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是否非法流失需专家考证 追索流失文物应多管齐下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段勇昨天告诉本报记者,他了解到苏富比拍卖乾隆玉玺一事,但对于这方玉玺具体是如何流失到海外,又是如何进入拍卖市场的,还需要专家的考证。“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情况非常复杂,有的是战争时期被外国军队掠夺走的,有的是通过交易、拍卖等途径流出的,所以现在还不能确定它是否属于非法流失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云霞表示,网友反对拍卖中国流失文物的行为,表现出了爱国热情,但对待流失文物,首先要明确是合法流出还是非法流出的,即使是非法流出的,也要了解是有关国际公约生效前流出的,还是生效后流出的。“有些文物由于流失时间长,没有相关国际公约可以约束,经过多次流转后到了现在的占有人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从道义上对此进行谴责或呼吁归还。”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流失到境外的中国文物约164万件,分散在全世界47家博物馆,而海外民间的收藏预计是馆藏的10倍。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
中国已先后加入了四个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公约,并加入了世界几个知名的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组织,通过国际合作,依法从境外追索因劫掠、盗窃、走私或通过其他非法途径出境的文物。王云霞说,通过法律追索程序复杂,而且相关公约没有法律溯及力,不能追讨公约生效前流失的文物。“对于流失文物,我们还应该发挥外交手段。很多文物流失国的领导人都曾在公开场合呼吁返还被掠夺的文物。”
段勇认为,除了法律和外交途径,也要发挥民间机构和舆论的力量。“我们对于流失文物表明态度,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有利于增进了解,在追索流失文物问题上达成共识。”( 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