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中国古代最为炫彩和神奇及稀为人知的御用茶具(上篇)
您是本帖第2260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3 个月 13 天 10 小时 3 分 35 秒
德藏收藏


等级:管理员
头衔:未定义
帖数:849
金钱:1002813
Y 币:182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中国古代最为炫彩和神奇及稀为人知的御用茶具(上篇)

目前我们判断古代一种瓷器影响力的大小,供皇宫御用的时间长短,主要应该看古代文献的记载,一是国内文献记载,二是国外文献记载。至于民间传说,口口相传,只能作为参考。

在古代文献记载中,首先是史实记载和专业著述,其次是知名大家的文学作品,最后是地方志和民间文字记载。

而这些文字记载中,最具权威性的莫过于当朝的皇帝、大臣、将相,以及文学大家、文人雅士的作品。只要认真查阅这些历史文献,其实是很容易判断出古代最具影响力的瓷器是什么?是宋代斗茶、绣茶必备工具之一。

 

         供御用茶碗是什么窑呢?是稀为人知的建窑,宋代八大名窑(窑系)之一,亦称“建安窑”,窑址在福建省南宁市建阳水吉镇为中心。(后井村芦花坪一带),最长的龙窑达135.6m,勘称世界之最。 

        宋代建窑基本上专烧茶盏,古代独此一窑,建盏由皇帝为其做“广告”,宋代仅此一家,建盏赢得众多文人墨客的诗文赞誉,宋代无以匹敌,契合点茶、斗茶、分茶、绣茶喜好并写进宋代茶学,是古代茶文化鼎盛时期的物证。


 

       现在一谈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瓷器,大家一定会想到五大名窑的汝窑、哥窑、钧窑、官窑或定窑。

       可按照上面的判断标准,我们就能非常清楚地看到:事实上,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瓷器不是五大名窑,也不是越窑、龙泉窑、耀州窑、景德镇窑这些青瓷巨擘。

       而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瓷器,恰恰是现在还不被有关部门重视、地位还较为低的建窑。愧对建窑祖先的事,时有发生,现况处境令人担忧,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何在?我们不妨先一起来看一看古代的文献记载。


 

      关于建窑的兔毫茶盏纹饰,古代常称之为乌金(绀黑)釉、兔毫,油滴,鹧鸪班,异毫(曜变),杂色釉,自然釉,结晶釉,红色釉,黄金釉等等;关于建窑盏的釉色,由于黑釉盏上有褐色、“曜变”,黄色、红色兔毫纹及铁锈斑,故通常称之为“紫瓯”、“紫盏”、“紫泥”、“异毫”等。 

       建窑茶盏造型古朴简单,器型有大、中、小之分,有敞口、束口、撇口之别,其黑瓷釉色变幻无穷。

       建窑黑釉属于古代结晶釉的范畴,含铁量较高,在高温熔烧过程中,由于窑内火候的高低和气氛的变化,使釉面产生奇特的花纹,这些釉面花纹与华丽的彩绘或繁缛的装饰不同,它们是釉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中产生变化的结果,有如神助,具有神秘的艺术魅力。

       宋代朝野的帝王将相、名人雅士在其著作和诗词歌赋中,直接提到到建窑茶盏的不下几十篇,而间接涉及建窑盏的可以说数不胜数。下面分“专业著述”和“诗词歌赋”两方面来揭示。

       一、专业著述

      1、《清异录》宋·陶谷著

      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因展蜀画鹧鸪于书馆,江南黄是甫见之曰‘鹧鸪亦数种,此锦地鸥也’。

陶谷是五代至北宋时期朝廷官员,其《清异录》成书于北宋早期。于此可见建窑盏在北宋早期就已名声在外。此外,笔者以为陶谷在这里所指的鹧鸪斑,并非鹧鸪胸前的圆白团,而是鹧鸪羽毛的斑纹。

最后一句“鹧鸪亦数种,此锦地鸥也”,更说明其画的是一种锦毛鸟类的鹧鸪,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山鸡。而非白圆斑鹧鸪。这种鹧鸪班纹是釉下一次性烧制成形,是普通曜变的前身。


 

         (北宋建窑供御款黑釉鹧鸪班茶盏)

 

陶谷(903-970年),字秀实,邠州新平(今陕西邠县)人。本姓唐,避后晋高祖石敬瑭讳而改姓陶。

祖唐彦谦,历任慈、绛、澧三州刺史,有诗名,自号鹿门先生。陶谷十余岁时文章就写得很不错。后晋时起家校书郎、单州军事判官。后晋天福九年(943),加仓部郎中。后周显德三年(956),迁兵部侍郎,加承旨。

显德六年,加吏部侍郎。宋初,转礼部尚书,依前翰林承旨。北宋乾德二年(964),判吏部铨兼知贡举。再为南郊礼仪使。累加刑部、户部二尚书。开宝三年(970)卒,年六十八,赠尚书右仆射。善于隶书。著有《清异录》等。

     《清异录》,是他杂采隋唐至宋代曲故所写的一部随笔集。书中包括天文、地理、*木等37个门类,共有648条有关内容。其中和饮食有关的果、蔬、禽、兽、鱼、酒、茗、馔八个门类,共238条,占全书三分之一强。文字具有消遣取乐的幽默风格,从多方面反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史。

      这就是山鸡,这种斑纹是否陶谷所称的鹧鸪斑?若是,陶谷所称的鹧鸪斑则更接近于这类斑纹,是兔毫斑不成熟初期的产物。(此茶碗是北宋中晚期“供御”款鹧鸪斑的物证)。


       

       2、《茶录·下篇(论茶器)》宋·蔡襄著

       茶焙 茶焙编竹为之裹以箬叶,盖其上,以收火也。隔其中,以有容也。纳火其下去茶尺许,常温温然,所以养茶色香味也。

    茶笼 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箬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

    砧椎 砧椎盖以砧茶;砧以木为之;椎或金或铁,取于便用。

    茶钤 茶钤屈金铁为之,用以炙茶。

    茶碾 茶碾以银或铁为之。黄金性柔,铜及喻石皆能生,不入用。

    茶罗 茶罗以绝细为佳。罗底用蜀东川鹅溪画绢之密者,投汤中揉洗以幂之。

      茶盏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茶匙 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

     汤瓶 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

       在一份由朝廷官窑撰写的专业著作中,专门谈及作为茶盏瓷器的功用,明确其他地方所产瓷器,不及或不用。在古代瓷器中,也是绝无仅有的案例。他也是建窑向皇宫御用茶盏的推手之一。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今福建蒲田仙游)人。是蔡京的堂兄。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忠惠”。

      《茶录》问世于公元1050年。是蔡襄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之作。计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茶、熁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目。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北宋建窑黑釉兔稁盏)


    “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盏釉色漆黑,自然窑变的条纹恰如兔毫。纹路盏底部和下部厚,保温效果好,近口沿渐薄,方不显笨重,口感舒适。


       3、《大观茶论》宋徽宗·赵佶著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


 

       (北宋建窑绀黑釉兔稁盏)


这里面所指的盏以及玉毫纹饰、器形,均指建窑黑釉兔毫盏无疑。由当朝皇帝在其著作中直接来品评一件瓷器的珍贵与否,而且给出评判的标准,在历史上除了建盏还没有过其他瓷器。 

专著宋代建窑唯此为荣,当朝黄帝为其“代言”产品,建盏一次入窑烧制,结晶釉面变化万千,宋代无以复加,建盏中有被日本奉为至宝,欧美学术称谓“金属陶瓷”宋代只此一例……

       宋徽宗(1082~1135)中国北宋皇帝,画家,书法家。斗茶名家。

       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宣和二年(1120年),遣使与金朝订立盟约,夹攻辽国。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

        靖康二年(1127年),与钦宗一同被金兵俘掳。后被押往北边囚禁,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在位二十五年。其治国无能,但对艺术才能颇高,他对美学有极高的追求,他有超凡的艺术审美。创著名“瘦金体”书法。宋代五大名窑就是成就于他之手,是一位艺术大家、泰斗。 

      《大观茶论》是宋徽宗赵佶关于茶文化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公元1107)。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

        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据《宣和遗事》记载,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四月初八在皇宫宋徽宗曰:“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

 

             (北宋建窑供御款曜变七彩晕光茶盏)


 蔡京在《上清楼特宴记》中也有记载这段内容。什么是异毫盏(曜变)盏,笔者认为曜变分为二种,普通曜变与七彩晕光曜变,当然御用肯定是七彩曜变茶碗。

关于曜变的形成与机理笔者另择文详解。建窑异毫盏作为宋代茶道“三宝”之一,深受宋徽宗喜爱,与他结缘的有文字记载瓷器中唯有建盏。建盏看起来很小,其实不小,可以装下宇宙。其彩斑及釉色加晕光。

随光线的角度、强弱而变动,变化万千,如同宇宙星辰深遂神秘,冥冥之间茶碗内似有神在,紫气东来,让你感受那透心的美,也是最原始的纯真之美,无法言表。

             (北宋建窑供御款曜变彩斑茶盏)


       4、《方舆胜览》宋·祝穆著 

       茶色白,入黑盏,水痕易验,兔毫盏之所以为贵也。兔毫盏、出鸥宁之水吉……然毫色异者人土谓之“毫变盏”,其价甚高,且艰得之。

      祝穆虽也是朝廷命官,但不是很知名,不过他著的这部《方舆胜览》名气是不小的,有点像现在的百科全书。这里面明确提到了黑釉兔毫盏名贵的原因,斗茶所用盏不仅是黑釉盏,而且又有异毫盏。(现代人称为曜变盏)   

       祝穆(?-1255)字和甫,建阳人。《建宁府志》载穆父康国,从朱子居崇安。穆少名丙,与弟癸同受业於朱子。宰执程元凤、蔡杭录所著书以进,后被荐为迪功郎。著《古今事文类聚》前后续别四集、《方舆胜览》七十卷,今存。《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一 有传。

     《方舆胜览》是南宋时编撰的地理类书籍,全书共七十卷。主要记载南宋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及其辖下的浙西路、浙东路、江东路、江西路等十七路所属的府州等地的郡名、风俗、形胜、土产、山川、学馆、堂院、亭台、楼阁、轩榭、馆驿、桥梁、寺观、祠墓、古迹、名官、人物、题咏等,内容十分丰富全面,对于了解南宋时期江南各地的经济、文化、风俗、民情、山川、土产等有着极大的帮助。

        特别是对于各地名胜古迹及有关的诗赋序记,记载尤其详细。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方舆胜览》“盖为登临题咏而设,不为考证而设,名为地证,实则类书也。”


 

        (北宋建窑供御款曜变七彩晕光茶盏)


        如果是作为斗茶之用,那种褐色或黄色兔毫可能不好验看水痕,而这种银兔毫曜变才应该是最合适的。


       5、《铁围山丛谈》宋·蔡绦著 

       伯父君谟尝得茶瓯十,兔毫四散其中,凝然作蛱蝶状,熟视若舞动,每宝惜之。

       君谟即前面著《茶录》的蔡襄,他十八岁举进士第一,官至吏部侍郎。蔡京于蔡襄同为仙游人,也算是远房兄弟,故蔡绦称之为伯父。

       蔡绦描述的茶盏不仅兔毫四散,而且有彩蝶状,有生趣之感。他能收藏十只茶盏,同时可说明北宋晚期时,已有“五彩”装饰,建窑兔毫盏已成为当时士大夫们珍玩的宝物。

       蔡绦作为蔡京四子,史料记载不多,但其《铁围山丛谈》历史评价不低,《四库总目》称其为说部佳本。


 

         (北宋建窑黑釉兔毫加贴蝴蝶纹茶盏)


       蔡绦(1096-1162)(生于北宋,卒于南宋)字约之,别号无为子,号百衲居士,仙游(今属福建浦田)人。

       蔡京四子。徽宗宣和六年(1124),蔡京再起领三省,年老不能事事,奏判皆绦为之。七年,赐进士出身,未几勒停。钦宗靖康元年(1126),流邵州,徙白州。 

 

          (南宋建窑曜变加彩蝶贴金龙凤纹绣茶碗)


  《铁围山丛谈》宋朝蔡绦流放白州时所作笔记。白州境内有山名铁围山,位于今广西玉林西,古称铁城。

   绦尝游息于此。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对《铁围山丛谈》做了较为详尽地考证,言之凿,足资参考。

    在众多的宋代史料笔记中,《铁围山丛谈》是很重要的一种,颇受历代学者重视,多为后人所征引。它记载了从宋太祖建隆年间至宋高宗绍兴年间约二百年的朝廷掌故、宫闱秘闻、历史事件、人物轶事、诗词典故、文字书画、金石碑刻、等诸多内容,色彩斑谰,异常丰富,可谓一部反映北宋及南宋早期社会各阶层生活状况的鲜活历史长卷。

     “凝作蛱蝶状,熟视若生动,每宝惜之”。以致看上去有二三只蝴蝶在茶碗中翩翩起舞,栩栩如生, 这种兔毫盏加彩蝶其是可遇而不可求。 


       6、《演繁录·卷十一》宋·程大昌著

       今御前赐茶,皆不用建盏,用大汤氅,色正白。禁中大庆贺,则用大镀金(敞瓦),以五色韵果,簇饤龙凤,谓之“绣茶”,不过悦目,亦有专其工者,外人罕知,因附见于此。 

       一般都将对这段文字,理解为南宋中期以后宫廷内不再使用建盏的依据。笔者有不同看法。这段话只能说明,皇帝赐茶时不用建盏黑釉,而用大汤氅。

        但建盏仍是宫廷中御用茶碗,只是用作其他方面(例如早春品新茶、庆贺、祝寿等场合)而已。或许此时建窑已难以烧出七彩曜变盏了,建盏珍品已难得一见。

       更为珍惜而不再做赐茶之用。此时已改用“大镀金”茶碗,但建盏还是御用茶盏,再说南宋时已由北宋的“点茶”与“斗茶”转变为“分茶”和“绣茶”。 


 

         (南宋建窑“供御”款鎏金绣茶碗)


        程大昌(1123-1195),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二十六年,除太平州教授。二十七年,召为大学正。

        三十年,迁秘书省正字。孝宗即位,擢著作佐郎,历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直学士院。出为浙东提点刑狱、江西转运副使。

       淳熙二年(公元一一七五年),召为秘书少监。三年,权刑部诗郎。累迁权吏部尚书。出知泉州、建宁府。光宗即位,徙知明州。庆元元年卒,年七十三。谥文简。有《程文简集》二十卷,已佚。今存《诗论》、《演繁露》、《考古编》等。

        《演繁露》,全书共分十六卷,后有《续演繁露》六卷,又称为《程氏演繁录》,都是由宋代程大昌所著。全书以格物致知为宗旨,记载了南宋初期三代至北宋朝时期的杂事488项。

        建窑兔毫,金银之色彩、毫毛之形态、根条之长短全靠自然形成,珍品烧成不易,弥足珍贵。黄金釉建盏更是罕见之物。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7/7/11 10:06:19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3 个月 13 天 10 小时 3 分 35 秒
德藏收藏


等级:管理员
头衔:未定义
帖数:849
金钱:1002813
Y 币:182
{收藏} 1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7、《乾淳岁月时记》宋·周密撰

周密著《武林旧事卷二进茶》:仲春上旬,福建漕司进第一纲蜡茶,名“北苑试新”。皆方寸小夸。进御止百夸,护以黄罗软盝,藉以青箬,裹以黄罗夹复,臣封朱印,外用朱漆小匣,镀金锁,又以细竹丝织芨贮之,凡数重。

此乃雀舌水芽所造,一夸之值四十万,仅可供数瓯之啜耳。或以一二赐外邸,则以生线分解,转遗好事,以为奇玩。茶之初进御也,翰林司例有品尝之费,皆漕司邸吏赂之。

间不满欲,则入盐少许,茗花为之散漫,而味亦漓矣。禁中大庆贺,宋刻“会”则用大镀金{敝瓦},以五色韵果簇饤龙凤,谓之“绣茶”,不过悦目。亦有专其工者,外人罕知,因附见于此。


(南宋建窑“供御”款鎏金加贴箔金龙凤纹茶碗)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窗,又号霄斋、蘋洲、萧斋,晚年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

祖籍济南,先人因随高宗南渡,落籍吴兴(今浙江湖州),置业于弁山南。一说其祖后自吴兴迁杭州,周密出生于杭州。宋宝祐(1253—1258)间任义乌令(今属浙江)。宋亡,入元不仕。

此时(南宋)品尝新春贡茶,已用建窑鎏金或曜变贴金箔龙凤纹,还有贴彩蝶在茶碗中飞舞,美不胜收,因此茶文化从北宋的“斗茶”转变南宋“绣茶”。建盏还是独领风骚。

在中国古代用黄金为釉,唯独建窑茶盏,茶盏内外均为施黄金釉,而且还在第一次高温烧制釉上、再用金箔贴金彩二次烧成,所谓“金上加金彩”,在宋代无论五大名窑均没有这种“殊荣”,唯独只有建窑。

宋代品茶的艺术在改变,但御用茶盏还是建盏,只不过不再是黑釉,而兴起了金装龙凤纹与五彩飞蝶装饰而已!同时也掀起了“大镀金”御用茶碗。


8、《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佚名著

《宣和遗事》载宋代政和二年四月:上顾谓群臣道:“承平无事,君臣共乐,宜略去烦苛碎礼,饮食坐起,各宜自便,无问。”执事者以宝器进,徽宗酌酒以赐,命皇子嘉王楷宣劝。又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

徽宗又道:“日未晡,可令奏乐。”殿上筝、竽、琵琶方响,笙、箫登陛合奏,宫娥妙舞。徽宗又曰:“可起观。”群臣凭栏以观。又命宫娥抚琴擘阮,群臣终宴尽醉。冬十一月,戊寅,日南至,御太庆殿,受元圭,大赦。蔡京进封鲁国公。

《宣和遗事》,是民间文学史料,作者不详。在某种程度上,应该算是中国小说的始祖吧,这本书记有宋徽宗和李师师的故事,里面还有宋江等三十六人,也可以算是水浒传的前身或原型了。

这段记载主要写的宋徽宗对蔡京的宠爱,更说明惠山泉、异毫盏、嘉瑞茶是当时皇宫茶道三宝。其中“异毫盏”一说可以理解为奇异的异毫盏,而非普通曜变彩斑盏。而是七彩晕光的曜变盏。


宣和遗事,又名《大宋宣和遗事》。是一部影响很广泛的民间文史学作品,编者不详。全书内容,都出於宋人的记载,反映了汉族人民爱国抗金的思想感情。分为元集、亨集、利集、贞集四部分。


9、后世及海外记载

清朝的吴省兰撰写的《香艳丛书·十国宫词》中谈及:“清人树影郁堪攀,佳会倾筐紫翠闲。才摘新芽甘露暖,乳瓯试斗鹧鸪斑。(《清异录》伪闽甘露堂前,两株茶郁茂婆娑,宫人呼为清人树。每春初,嫔嫱戏摘新芽,堂中设倾筐会。

陶谷《清异录》闽中造茶盏,花纹鹧鸪班,点试茶家珍之。按《方舆胜览》,云兔毫盏,出瓯宁。“建溪异毫盏”被整整湮没了近600年,直至清代宣宗二年由陈浏著作的《陶雅》成书,才记了有关建窑茶盏的重大发现。  

日本平凡社的《世界百科大辞典》曰:“天目为黑色及柿色铁质釉彩陶瓷茶碗的统称。镰仓时代建久三年(1192)至元弘三年(1333)的141年间,到中国宋朝的禅僧归国时带回,始传至日本。此类茶碗系禅僧修行也-中国浙江省天目山寺院日常使用,故称‘天目’……”

日本应永年间(1394-1472年)的《禅林小歌》中载:“胡兹盘以建盏居多,有油滴、曜变、......天目。”

日本室町幕府时代所著《君台观左右帐记》(1511年)记载,曜变是建盏之无上神品,世上罕见之物,值万匹绢。油滴是第二重宝,五千匹绢。兔毫盏,三千匹绢。



这图是日本静嘉堂网站的首页,日本人把我们的建窑盏放在他的首页来欣赏。我们祖先烧制的曜变盏,成了他们日本人排在第一的国宝!

以上专著、随笔、笔记、史书以及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记载,无可辩驳的说明了建窑茶盏在当时朝野上下,以及海内海外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不仅如此,下篇还可以进一步从当时的达官贵人、名人雅士们的诗词歌赋中来看建窑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力有多大。

(以上的建盏图片均由温州藏家陈香龙提供)

作者:陈香龙 2017年7月写于浙江温州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7/7/11 10:07:12×
性别:女<br>状态:离线<br>积时:1 天 6 小时 35 分 0 秒
小桥流水


等级:新兵
头衔:未定义
帖数:31
金钱:97
Y 币:0
{收藏} 2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很好的学习资料。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7/7/11 14:59:16×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3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265625 秒 数据查询:12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