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染色玉辨伪
您是本帖第2261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15 小时 58 分 45 秒
倚天剑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26
金钱:642
Y 币:0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染色玉辨伪

染色是玉器制造中的一种技巧,尤其是仿制古玉时大量运用。天然玉石好料少而贵,次料多而贱,仿制者往往以次料制作假古玉。染色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可以分为好玉染色和次玉染色,次玉染色多可辩识,无价值,好玉染色或为掩饰瑕疵,或为增彩提高作品价值。常见的染色为烧黑色,炸丝琥珀烫,人工白、铁锈黄。所谓烧黑,即是用火烧或局部,或整体,玉经过火烧则变黑,现烧则变灰白,出现裂纹,烧黑往往与黑色沁色不易区别。炸丝是将玉经火加热后再入水降温,使玉表面出现裂纹,在加梁颜色,颜色是多样的,呈丝网状。琥珀烫是一种古老的方法,用此法,玉表面有一层琥珀色,很好看。人工白是用化学原料使玉器表面呈现白色,质地松软,有时还能露出玉色。铁锈黄是用铁锈水浸泡玉器,使其表面有铁锈颜色,现代染玉方法奇特,多样,又多为保密状,识别时一是要想办法多看一些染玉作品,一是要记住出土玉器的颜色特点。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0/25 8:45:25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10 小时 23 分 43 秒
野林高士


等级:新兵
头衔:未定义
帖数:64
金钱:307
Y 币:0
{收藏} 1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坊间已大量使用合成材料制作的仿玉器,有树脂、玉粉等等,它们相对而言比料器更容易识别,因为普遍特征硬度不够,用削铅笔的小刀刻划一下便会留下痕迹。十年前曾有好玉者花两千元买了一个玉牌,从表面看纹饰精湛,且有包浆,高兴之余配了根绳子挂在胸前。有一次吃饭时和朋友显摆,一友仔细观察后,拿起在耳边晃了晃,告诉他这玉牌里面有声音,别人都不相信,说玉里面怎么可能有声音呢?有位对玉稍微有点了解的朋友说:“这可能是国宝!”他说这可能是水胆玛瑙,玛瑙体内有水,说他看过一篇文章,说玉内部也有水,这虽然只是万分之一的概率,但是却更能显得其弥足珍贵。因为大家好奇,所以争相观看、七手八脚,一不注意给掉在了地上,当场砸开,其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原来里面不是包含着什么水胆,更不是玉器,而是合成的材质,里面填充了铁沙子,以增加它的重量。由此可以看出玉器收藏的风险。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0/25 8:50:37×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1 天 15 小时 12 分 34 秒
大言无声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55
金钱:5770
Y 币:0
{收藏} 2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古玉器具有老旧、古朴的包浆,古代都是通过砣机加上玉砂对玉进行碾琢抛光。真古玉抛光处理的表面往往有波浪块状纹,滋润光亮且耐看,并且表面各部位包浆均匀。现代做的玉器抛光平滑,玉面上看得见划痕,属现代打磨抛光手法。另外古玉表面线条的断面大部分是V形或是半圆形的,而出现U形的多数为现代机器刻工。

  还有和田玉硬度为6.5左右,比一般玉石密度大,分量重,握在手中沉甸甸的有下坠感。如今跳蚤市场上买到和田玉真货的可能性很小,大部分用青海玉、俄罗斯玉作假。这些玉重量较轻,硬度底,玻璃都划不动,也没有和田玉的细腻油脂、光亮温润感。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0/25 9:00:25×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3 天 14 小时 12 分 6 秒
大爱无疆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77
金钱:4003
Y 币:0
{收藏} 3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盘玉是手或肌肤与玉器摩擦,一些有沁色的玉器因人体的摩擦会产生颜色变化,这类颜色变化被人们称为“盘色”。一般来讲,旧玉久盘会产生熟旧感。如果旧玉上有沁色,久用手盘,颜色会发生变化,如果没有沁色的玉久盘后会有细腻的光泽,一些收藏者在选择玉器时会依盘色看玉器的新旧。尤其是新石器时代的东西,一般不是入葬时临时赶制的冥器,而是在使用多年,甚至是流传几代的,因此在使用中多经过盘摸,表面细腻,作品上面有很好的细光,这种细光虽经过埋藏及沁色,依然能够存在,且在玉表面的皮壳中属下层,在浮色之下。这种现象在红山文化玉器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0/25 9:03:54×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4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093750 秒 数据查询:9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