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民国瓷却没有涉及醴陵釉下五彩瓷,这是因为它的特殊性,因为它兴于清末,而结束于民国四年,故而将它另谈。
釉下五彩从现今来看,早在五代之柴就已有大量釉下彩瓷,但由于当时的实物未大量问世,因而使它们成为悬疑,故此,讲到釉下五彩只提到的是醴陵釉下五彩。而事实上在雍正民窑之中有一种叫“龙眼”的盘,边沿一圈凸起如眼状(真乃活眼,假则死眼),盘中为花卉等是釉下五彩瓷,但由于矿彩的还原色温差距较大,所以使得其色彩形成汇串,边处为花色,这便是因色的发出成色温度相差过大,结果有的发过,而有的未发出,要达到全发出时,势必会形成混合或交融形成花色。说明雍正时还不能完全掌握这一技术。但我们却发现早在五代柴器的釉下釉瓷却不见相混、交融的这种现象,说明早在五代时我们的先辈们就已经在实践中明白和体会到并悟出解决的办法,只不过避免的方法未传承下来而已,于是直到元釉下三彩的出现,又开启了釉下彩的探索之路,而醴陵釉下五彩的成功烧成,当是一个里程碑,并能在(1909--1915年)先后赴武汉劝业会、南洋劝业会、意大利都郎博览会、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参展,并分别获得一等奖、最优奖和金奖,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
我们发现。从五代之柴器上,凡釉下釉都色彩不过三,而在醴陵釉下五彩器上,也大多为三四种,并色调多较接近,显得素气淡雅(当然个别也有鲜亮、素雅明暗对比强烈的)这也许正是为了避免进入呈色温度差别过大的一个错误之区。如此,便能更好成器,出现高成品率。而至于极个别的色差温度过大,还能成功者当然必有它物融入,而避免错误出现。
从醴陵釉下五彩到毛瓷也同属釉下彩瓷,我们也可以看到色彩也并非多样,这都是自有其理的。而醴陵釉下五彩凡底有“大清宣统X 年湖南瓷业公司”款大多胎质细腻,釉面光亮,施釉均匀,制作规整,画工精细,色彩亮丽和淡雅,都属该窑档次较高的传品,由于醴陵釉下彩瓷有吸收日本等西洋工艺,釉汁白净如俄玉,并且釉彩永远鲜亮、艳丽,所以,其器甚精,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