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瓷上''岁寒三友''
您是本帖第1466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15 小时 15 分 17 秒
黄土高坡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19
金钱:496
Y 币:0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瓷上''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即松、竹、梅,与莲纹类似,也是明清官窑瓷中的常用纹饰。早在春秋时期,孔子说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见《论语》)”从此奠定了松柏在儒家心目中的不屈地位,并令后世对其四季常青、傲霜斗雪精神钦佩不已。梁武帝萧衍曾做《冬歌四首》,其中写到:“果欲结金兰,但看松柏林。经霜不堕地,岁寒无异心。”这里,松柏坚定忠贞的顽强精神被萧衍看做择友的重要标准。竹在古代文人思想中虚心、有节,不仅常入诗画,还是庭园中不可缺少的观赏植物。因此,以竹省身的古代文人如“竹林七贤”、李贺、苏东坡、郑板桥等,难计其数。梅则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为人称道,爱梅者有陆游、林和靖等。这三种植物都具备较强的耐寒特性,所以人称“岁寒三友”。

据说,“岁寒三友”的典故源自北宋文豪苏轼。相传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遭贬至湖北黄冈,向当地政府讨来数十亩荒地开垦种植,地名唤作“东坡”,于是自号“东坡居士”。他在园内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知州徐君猷前来拜访,问及是否冷清时,苏轼笑曰:“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其中的“松竹三益友”即“松竹梅”。考证可知,苏轼的这句诗词出自他的《游武昌寒溪西山寺》,内有“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徐行欣有得,芝术在蓬莠。”与民间传说并不一致。

“岁寒三友”典故的真实性现在不去追究,从历史文献看,该词的确数次出现在《全宋诗》中。诗人陈著(1214-1297)曾做《次韵和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内有“春夏交承红与绿,岁寒三友松与竹。”他的《次韵月窗兄惜别四首》中也写到“聚散在天终有定,岁寒三友见交情。”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推断“岁寒三友”一词至少在宋代已经开始运用。

“岁寒三友”组成后,又被人们大量应用到绘画装饰中。《全宋诗》中记录了王炎 (1137—1218) 的《题徐参议画轴三首·岁寒三友》,写到:“玉色高人之洁,虬髭烈士之刚。可与此群鼎立,偃然傲睨冰霜。”诗人张元干也曾作《岁寒三友图》:“苍官森古鬣,此君挺刚节。中有调鼎姿,独立傲霜雪。”两首诗可以说是“岁寒三友”入宋画的最好证明。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7/24 10:23:40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10 小时 21 分 6 秒
如痴如醉


等级:新兵
头衔:未定义
帖数:99
金钱:4384
Y 币:0
{收藏} 1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帖子文人气浓,拜渎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7/27 20:06:57×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2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109375 秒 数据查询:11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