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中尉
头衔:未定义
帖数:536
金钱:7736
Y 币:1
|
|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古瓷鉴定二十法之十六——古瓷鉴定二十法之二十
古瓷鉴定二十法之十六——时代特征的印迹确立
古瓷的任何器物类都有一个成熟发展过程。而演绎进化的过程,从料而言、从一元配到二元配、从包罗万象的工艺、从青花到彩瓷无所不包、无所不含。而诸如此类都有它时代自身的局限性、和缺憾存在。而这一切的不可达至完美的缺憾,恰巧都是时代的印迹特征,而它们是不可效仿的。事实上很多的专家以至学者,正是从时代特征的印迹点上来确立和认定古瓷的。
我们从一个罐瓶的不可无差错的圆度上来认定一件器物的对与错;我们从一对器物的不可同等高来初断他的对与错;我们从宋以前一元配不可成型特大器的材料上确立一件器物的年代上限;我们从民族文化特征上断定是辽和其它时期的器物;我们从一种特殊的器物工法确定器物对与错等等等等。这不同时代的特征印迹,以及生产力发展的局限下,导致了必然的工艺缺陷,这都有助于我们的鉴真论假。如若我们可以完完全全将这些时代印迹的多样性和特殊性熟记于心,以这些不可效仿的特征印迹断其真伪,同样可行。世人只言一点否决法,不知一点也可确定。事实上一点认定法同样可行,而且可以断真论假。因为时代印迹特征是不可逆转的。比如说,成化器物姹紫色中添加了宝石粉,必然因材料属性不同会在姹紫色部分出现凸显冰裂纹。类似这些都是特定器物的时代印迹,它们可以直接帮我们断真识假。
当然,我们在认定这些时代印记的同时,要明白另一点,那就是艺术与历史时代辉煌共进,要明白,辉煌时代的超越是存在的,不然,我们只会认定那些不达完美之物时又会将超越一般的国粹遗忘掉,那会走向一种偏极,因而要同时从宏观走向微观,才不会出错。无论多么完美之器,当纳入微观的识别与认定时代印迹特征中时,时代的印迹将展现无疑。
图例:
古瓷鉴定二十法之十七——微观识瓷认定法
我们通常看一件古瓷,容易观大,不看小。容易从宏观上观型看纹,而忽略微观的分析与认定。事实上,如能掌握微观的要素,则乃为鉴瓷里手。
当我们从汉至晚清、民国一切古陶瓷全部主体可见识的情况之下,我们能将某一个年代、某一类器物全面认真地从胎至釉等细细观察时,我们会发现它们的共性之点存在特别突出。而只要抓住这一点,同样足以断真论假。比如南北朝的模具器,只要以微观法看到器面有玛瑙原石粒和脱落的坑点,便一定没错。这是因为,只有此时的低温器物,因温度不达而出现这一特征。再如宋汝的斜开纹、元中期的釉面玛瑙粒小白点,以至唐黄釉金沉底、进口苏料早期铁斑深陷,并锡斑爆外有开裂痕。至正器锡斑内陷,成化中期因釉厚而青花色极淡。康熙青花色分九种,故而有凸感等等。所有的一切器物,尤其以官器御品为例,都有极具特征的突出点,只要用心细细钻研便会找到。而一旦掌握这些微观识别的方法,将不会断错。最大的可能只会出现:像将元器定在了元末明初,将永乐釉红和洪武的搞错,但真与假绝不会搞错。因为太多的最具特征的特殊点,永远不可仿制。再比如部分出土器胎足如柴骨,传世器则足部见腊油,古瓷爆穿孔里大外小等,皆属微观之列,对我们鉴瓷皆有帮助。
微观法所包范围极广,从形到胎至釉及彩料配方变化和彩瓷部的裂纹等等,包罗万象。以至如宣德的桔皮纹、成化的气泡、成化姹紫色入宝石料的凸起冰裂、康熙的铁斑点、道光的波浪釉等,都是微观范围。这些应融会贯通,合理应用,鉴瓷将不会出错。
图例:
古瓷鉴定二十法之十八——胎足的修饰风格认定
我们发现,从我国的战汉开始至民国,各个时代、各类窑口、以及各类器物的胎足修饰方法,极其特别。大体上一个时代是一、两种或最多三种风格,而且特征明显突出。值得一提的是胎足有拉胚器与模具器之分,而且由于胎泥的多变和出现的差异性,为我们提供了工艺制作流程的可靠信息。
从胎足的修饰风格表现展示:一是实用,二是整洁,三是为了美观,如为改变胎质缺陷(如黑色和粗糙。),上了护胎粉土、釉和彩釉等,形成了从原始的笨拙到美观的演变。而这种各时期、各种器型迥异的风格,与那个时代的整体器型成为配套。我们看到所有的鉴定者都不会断瓷不看胎的。因为瓷胎发出的信息是直接可靠的,表现修饰手段是独特的,释放的信息也是真实的。造假者正是因为并不知各个时代器物胎足的修饰风格,因而会张冠李戴,被人们识破。
古瓷的胎足、官器、民器、御品粗看一样、细看决不一样,而且部分御用器总有特殊的修饰方法。如:永宣御用器中胎足外墙高于内壁,成斜切口状。仅从款上看,我们常会将官器与御品混为一谈。事实上书御制的总体是为宫中所用,但未必为皇帝所用,而真是皇帝所用的,那一定更有特色,胎足的修饰也定然精美异常。如乾隆瓷中个别御用器,胎足打磨修饰的超乎寻常的精美。这都是真实的。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漫漫。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因而历朝历代的制瓷烧造都是就地取材。如:有的胎泥的色种所表现了极为明显的特征,有的影响着美观等。为了改变那些缺憾与不足,底足有的上化妆土,有的上护胎釉,有的则为接黄釉护胎底。这一切有的是那个时代特征器,有的是某类特种专用器,如宋哥的朱砂底等。它们所展现的是另一派风格。这一切所反映的信息和文化内涵自然有别。这些深层的寓意,对于我们破译特殊器种极为有利。从一般到特殊修饰风格的渐进认识,不仅有益于识别,而且也有益于对器物的年代真假进行准确的定位。当然,古瓷的修足风格也存在多变,以元瓷为例,多种修饰风格皆存,而且各不相同,这一切只有全面了解,才可准确认定。以某一种而认整体的作法都是偏颇与错误的。
图例:
古瓷鉴定二十法之十九——款致风格认定
古瓷的款致风格极具特色,如:唐为刻;宋有刻、有书、有铸;元器釉面有醮釉,釉下书写,也有底刻与书写的;洪武釉里红有器身书和书写年代的;永乐多篆书;宣德满身书……等以至民国。器物款的书写方法、用款特征,以及不同时期所用如青花料种,在不同时代、不同器种的或下陷、或上鼓、或晕散等等。这都是在识别款致时,不可忽略其中款的色相认定。认定方法有时会受釉面的厚薄影响。成化中期御用器,因釉面肥厚而款色明显变淡。乾隆御用器中,如九寿桃,底足釉太厚,青花色款成了紫青色。这都是特殊的缘由所造成。其中拉胚器与模具器因工艺流程不同,青花在拉胚器与模具器着附力有别,从而色相差异较大,而越是特殊的,越要细细观之,如此便会掌握真谛。再如,我们都知道成化款的书写特殊,但其它写法也存在。有的书中确立出款的书写方式过于机械,还有的竟然规定了书款的料种,这不完全正确。比如乾隆无红款的说法等都是有误的,综合全面地评定认证态度才是正确的。我们识别款,不仅要注意形,也要注意神。还要确立书写款的用料,以及在器物上的必然变化。如苏料中含铁,那下沉只是多少而已,但沉是一定的。再如,书写的是金款,则要明白和认识金,金都不对自然就不用再看了。要从某一点能够做到完全明白这很不容易。因为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单个书款问题,同样涉及的是包罗万象。而一旦经过能达到全知并形成千锤百炼的功底,那对鉴真论假也有极大帮助。当然,客观地说,在中国存在寄托款的事实,存在祭祀款器物,这无疑给我们带来鉴定的麻烦,我们要全面认真准确定位,不可以款文确定,那会有误。这是较一般本朝本款更难一步。但万物都是有规律的,只要功力深厚,皆可自然分辨的清楚。
图例:
古瓷鉴定二十法之二十——超常识别认定法
超常为超乎寻常的思维认定方法,比如,在人们的正常思维中,是新的一定新,老的一定旧。再如,在常人的思维理念中,一元配器会形成一元配的各类器物的特征。如若我们完完全全被锁定在这样一种思维理念中,那么晚唐的秘色瓷就不可认定,而且如果永远沿着有的专家们所言:成化无大器、汝官世间仅有70余件等等,太多的器物也就根本无法认定与确立。一切传统思维理念认识中,很多是有误区的。而如果我们能够有一种超长的思维、更科学的理念来以科学的认识观认识问题,那么我们能够弄清探明太多原先根本未能认识的盲区。如:唐三彩其黄釉中有金;唐邢白多入玉;唐越多入玛瑙;唐秘器为玉粉、玛瑙、宝石粉结合的完美器。元之所以可产大器,是太多优质的原料和烧造工艺的完美结合之故。如果确立了这个理念,我们可以首先从可能的理念中去一步步探究。而假如从思维和认识理念上被否决了,那连这种机会也丧失了。太多的御用特殊器物,由于用料配方及制作工艺,超乎寻常,所以不可套用鉴赏一般器物的方法及辨识特征来认定评判它们。比如,永乐青花官器多数釉面凹凸不平,但永乐御用薄胎大碗则不出现。宣德官器桔皮纹严重,但在御用盅式龙纹碗等釉面也不存在。如若均以普通常规的认定方法,那么乾隆御用的太多器物都无法认定。所以说要有超常的思维理念,并尽可能的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从原料入手。因为:1).一切特殊的御用器,材料首先一定特殊,稀有元素入内是一定的。2).工艺超群。3).造型特殊,绘画工法精美绝伦……以如此等等的理念去认识,一旦可碰到精绝之品时,便不致令其走眼。从现今发现的大量实物精美器来看,民间较国博馆更精美,更丰富。我们必须要树立这种超常的理念。这于己于国都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收藏和拥有更多历史时代的巅峰之作。文博的传承与保护,不可仅是嘴上说说而已,而应实实在在的体现在行动中,从现今民间太多精美绝伦的藏品实物可证,超常认定完全在得以应用,从而收到极佳的效果,相信历史会证实它们抉择的正确性。
在这里要提及的是河北冀宝斋博物馆中填补世界空白的部分展品,只有以超常识别认定法,才可以将它们认定,如三米多高的薄胎釉下五彩大瓶等,便是有力的物证。
图例: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
Posted:2016/9/1 11:50:3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