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古瓷鉴定二十法之六、七
您是本帖第1984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8 个月 29 天 21 小时 44 分 42 秒
藏友


等级:上尉
头衔:未定义
帖数:639
金钱:7860
Y 币:1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古瓷鉴定二十法之六、七

六 查土沁

土沁之痕是器物入土受浸所致。

就器物的归类而言,土沁可分两大类:一是器表之沁,二是釉内釉下直入胎骨的沁。土沁之痕与自然界中的多色泽酸、碱、盐等土质相关。原则上宋以前一元配的器物较二元配的器物受沁严重。当然也与存放环境的墓穴坍塌、完好等因素相关;也与器物本身的多元用料、制作和所存放的地质的铁等元素含量不同有关。原则上可直入胎骨的多为可溶于水的如盐碱等类似铁矿山区的这种氧化物则多沁于表面。而在我国特定地区的特殊树种根须沁于器表的也有。

从土沁观器物,可提供很多的便利。如黄土地的土沁痕,表面为干净的,沁点是反映在釉下的。而表面新、内部成点状的这种土沁斑器物,则不存在假的可能,当然前提是要懂得识别真实的沁斑。

我国幅员辽阔,土质结构多种多样,酸碱等沁以及现代工业的微沁也是存在的。所以,目前的有些现代科技手段因数据难全,故也有误差。因而,不能以某一种环境下的器物之沁作为通用标准来试行运用,而要客观公正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合理的运用全方位的知识,做出正确的断定,如此将会极少出错。出土器会出现其特殊的变化。因受沁而气泡破裂,以及二次开片等,因受沁程度不一,也会使釉表发生另类变化。如观食用碱遇湿放干后的变化,再去观出土于盐碱地的器物,用这些自然现象去联想古瓷,会受到相应的启发。

七 查传世使用痕迹

在我国的古陶瓷系列中,虽然千百余年的战火连绵,王朝更替,但传世器物仍客观存在,当然也有些重复入土、反复传世。于是,一切器物只要传世,便会有传世使用的痕迹存留在器物的表面,而只要是传世痕均无规则而言,并且细观那些使用痕,定会有深浅不一的层次感。也就是说是有深有浅的,并且其痕线中的光感、润度也绝不相同。这是个要细细观察和长期历练方可把握的。而且由于瓷种不同和釉中元素的多样性,使用的痕迹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分别对待、灵活应用。在使用痕的观察、体验中,最直接可以感觉到的是器物的老与新。其次是瓷器物表面的新与旧,不取决于年代,而取决于材质。直接能感受到配料精、工艺好的御用器物时,纵然年代久远,但远比不堪精美的器种显得更新。如唐的秘色瓷要远比清晚期的有些官器还要显得更新、更亮丽,这是材质之故。

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瓷器被重复出土传承下来。这种器物的传世使用痕极具特色。认识和分辨它们,主要源于见多识广,直接上手细观、勤思,便可渐渐掌握。

「该帖子被 藏友 在 2009-11-13 10:41:47 编辑过」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1/13 10:41:24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15 小时 18 分 38 秒
少年故事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51
金钱:588
Y 币:0
{收藏} 1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藏友鉴瓷帖相当有经验.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1/14 16:31:45×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23 天 6 小时 13 分 59 秒
咸阳古渡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41
金钱:488
Y 币:0
{收藏} 2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好贴,学习了!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1/14 19:30:35×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15 小时 58 分 45 秒
倚天剑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26
金钱:642
Y 币:0
{收藏} 3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许多古瓷是日常用器,由于经过长期使用,器物的底足、内心和器身都有自然磨损的痕迹。特别是低足的磨损痕迹,由于是放在桌子等木器上多次缓慢磨损,底足用手摸时有光滑舒适的感觉。碗、盘、盆类容器内部的磨损是杂乱无规律的,由于长期使用,釉面有失亮的情况。同时,器身的磨损擦痕也是毫无规律的,星星点点,若隐若现。这种器物表面自然磨损的情况,在古瓷鉴定中的参考作用很大。另外器物表面部分暴露在空气中长期受到氧化作用以及自然微酸的侵蚀也会对瓷器表面产生影响,使釉面失光变得温润,也就是常说的“盘玩”过或称“包浆”。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1/15 14:54:07×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4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140625 秒 数据查询:13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