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对古瓷鉴定方法质疑
对古瓷鉴定方法质疑 作者 易惟谦 转中国文物报
本文立足于现代观念,谈及的问题很多,只对事不对人。其不同看法均系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讨论评说。
一、 传统目测法存在问题颇多
传统目测法的基础是考古的断代方法。考古断代的方法在过去是适用的,因为它面对的是出土文物为主,基本上是真实的文物,不存在弄虚作假,故以断代为主来考察它的历史时代和文化内涵。如今用于真正的考古场合下依然是有用的。而当今的文物市场中,面对所有的艺术品(尤其是古陶瓷)就情况大不一样了。现在是经济社会、商品市场,高科技的制假造假都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是一个以假乱真和投机取巧的极混乱的时代。“断代”的武器没有用了,必须用最准确的鉴定手段及标准尺度来揭示真伪。所以说现代的认识与过去的认识有区别,也就是断代与鉴定不是一回事。“断代”取代不了“鉴定”,而“鉴定”的含义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只有鉴定(确实有效的方法)方可识别市场上文物的真伪。www.findart.com.cn
1、 断代方法是由传统经验总结而来
一般都是靠实践中的印象和经验,见过的就总结出一条条经验,没见过的就没有具体说法,甚至还会被轻易否定。所以断代准不准是决定于人的见识多不多,见到的多,印象就深,断代就准,否则反之。但就算经验很多的专家,当遇到没有见过的新问题时也会“走眼”。现代造假手段层出不穷,专家也不一定都见识过,所以说断代的方法再继续用下去就会靠不住了。
老专家凭个人经验在鉴定中“走眼”的不少。把仿品当成真的有,把真的(没见过的)当成仿的更有。往往令人不服气!怎么办?“权威”的头衔压人,不服也得服,因为在传统目测范围中没有绝对真理可言。www.findart.com.cn
2、 汝瓷的鉴别一直存在误区
专家们一直认为全世界汝瓷存世最多才六七十件,且都被各大博物馆收藏了,“其他人不可能有!有,也是假的!”
这就是一个误区,不承认客观存在的形而上学观念。
世界这么大,人这么多,谁有汝瓷都得告诉你们几个权威人士不成?存在就是存在!想否定也否定不了。我所亲眼见过的汝瓷(含台湾在内)也不少于三百件,我估计世界上存世品应不少于五百件。
对汝瓷的鉴别有人一直认为:“汝瓷存量少,造型简朴,以天青色玛瑙釉为主,且有‘寥若星辰’的气泡……”www.findart.com.cn
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笔者认为:“汝瓷存世品其数量虽不算多,但决不止六七十件。造型多样、小巧玲珑,并不像图录中所展示的几件盘、碗、洗的简单造型,最少有上百种造型,如壶、瓶、洗、杯、碟、筒、觚、盆、炉及动物等。而且每一件都是精工细作、十分巧妙。真正宋代汝瓷是乳浊釉而不透明又无光泽,所以用放大镜看,在釉里看不到气泡。釉里有‘寥若星辰”的小气泡应为宋以后的仿品。”
宋汝瓷的釉色有天青和变了色的天青、天蓝、粉青和变了色的粉青、虾青、豆绿多种,其真正的汝瓷本色是最美的,所以才让当时帝王珍爱。www.findart.com.cn
3、 元青花断代的法则无用
人们习惯了拿几个条件来鉴定元青花,诸如:元青花纹饰层次多而密,仰莲瓣是单片分开画,砂底釉疤,火石红,足圈外斜削一刀,喜欢用串珠纹和人物故事等。
这只能是元青花当时制作时的特点,可是有这些特点的能断定它就是元青花吗?没有这些特点的也不见得都不是元青花。如今高仿品“鬼谷子下山”缸仿得其特征完全相似,你能断定它是元青花吗?当然不能!真能判断真假的地方不是这些明显的东西,而是釉色。元青花的釉色独特,不在真假实物对比的情况下都很难区分。同时更不相同的还是元青花的胎,胎的粗细、胎的颜色都略有区别。同时早期元青花的白釉是乳白釉,晚期是青白釉,这里面才真有文章。至于火石红、釉疤、砂底则是毫无意义的东西。没有釉疤、没有砂底就不叫元青花?理由何在?那些仿制者很容易仿造的特征,已经让仿制者操作很熟练了,真正无法仿的地方才是我们应当鉴别的要点。www.findart.com.cn
4、 关于清三代瓷鉴定的错误
人们习惯看清三代瓷时先看底后看纹,大器里面摸接缝,鸡心底、桔皮纹、彩瓷蛤蜊光、青花兰荫荫……这些特征一旦都有就非常高兴:这是件真品。如获至宝、好好保存。
可知道这些特征是容易做到,有的也是必然出现的。所谓泥鳅背、糯米胎这有什么奇怪?胎泥细研(即细胎)烧成后就成糯米胎,泥鳅背只要修胎多修一下便成了。现代仿品又何而不成呢?凡是直径在3厘米以下的碗底,修刀时自然而然的出现了鸡心凸出的现象,任何朝代都会如此,这怎么能算是一个特征来鉴别真假呢?平底上釉较厚,在窑中被火流冲动时便可出现桔皮纹(波浪纹),这都是必然的,不是由人工故意做的,更不具备时代特征。www.findart.com.cn
粉彩瓷在绘画过程中,笔上釉色互相渗透,也就产生了蛤蜊光效果,这也不奇怪。现代仿品不也有这些像彩虹一样五光十色的吗?难道你认为有蛤蜊光的就是清三代的?
例子太多,不能一一例举。总之不能辩证地看问题、教条主义的误导贻害多少收藏人啊!
二、 现代鉴定技术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完善的地方
用高科技测古瓷,这个方向肯定是对的。我们研究目前所出现的几种测试方法,不存在对与不对的概念,而是适用不适用的问题。请允许我从这个角度来发发言。www.findart.com.cn
现代高科技手段已经提出的有碳(14C)元素衰变法、热释光法、微量元素分析法、老化系数法和容重测试法、微观观测法、比色法几种。下面分别来论述一下个人看法。
1、 14C衰变法
14C衰变法首先用于考古中对甲骨文的断代测试。据介绍应用于这个方面是完全可以的,起码揭示了现代的甲骨文中的伪作。
因为14C是一种可衰变的元素,存在于宇宙中,通过太阳的光合作用后被植物吸收,再由生物链的关系,又进入到动物及人类身体中。活着的人及动物其身体中的14C在不断吸收、不断衰变,保持着一种平衡状态。一旦人或动物死了之后,14C则不再进入体内,而体内积存的14C则慢慢衰变(减少)。该技术就是测定出体内原有的14C多少,经过多少年后体内存留多少14C之间的动态关系来推算该体内骨骼或甲板所具有的年代。这种办法当然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它仅适用于有机体内,对于无机物的矿石、瓷土都是不适用的。所以用此法鉴瓷只能是一个想像,并不存在现实意义。www.findart.com.cn
2、 热释光法
热释光法其原理是通过测定陶瓷在自然界中受到伽马(γ)射线辐射的多少来计算年代的一种做法。
自然界中存在着伽马射线,不同的环境影响其穿透性,如铅和混凝土对其透射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同时还可用人工方法对某物体进行加强照射,则其所受的伽马射线辐射会更多。这样一来,伽马射线辐射跟时间之间的关系就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可以人为改变的了。这正好为仿造者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取样测量时会破坏器物,这当然是常常无法满足的条件。所以热释光法的适用条件对考古可用,对文物商品市场用处不大。www.findart.com.cn
3、 元素分析法
该方法是测定釉面元素中特定元素的成分含量,也就是说测试它所包含的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微量元素在总物质中占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少于十万分之一的叫痕量元素。通过对两种极小极小比例的物质来判断其年代让人感到太渺茫了。
据介绍,所以能测这些微量物质是因为有环境污染因素在起作用。但是我们能否知道古代每个地方、每个窑口、每处矿床就不存在另外一种物质的污染?在人工制作中就不带进去某一种杂质(微量的)?如果离开了该釉料配方中的主要元素不谈,硬要从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微量元素中找寻,除非你有足够多的标准样本,也就是对每一种釉料配方和相对的许多窑口、地域、矿床通通作一个普查(而绝不是个例)。何其庞大的工程,这岂不是自找麻烦吗?根本做不到。想仅仅从几个釉色、一两个窑口、一个地区的几个样本作标定,恐怕是很不完善的。www.findart.com.cn
目前所测出的近似或不相似的结论都不能断代,连断代都不能的测定又有什么实际价值?也许我知道得太少,但我认为微量元素的比较是很不全面也很不完善的。
4、 老化系数法
该法自称是目前最科学的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用“脱玻璃化”现象。研究者说釉子在高温中熔融时,其内部结构是无序的,在自然环境中呈亚稳定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内部结构会不断自动地进行调整,由无序的亚稳定状态逐步向有序化稳定状态转变——这是“脱玻璃化”(摘自《收藏家》总40期37页)。www.findart.com.cn
还有一种表现形式是其透光性逐渐降低,对光线散射性不断增强……甚至造成釉面出现不同形态的微裂纹。
如是由这两种情况就可测出一个由数字表示的“老化系数”。小于0.08的老化系数为新仿品,大于0.10的至0.28的为古瓷。
我质疑的是烧成后的釉子内部为何尚可重新调整结构?由亚稳定态变为稳定态。有何试验结论证实?另一点是外界环境影响。水浸、酸碱腐蚀、氧化、开裂诸因素造成老化,这个现象是可以理解的,慢慢失去“贼光”变旧了也是可以理解,但通过什么计算公式和运算过程使一个内在结构变态和诸多外部变化的影响融合而成一个0.0x到0.x的老化系数?叫人百思不得其解。www.findart.com.cn
因为数字是具体的,0.1就是0.1,0.15就是0.15,而内部结构变态,外部环境发生了什么?是水还是土?是酸还是碱?都是模糊的概念。由模糊转变成具体是如何运算的?
从方法来说本身是一个理想的方法,但不能从天而降,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啊!
5、 微观观测法、比色法、容重测试法
这几种方法基本上都是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实物进行观测、测试找出来的规律,总结成明朗的数据。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多少值得怀疑的。谁去观测也都是如此,谁去测定也都是一样。经得起每个人来考验,不存在任何保密和保留的诀窍。(相关文章已经公开发表在《中国收藏》和《中国文物报》上。)www.findart.com.cn
但尚未完成的工作有许多。因为容重测试法只对宋代到现代的古瓷而言,宋代以前半陶半瓷的古陶瓷还未进行测试,近代的“耐火土”、“青砖土”作的仿制品也不在此类瓷器范围。应用它时要区别对待。关于比色问题,由于资料不多,很难全部作出标样和数据库,这也只是“半成品”的数据。
本方法好在是集合四种鉴定法于一体,叫“四合一”鉴定法,只要一种方法不对即可否定,所以用“四合一”鉴定法鉴定出来的结论是99%可信的。“四合一”鉴定法在理论上很通俗、设备上很简单、操作上很容易、验证上很准确,是一种人人皆可学会、人人皆能成为一个鉴定师的适用性很强的好方法。www.findart.com.cn
尽管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诞生了,其缺陷也一定是存在的,应当让我们共同去逐步改善它,完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