印拍卖的新纪录。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球成交价在千万元以上的11件中国玉器中有10件出自中国市场。与去年相比,玉器的成交价和成交量都有大幅提升。

  乾隆玉器独占鳌头

  从上半年拍卖市场中国玉器成交记录中可以看出乾隆玉器是今年的市场热点。4月8日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玉玺以2026万港元拍出,此玺为法国吉美家族旧藏。2007年秋拍此件以760.76万港币成交,不到3年时间,上涨了约2倍。同样来自法国吉美家族旧藏的乾隆御制白玉蛟龙钮“自强不息”宝玺,6月4日在北京保利拍至5656万元。

  玉器摆件方面,承接了前几年的势头,乾隆宫廷制品价格一如既往的高升。乾隆时期自上而下的对玉器的喜好、巧夺天工的制玉工艺以及和田料供应的加大,将玉石雕刻推至顶峰。北京翰海上拍的黄玉御制“天下为本”仿汉出廓壁拍得1456万元,创黄玉价格之最。从近两年玉器拍卖市场来看,乾隆玉器的工艺、质地已经成为收藏高端玉器的标准。

  百姓收藏首推翡翠

  说到翡翠,其实大家都不陌生。翡翠在明代就已经出现,清朝时开始兴盛,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无不以拥有翡翠为荣。近年来清代宫廷翡翠行情一路飙升,2008年北京匡时春拍中,清中期翡翠观音拍出1814.4万元;2009年北京翰海秋拍中,一组清嘉庆翡翠组玺拍出1769.6万元;今年春拍清代宫廷翡翠拍卖也再创佳绩,香港佳士得上拍的晚清翠玉双龙活环耳盖炉拍出了3426万港币。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收藏者和白领人士选择收藏翡翠来装饰,而且翡翠同样具有保值、增值的作用。

  具有收藏价值的宝石级翡翠只有缅甸出产,它的稀少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特有的投资价值。近几年,国内外的一些珠宝玉器拍卖会上,高档翡翠价格屡创新高,翡翠的装饰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欧美人尤其喜欢佩戴翡翠,国际著名品牌也以翡翠作为中心,边上用宝石镶嵌来突出翡翠。翡翠升值之快,是古董、邮票和书画等其它投资品难以比拟的。翡翠收藏有其特有的安全性,即不论放在何处,都不用担心它像书画、木质古董一样受潮、虫蛀。

  翡翠收藏最大的好处在于它有国家标准保证。目前市场上以B货充当A货的行为已经基本绝迹。一般收藏爱好者只需多对市场进行了解,收藏翡翠并不困难。

  玉雕大师的现代玉器值得关注

  明清玉器在拍卖场上动辄数百万上千万元,一件小小的挂件也到了几十万元,这不是普通消费阶层所能接受的。价格相对略低的现代玉器则是普通收藏者的首选。现代新玉精品用料讲究、技艺精湛,代表了当代玉雕工艺的最高水平,同古玉珍品一样,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以和田玉为例,现代玉器的收藏者应该注意:首先,对于刚刚入行的玉器爱好者来说,其经验、风险承受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比较欠缺,所以需要从现代新玉开始收藏,花时间和精力去鉴赏,加深对玉器的理解,以求在承受极小风险的前提下,丰富经验,提升鉴赏水平;再次,收藏现代玉时,玉雕大师也是我们所要看重的。一定要选择大师成名后的精品之作,如蒋喜、吕昆等成名之后在玉料的选择上会有针对性,只有那些上等的玉料他们才会雕刻,通过构思、雕刻,没有一年半载是难以完成的;最后,相对于充斥市场的仿明清玉或仿高古玉,现代玉因为制作于同时代,不易作伪、极易辨认,她的品质最让人放心,比较容易把握。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12/9 19:42:00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1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109375 秒 数据查询:9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