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王敬之说识玉''五道坎''
您是本帖第1787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3 天 14 小时 12 分 6 秒
大爱无疆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77
金钱:4003
Y 币:0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王敬之说识玉''五道坎''

第一道“坎”——材料

首先是材料,在我国的历史上,对玉的界定,还是比较宽泛的,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就说: “玉,石之美者。”因此,在古代玛瑙、松石、水晶甚至琥珀琉璃等都被称着玉。我们今天要从材料上鉴识古玉,除了要求对玉器材料有所了解外,还必须了解到这些材料使用的“历史”。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了解了这些材料使用的“历史”,就可以在古玉鉴识的第一道门坎上将许多玉器归纳于某些时代及将伪古玉拒之于门外.。比如在新石器时代,玉器的材料多为“地方玉”,像红山文化使用的多为岫岩玉或宽甸玉,良渚文化使用的是太湖地区的闪玉。到了商代才开始出现和田玉。中华先民经过几千年的选择最后才确定了能代表儒家全部价值观的和田玉为主要的玉材。但这却不意味着其他“地方玉”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只是不占有重要位置而不被人们重视而已。在考古发掘中,像松石、玛瑙、玉髓、琥珀、南阳玉、蓝田玉和岫岩玉仍被发现,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新近才发现并被用到玉器制作中的材料,就必须引起人们的警惕。如近三十年出现青海玉、俄罗斯玉、阿富汗玉、河摸料玉、黄料等等。这些材料因为各自不同的特征,青海玉和俄罗斯玉被假制成明清的玉件,而河摸料玉、黄料等则被假冒制成汉代以前的高古玉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材料有足够的了解了,如果我们搞懂了各种玉器材料使用的“历史”,我们就不会相信用辽宁岫岩玉做的良渚玉器是真品,明清玉器会有青海玉、俄罗斯玉和阿富汗玉,而只要是河摸料玉、黄料做的“古”玉器就一定是伪古玉。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1/20 9:59:18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3 天 14 小时 12 分 6 秒
大爱无疆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77
金钱:4003
Y 币:0
{收藏} 1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第二道“坎”——器形

从科学发掘的资料看,一定的文化,必定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殊器形,皆具有十分强烈的个性,如红山文化的玉龙、玉猪龙在其他文化发掘中就没有发现。而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特别是那种“神人兽面纹”更是在其他文化中闻所未闻。在高古玉器中反复出现的礼器如璜、圭、璋、琥在汉以后就绝迹了(仿古玉不在此例)。而盛行于汉代的司南佩除了明代仿过,其它时期几乎没有看到。奢侈豪华的玉衣更是在三国时魏文帝下令禁止厚葬后就不再生产。作为装饰的玉带銙是从唐代才开始的。飞天也是始于唐代。儿童作为单独的玉饰出现是在宋代。充满游牧民族特色的春水玉、秋山玉是记载了辽金贵族春秋狩猎的盛况。子冈牌出自明代陆子冈之手。玉山子是清代才出现的新品种。玉鼻烟壶更是鼻烟传入中国,从乾隆年间才出现的。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中国的玉文化史是一个纲,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个纲,就能纲举目张,不会犯时间上的错误。笔者曾看到过一本台湾出版的玉器画册,将饰有儿童和长着鲤鱼胡子龙的剑〇定为东汉,就是犯了断代上的错误。因为这种受世俗文化支配的玉雕儿童形象出现在宋代,而长着鲤鱼胡子的玉龙是明代才出现的。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1/20 10:01:55×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3 天 14 小时 12 分 6 秒
大爱无疆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77
金钱:4003
Y 币:0
{收藏} 2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第三道“坎”——纹饰

纹饰是玉器上的“符号”。每一个朝代的玉器都有其特定的符号。中围古玉器的纹饰粗略的统计一下恐怕也有上百种。 一些纹饰不断的产生——每个朝代都会有新的纹饰出现;一些纹饰不断的消亡;有些纹饰“生命力”极强,几乎跨越了整个玉文化的历史;有些纹饰却“生命”极短暂,往往只有一个朝代使用。

比如,良渚文化的兽面纹,就只在良渚文化的玉器上出现过,而同为良渚文化玉器的扭丝纹却直到清代还在使用。又如弦纹,红山文化开始出现,继承这种纹饰的却只有商朝。商代玉器有出脊齿的特点,后代不见使用。皿纹盛行于商代。饕餐纹盛行于西周。臣字眼流行于商周两朝。虺纹(据说是种两只头的小蛇,剧毒)流行于春秋。云纹从商代到汉代都在流行。谷纹流行于春秋到汉代,只是各个时代表现形式不同。在战国还出现了一种勾连云纹、勾连谷纹、蒲纹、涡纹等等,到了汉代被大量使用,其后就难觅踪影了。

到了唐代,由于世俗文化的影响,在纹饰上已没有了汉以前的那种图案式,或狰狞恐怖的纹饰,代之以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案。又因为与外界交往频繁,大批外国商人涌入中国,这种现象反映在玉器纹饰上,出现深目高鼻的胡人。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出现了飞天。宋代出现的对美满生活充满向往的花鸟纹、持荷童子纹。辽金元出现的充满游牧民族浓厚生活情趣的春水秋山纹。以及明清出现的山水人物纹、谐意隐喻纹、吉祥图案纹等等。

前面已说过了,高古玉器中的纹饰一般都有其一定的含义,如“饕餮纹”,是为了戒贪。“云纹”,是表明对云的崇拜,是对天崇拜的延伸,因为云能布雨,在以农业立命的古中国,风调雨顺就意味着丰衣足食。“谷纹”,是象征着种子发芽,也意味着五谷丰登,是对土地崇拜的延伸。而毒蛇猛兽纹,则是为了辟邪,古人认为让人感到恐怖的毒蛇猛兽,一定也会给其他妖魔鬼怪带来威胁。而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提高,神秘文化的影响也开始减弱,世俗文化的影响逐步扩大,玉器纹饰也就必然地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一路连科”、“二甲传胪”、“三羊开泰”、“事事如意”、“五福捧寿”这样的谐意隐喻的纹饰就必然地出现了。因此,在古玉鉴定中,掌握了玉器纹饰演变的历史,应该说就掌握了玉器鉴识一把极为重要的钥匙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1/20 10:05:00×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3 天 14 小时 12 分 6 秒
大爱无疆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77
金钱:4003
Y 币:0
{收藏} 3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第四道“坎”——雕工

中国玉器的雕琢不外乎阴雕、阳雕、浮雕、圆雕、镂雕。顾名思义,阴刻就是凹线条;浮雕是浮在器表的;圆雕是立体的;镂雕就是将器物挖空等等。这些技法早在红山文化的玉器中已运用得十分成熟。但是同样是这些技法,在各个朝代,又各有自己的个性。如新石器时期的玉器钻孔,由于工具的限制,薄玉器上的小孔都是一头大一头小,呈喇叭状,被称为“喇叭孔”。大的玉璧,多为两面对钻,往往对的不准,中间会出现“台痕”。而商代玉器喜欢采用“压地隐起雕法”,是将外层与内层之间的“地子”琢低,使内层有突出感,而实际并未高出器物表面。还有种“减地雕法”,是把地子均匀的磨低,留出阳纹线,是商代最常用的技法之一。另外,商周时期还流行一种“勾撤法”,又称“一面坡”,是将纹饰琢成大斜坡状,不仅富有立体感,而且还使纹饰增添了美与力的韵味。“出廓雕法”则盛行于战国和汉代,多在玉璧上出现。“游丝毛雕”是战国和汉代的特有雕法。而“汉八刀”和高浮雕则是汉代大量采用的一种雕琢技法。唐代喜欢用短细阴线装饰人物、花卉。宋代玉器则受木雕的影响喜欢用深层立体雕,花瓣与花叶都深深地凹进去,有很强的立体感。元代则对宋代雕工有所发展,只是更加粗犷,连钻痕都留在器物上,且大多抛光不足。明代大多器物雕琢十分粗枝大叶,被称之为“粗大明”。而清代乾隆年间的玉器,从构思、雕琢到抛光任何一处都一丝不苟,地子平滑,直线笔直,曲线圆润,达到了玉器雕琢的顶峰,被称为“乾隆工”。

对以上各个时期玉器雕工的特点,只要能认真掌握,烂熟于心.往往一上手,就可以基本断定是什么时候的雕工,再结合材料、器形、纹饰综合鉴定一般就不会出现鉴定上的错误。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1/20 10:06:21×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3 天 14 小时 12 分 6 秒
大爱无疆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77
金钱:4003
Y 币:0
{收藏} 4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第五道“坎”——沁色

清末民初的古玉鉴藏家刘大同先生在《古玉辨》中这样说过:“夫宝玉之可贵者,晶莹光洁,温润纯厚,结阴阳二气之精灵,受日月三光之陶熔。其色沁之妙,直同浮云遮日,舞鹤游天之奇致奇趣,令人不测:较之宝石,徒有光彩,而少神韵,能夺人之目,而不能动人之心者,则远胜十倍矣!”古玉之所以“能动人之心”,就是因为它在地下沉睡几百年、几千年之后,会因为受地下各种化学物质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色彩、质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古人称之为“沁色”。

“沁色”的品种,据清人陈性《玉纪》所载,就有:坩黄、坩青、孩儿面、纯漆黑、枣皮红、鹦哥绿、朱砂红、鸡血红、棕毛紫、茄皮紫、松花绿、白果绿、秋葵黄、老酒黄、鱼肚白、糟米白、虾子青、鼻涕青、雨过天青、澄潭、水苍等等,总名之“十三彩”。还有许多巧沁花色,如虾蟆皮、洒珠点、碎磁纹、牛毛纹、唐烂斑等等不一而足,共计有二十六种。其后古玉鉴藏家刘大同更将红色分为鹤顶红、朱砂片等五种;黑色分为黑漆古、美人髻等五种;紫色分为茄皮紫、玫瑰紫等五种:青色分为竹叶青、熊胆青等四种;绿色分为苹果绿、鹦鹉绿等五种;黄色分为鸡蛋黄、老酒黄等八种:白色分为鸡骨白、鱼肚白等七种。还有梨皮、桔皮、象皮、骆驼皮、蛤蟆皮等等共计七十五种。

既然沁色是受“阴阳二气”、“日月二光”的影响产生的,又是那么的美不胜收,于是有沁色的古玉就成了人们刻意追求的目标。往往一块古玉因为沁色美而身价骤增百倍,而各种沁色也成了鉴识古玉的重要手段。

沁色看似神秘,实际上却是不难鉴识的,而且在实践中,也并不像陈性、刘大同讲的那样有那么多的种类。但是在具体鉴定时一定要心细如发,配合一定的工具,如强光灯、放大镜等,谨慎观察,并结合古玉器的玉质、器形、纹饰、雕工等综合鉴定。刘大同先生说:“玉器受地气,其各色之沁,皆由外而纳于内。”真的沁色都浸入玉的内部,与玉浑然一体。而假沁则多是浮在玉的表面,而且玉表也没有各种深浅不一的凹陷变化。如在石灰沁古玉上,往往有一圈参差错落的钙化的“包浆”,并可见未受沁处的玉质。在黑漆古古玉上,往往有根须般并有凹陷的沁痕,黑色中还会透出赭红色,迎光观察可见闪闪发光的晶点,俗称“苍蝇翅”。在钉金沁古玉上,器表会出现坑坑凹凹,好像被钉子钉过一样。在牛毛纹古玉上,可见“牛毛”是顺着一个方向呈一丝一丝状,而且有部分会有凹陷。在水沁古玉上,特点是沁色部分呈白色,而且异常干结。而蚀斑、蛀孔则是玉被浸蚀成斑斑点点和出现了孔洞。

总之,由于沁色是由外而内沁入玉内的,有沁色的古玉一定会在玉表留下一些自然的痕迹。一般说玉器入土的时间越久,沁色也会重,但西北地区的土质干燥,玉器入土不易受沁;东南地区的土质湿润,玉器入土易被浸蚀。因此,古人有“东土不如中土,中土不如西土”之说。当然不管东南西北,这里也有入土地点具体环境的问题,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005年冬天,在中国玉器考古论坛暨《中国出土玉器全集》首发座谈会上,山西的考古学家介绍了他们发掘的西周□国墓葬,墓坑在地下17米,但是却没有受到地下水的浸蚀,可想而知墓葬里的玉器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而考古学家却在清代墓葬里发现了受到较重浸蚀的玉器。

请记住:我们判断一件古玉器的真伪,需要的是将材料、器形、纹饰、雕工和沁色这五方面的信息加以组合,这种组合必须是十分和谐的组合,不应该出现互相抵牾的现象,即所有的信息都明确无误的告诉你,这件玉器只应该是某个时代的产品,而不是其他。如果出现互相抵牾的现象,就是“信息紊乱”,“信息紊乱”的“古玉”一定是伪古玉!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1/20 10:07:28×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1 天 15 小时 12 分 34 秒
大言无声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55
金钱:5770
Y 币:0
{收藏} 5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值得十读,必成大器!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1/22 0:26:39×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3 天 14 小时 12 分 6 秒
大爱无疆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77
金钱:4003
Y 币:0
{收藏} 6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大言无声先生,犀牛角佩牌的雕工如何品看?请教请致教.顺致谢意.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1/23 9:55:24×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1 天 15 小时 12 分 34 秒
大言无声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55
金钱:5770
Y 币:0
{收藏} 7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真的犀角价值也是非常高的,作为雕工而言,一是要小心翼翼,精工细雕;二是基本应用为浅浮雕,如果有大的雕刻或是挖空的雕工,请收藏者注意了。

光泽及润度,犀角要像玉一样温润,光泽是由里向外自然而发,而非强光,这要多上手体会。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1/23 10:08:10×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8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187500 秒 数据查询:17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