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古瓷鉴定中的根与本
您是本帖第1570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8 个月 29 天 21 小时 44 分 42 秒
藏友


等级:上尉
头衔:未定义
帖数:639
金钱:7860
Y 币:1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古瓷鉴定中的根与本

古瓷鉴定中的根与本,不是传统鉴定认同的形与纹,因为它们只能是一种可以效仿的表面逞象,而真正的根与本应是取材用料和衰竭变化的分泌逞像这些才是最根本的基点。事实上,也正是在这一基本点上由于传统的鉴定理念存在错误,所以形成了今天这种认粗不认精的糊涂认知理念。而更重要的是这种原本是错误的和偏激的方法在我国文物鉴定界一直占着主导地位一统天下,成了谁也无法撼动的“正统”文化,真是可怕。

稍有一点收藏知识和经历的人,都知道像古瓷仿不了的是胎质与釉、彩料以至历史年轮衰竭变化那些最质本的东西,而可仿的却正是那些形与纹,这些原本一目了然清清楚楚的事,却被专家奉捧为圣明,而且带有师父带徒弟这种远离科学的千年说教传承方式,仍在今天这样传教着,试想一下,真乃可悲、可叹。事实上,我想告知天下所有的收藏古瓷的藏家朋友们,其实真正不可仿的是取材用料那些最质本的东西,不是什么形与纹,而自唐宋元明清以来,各个时期所制瓷中所用的材料与历史之痕的变化过程,这才是今天谁也仿不了的,而从唐至清,在历史长河不同环境下的变化,生成的包浆,以至各种材料衰竭化变化,以及氧化的演变成像这才是鉴瓷之根,与认瓷之本,而我们只要能抓住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认真断假便十分容易,根本不会被曾经出现过还是没有出现过某种形器而左右,也不会被见没见过类似器形而困扰。因为断真论假全然依据它的根与本,便不会有误。愿天下藏家朋友能从误区走出,在收藏路上一路走好。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10/11 11:40:33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7 个月 8 天 9 小时 26 分 4 秒
悟镜逍客


等级:新兵
头衔:未定义
帖数:46
金钱:213
Y 币:0
{收藏} 1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都知道像古瓷仿不了的是胎质与釉、彩料以至历史年轮衰竭变化那些最质本的东西,事实上,我想告知天下所有的收藏古瓷的藏家朋友们,其实真正不可仿的是取材用料那些最质本的东西,不是什么形与纹,而自唐宋元明清以来,各个时期所制瓷中所用的材料与历史之痕的变化过程,这才是今天谁也仿不了的,而从唐至清,在历史长河不同环境下的变化,生成的包浆,以至各种材料衰竭化变化,以及氧化的演变成像这才是鉴瓷之根,与认瓷之本,"这些说的多真切、透彻!在这样认知理念指导下的鉴别瓷类收藏品的操作方法才是可信的,是鉴定瓷器新老、真假的第一道关。至于那些器形与纹饰在高科技非常发达的今天,只能作为断代可供参考的条件之一,不能作为鉴定瓷器真假的首要条件!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10/14 12:57:13×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23 天 6 小时 13 分 59 秒
咸阳古渡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41
金钱:488
Y 币:0
{收藏} 2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两位说的确实有理!我见过的所谓专家就会说‘器型不对’,若问为何,答曰‘你要多看真东西’。简直屁话,啥叫真东西、在哪看?这样的专家谁都能当。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10/14 22:22:53×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3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171875 秒 数据查询:12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