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大家欣赏
您是本帖第1809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1 天 15 小时 12 分 34 秒
大言无声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55
金钱:5770
Y 币:0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大家欣赏


哥窑的窑址至今没有找到,根据传世物来看,一种大片纹像铁线,大片中套小片,小片纹像金丝,谓之“金丝铁线”开片的瓷器,被人们视作哥窑。千百年来,她与北宋官窑一样,人们只能从传世器去感受哥窑的魅力,想找一片瓷片标本都无从寻觅。历史上哥窑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现在见到的传世器真的能够完全反映宋代哥窑的水平吗?甚至于,我们现在见到的传世器真的就是宋代哥窑吗?

毕竟我们海峡两岸故宫中的清宫旧藏,绝大部分不是宋代皇宫传承下来的,而是明清两代、尤其是清朝从民间征集的。怎么能保证它们就一定是宋代作为贡瓷的哥窑呢?有没有可能仅仅是宋代制作较精美的哥窑民用器?抑或是明代、清代的后仿器?

我们真的太需要找到窑址,太需要通过窑址的标本来认识哥窑的真面目,就像我们今天对南宋官窑的认识一样。当南宋官窑遗址被发掘出来,残器被拼合起来后,我们忽然发现,原来我们两岸故宫中被看做官窑的东西,无论神韵和釉质,竟然没有几件与南宋官窑对的上。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这么一块片片。其特殊的开片和釉质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不是金丝铁线吗?虽然不是那么明显,可已经蛮有点意思了。



尤其是这片片的釉光,就像一汪碧波荡漾的湖水,又像一块温润柔滑的黄玉,带给人一种酥油般柔美的感受。看到她,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千年火气消,一片水波漾”!尤其特别的是,标本上还有粗大明显的雕刻纹路,无法想象这是什么刻花纹?



明代格古要论》中曹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明代离宋代最近,他的描述,应该最接近哥窑的真面目。而我以前一直在纳闷,金丝纹的色彩为何要用鳝血来形容?直到这块标本的出现,突然恍然大悟!难道这釉面的颜色不像鳝鱼色吗?难道这金丝不像红红的鳝鱼血丝吗?古人的描述真的是太贴切了。只不过我们以前没法理解而已。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6/4 9:54:20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7 个月 8 天 9 小时 26 分 4 秒
悟镜逍客


等级:新兵
头衔:未定义
帖数:46
金钱:213
Y 币:0
{收藏} 1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大言无声先生(女士):你好!你提出的发问有根据,也在理,对哥窑的收藏与研究的人很多,问题的关键是宋哥窑器、元哥窑器、明哥窑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历史上有没有记载?如何鉴定这的问题的关键!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6/4 14:54:39×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22 小时 57 分 25 秒
我佛真身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52
金钱:4773
Y 币:0
{收藏} 2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宋代哥窑在后世备受人们青睐,元明清仿制者颇多,且各有风格,被称为仿哥窑或哥釉,但其制作工艺已不能与宋代哥窑相媲美。清乾隆帝尤喜赏宋代哥窑,尝欣然作诗赞云: “ 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6/5 9:30:00×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3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171875 秒 数据查询:12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