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开展''元青花''论坛大讨论!
您是本帖第2513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23 小时 40 分 16 秒
锲而不舍


等级:新兵
头衔:未定义
帖数:93
金钱:4470
Y 币:0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开展''元青花''论坛大讨论!

<<与众不同>>真是与众不同,-篇长文,又掀赶藏家心中''元靑花''的情结波澜,让人百感交集.<<古瓷人生>>真是人生古瓷,观点和藏品都是独树一帜,令藏人不敢小觑.基于<<德藏论坛>>名家众多,观点鲜明,论奌新颖!我建议论坛应当联合全国元青花研究者,鉴定家,藏家公开囲绕''元青花''这-藏界重大课题展开大讨论.让藏家说话,让大家在公平的平台上用藏品,论证说活!还元青花-个真实的身世.让那些只听外国人观点而自已无能有观点的''专家'',''藏霸''闭上传播谬误的臭嘴!建议''问不倒'',''藏友'',''千古一藏'',''去伪存真'',''大爱无疆'',''昏招迭出'',等等新老朋友发丟表自已的观奌和藏品,让''元青茌花''从寻常百姓家''勇敢的走出来,-展丰姿!谢谢版主,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2/5 9:30:11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1 天 6 小时 5 分 42 秒
梅兰竹菊


等级:中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234
金钱:1061
Y 币:0
{收藏} 1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目前,有关元青花的讨论非常红火,令许多有识之士大惑不解的是,对于自己民族这么一大笔珍贵遗产,炎黄子孙以前怎么就视而不见,还要有劳外国学者指教,原因基于以下几方面事实:一、明朝建立后,元青花为何只存在于地下、存在于天高皇帝远的国外,而中华大地上(地面)则无影无踪!连宫内承传有序的自汉唐到宋元各式名瓷中,竟然独独缺少元青花瓷;二、我国第一部综述全国名窑的瓷器史专论《格古要论》,竟对名闻遐迩的元青花讳莫如深,相关论述不足10字,且耐人寻味:“白底蓝花者,甚俗”;三、洪武瓷为何要置传统纹饰固有的“共性”不顾,执意同前朝花纹较劲:你右我左;你下我则上。这番意识形态上的针尖对麦芒,意味着什么?而这一现象同清王朝在纹饰上跟前朝情意绵绵(明末与清初一些青花瓷,多因纹饰相近,很难予以准确细分)和在款识上跟前朝卿卿我我(清三代一些官窑、民窑瓷上,盛行书写各式“大明”年号款)大相径庭的情景,又说明了什么?上述种种现象,只存在一种解释,那就是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出于政治原因,把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元青花,特别是“至正型”器,斥之为“异端”,才导致元青花从中华大地上突然蒸发,才让传统纹饰(纹饰语言)在元明时分出现了骤变。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2/5 9:56:33×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22 小时 57 分 25 秒
我佛真身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52
金钱:4773
Y 币:0
{收藏} 2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陶瓷材质和存世时间相关的不可复制的特征只有两个:一是材料中的放射性元素衰变量,它是材料形成时确定的原始身份代码;二是时效产生的材料表观改变,如:表面裂纹、老化失光、疏松、剥落、侵蚀着色等。

第一特征是绝对不可人工改变的,是材料存世年代鉴定的基本依据。但受限于实验条件,不是想测就能测的,只有大的专门研究机构或鉴定单位才会装备这样的仪器。放射性元素衰变量测定材料存世时间大约有10%左右的误差,可确定材料生成的年代区间,不能精确断代。例如:元青花存世约700年,测出的结果会是630年~770年,这期间可能有朝代变更。

第二特征可以人工制造,但容易识别。材料的时效处理工艺有人工时效和自然时效两种方法。自然老化属于自然时效,作旧属于人工时效。但是,人工时效和自然时效产生的材料表观特征是完全不同的。例如:陶瓷表面裂纹,造假者对新瓷器采用加热急冷的人工时效方法形成表面裂纹,再往裂纹里涂抹灰土等作旧。这种人造裂纹很不自然,一眼即可识别。自然时效形成裂纹有3个原因:一是热应力释放造成,二是组织应力释放造成,三是自然温度变化导致材料热胀冷缩反复疲劳造成。热应力裂纹最先出现在尺寸形状急剧变化的应力集中部位,并由此向外扩展;组织应力裂纹最先出现于材料成分急剧变化的部位,并由此向外扩展;疲劳裂纹是在春夏秋冬的小温差下缓慢形成的,它表现为前两种裂纹的扩展和次生,而不单独形成新的裂纹。因此,自然时效裂纹象树干一样,有早期形成的主干,有中期形成的次干,有近期形成的末梢。主干裂纹宽而末梢裂纹窄,其分布也很有规律,人工时效永远做不出来这些特征。那些通体布满均匀的、看不出层次和走向的裂纹的瓷器,绝大多数是人工仿制的,不管它颜色如何老旧。

有两个例外需要注意:一是古瓷器的选料、造型都恰好达到最佳匹配,而烧制后又是非常缓慢随炉冷却到常温后出炉,这样的古瓷器经过数百年后仍没有或很少有裂纹出现,因为它的应力分布非常均匀,不会因为热应力或组织应力的集中和释放而产生裂纹。至正元青花属于此类,制作工艺和技术相当完美,出土至正元青花几乎找不到裂纹且釉面光洁如新,传世的部分瓷器仅有稀少裂纹;二是制成瓷器时人为快速冷却而使瓷器通体布满裂纹,在古代已经使用这种工艺;这两种情况需要根据其它特征鉴定,不能按有无裂纹和裂纹特征做依据。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2/6 9:02:42×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3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125000 秒 数据查询:12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