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鉴定二十法之六——古瓷鉴定二十法之十
古瓷鉴定二十法之六——查土沁
土沁之痕是器物入土受浸所致。
就器物的归类而言,土沁可分两大类:一是器表之沁,二是釉内釉下直入胎骨的沁。土沁之痕与自然界中的多色泽酸、碱、盐等土质相关。原则上宋以前一元配的器物较二元配的器物受沁严重。当然也与存放环境的墓穴坍塌、完好等因素相关;也与器物本身的多元用料、制作和所存放的地质的铁等元素含量不同有关。原则上可直入胎骨的多为可溶于水的如盐碱等,类似铁矿山区的这种氧化物则多沁于表面。而在我国特定地区的特殊树种根须沁于器表的也有。相对墓葬中的器物,受朱砂浸则更多,这主要体现在宋代器物上,宋器不陪葬的定论是不正确的。
从土沁观器物,可提供很多的便利。如黄土地的土沁痕,表面为干净的,沁点是反映在釉下的。而表面新、内部成点状的这种土沁斑器物,则不存在假的可能,当然前提是要懂得识别真实的沁斑。假器多外脏内干净,或里外为块状脏斑。当然,土沁是与土质环境相关联,我国地域辽阔,多环境,土质差异变化是极大的,这些综合的共性与个性都会存在,要全方位的了解,方能辨清。 我国幅员辽阔,土质结构多种多样,酸碱等沁以及现代工业的微沁也是存在的。目前的有些现代科技手段因数据难全,故检测时也有误差。因而,不能以某一种环境下的器物之沁作为通用标准来试行运用,而要客观公正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合理的运用全方位的知识,做出正确的断定,如此将会极少出错。出土器会出现其特殊的变化。因受沁而气泡破裂,以及二次开片等,因受沁程度不一,也会使釉表发生另类变化。如采用观食用碱遇湿放干后的变化,再去观出土于盐碱地的器物,用这些自然现象的规律去联想观其古瓷,会受到相应的启发。吸收借鉴一些自然界物种关联变化有时会令我们的鉴瓷知识更丰富。
图例:
古瓷鉴定二十法之七——查传世使用痕迹
在我国的古陶瓷系列中,虽然千百余年的战火连绵,王朝更替,但传世器物仍客观存在,当然也有些重复入土、反复传世。于是,一切器物只要传世,便会有传世使用的痕迹存留在器物的表面,而只要是传世痕均无规则而言,并且细观那些使用痕,定会有深浅不一的层次感。也就是说是有深有浅的,并且其痕线中的光感、润度也绝不相同。这是个要细细观察和长期历练方可把握的。而且由于瓷种不同和釉中元素的多样性,使用的痕迹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分别对待、灵活应用。在使用痕的观察、体验中,最直接可以感觉到的是器物的老与新。其次,要说的是瓷器物表面的新与旧,不仅取决于年代,而取决于材质。直接能感受到那些配料精、工艺好的御用器物时,纵然年代久远,但远比不甚精美的器种显得更新。如唐的秘色瓷要远比清晚期的有些官器还要显得更新、更亮丽,这是材质之故。最难分辨的是釉水经过加工的特殊器种,它们原则上没有使用痕,只有微微包浆层,而且釉面永远光鲜如新......
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瓷器被重复出土传承下来。这种器物的传世使用痕极具特色。认识和分辨它们,主要源于见多识广,直接上手细观、勤思,便可渐渐掌握。另一种难辨识的是那种久放于匣盒之中的器物,但它们要侧观釉表,会有点状玉结点,这是特殊材质溢泛之故,见多识广者可以分辨。古瓷鉴定是要具备一定的水准的,它所涉及的知识是全方位的,几乎无所不包。因此,勤奋与博学也是提升鉴瓷能力的要素。
图例:
古瓷鉴定二十法之八——辨开片
器物的开片与材料、配方、工艺、炉温皆有关系。有的器物开片总体十分相像,这是某一类的器物已从配方、用料、烧制工艺等,全然形成了一整套的流程工艺,形成总体固定的格式化,对于它们而言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如北宋的部分官器:北宋官汝器、宋耀州窑、宋哥窑器等,它们自身的开片纹理是它们全然具备了自己的一整套工艺制作流程之故,因而深谙此道的大藏家,仅看器物的开片,也能大概的断个几分,像唐三彩也多如此。识一者便可识众多。当然,也有些器物的开片是没有规律的,完全是不成定格的,这多是配方与炉温之故。宋哥窑的金丝铁线部分器是二次复烧,第三次烘烤的缘故形成,而染色之说可能有误。但只要有开片,自是事事有缘的。有的开片特征鲜明,风格突出,而且相距的年代甚远。却可出现形似的纹理。如:明弘治的“娇黄”,细观其开片的纹路,竟然如同宋天青汝瓷开片;这说明仅在釉面的用料和烧制温度定然有其相似和接近的可能。所以说,我们将开片作为一个鉴定要素提取出来,并达到全面的了解、综合地掌握、应用,对于认瓷识真十分有必要。但同时我们还要懂得和明白去全方位的综合去认定,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无误。
宋以前的出土器多会形成二次开片,北宋厚实高温亮丽的官器中,有的会出现冰裂纹片。而类似像这种极具年代风格的器种,是不可仿制的。其原因是,其原料、配方不知。纵然今日得知成因,因果关系也爱莫能助,陈迹包浆与釉下衰竭变化不能重演。因此,古瓷之开片,释放的信息等,有待我们去全面探究。也正是因为它不可仿制,因而为我们提供了鉴定的依据。
图例:
古瓷鉴定二十法之九——釉面色相认定
釉面的色相组成,是胎与釉的组合成像。而不同时代,不同器物的色相特征与它对应的年代、取材用料是密切相关的。如唐三彩釉面色相泛红,越之秘釉面温润发青。宋、元、明、清各种窑口器物色相、种别都极其鲜明。了解掌握它们,对我们断代、识真、辨伪极为有力。如果我们从色相涉及的取材用料等相关知识能够掌握时,我们很大程度上不会被造假所左右。因为现代人,一不知过去的取材配方;二不可达到与古瓷一致的色相特征;三是色相还因年代、自然等等不可人为的因素所左右,所以不可仿制。
认识釉面色相的特征,包括单色釉和彩瓷都大有益处。比如说粉青釉,从宋的湖田、龙泉、至元、明、清,因不同的时代配方、用料各具特色,于是,它们的色相特征完全不一样。如果我们对它们了如指掌,仅此一点也不会从年代上张冠李戴。沿着这一切入点,然后以对应的器物,从时代取同一属性材用料、工艺特征、绘画风格等核实,便也会为辨真论假提供有力的帮助。而面对彩瓷,当避之彩光,不然会影响到观本色底釉之光,并要做到不受彩绘色泽光晕的左右,去抓住根本。瓷器同万物一样,有其自身的特点,器身光晕也存在不同的差异。当然,古瓷虽然年代器种不同但也大同小异。应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大凡发青光的白色釉中,便是玛瑙多之故。而大凡只润不发青光的御用器,则玉粉多之故,这一特性皆源于内在的原料,观表抓其本是鉴瓷里手的特点。
图例:
古瓷鉴定二十法之十——青花料的特征与绘画风格
青花用料的种类总体为进口苏料,石子青、平等青、回青和洋兰等,而苏料又分提纯和未提纯。未提纯的铁斑下陷严重,深陷胎骨,并集积严重的锡斑凝结块。严重的会在凝结块上出现冰裂。而经过提纯的,多沉微浸于胎骨,也有微量的锡斑点,但绝不会形成严重的凝集冰裂现象。回青料也含铁,多与石子青配用。而平等青基本不含铁,因而发翠兰色,成化青花有用。洋兰为化工料,仅出现在光绪以后。从使用年代来说,苏料自唐到成化二十一年,石子青、回青料有几种说法:一,元代小器上有用;二,唐宋始用,使用期限至光绪。当然,材料的使用应有待于以后更准确的定论。值得一提的是,从资料显示,自元末明初出现将宝石粉经改良成蓝料彩,用于瓷器上,从而展示出不一样的风格,并自此后至清,应用较多,经验多者,可以分辨清楚。特别是在釉下,它们与青花料会存在质地不一样的特质,这要用高倍放大镜才可观到其实质变化的差异。
从绘画风格来看,主要和时代的历史发展、社会文化相关。而古瓷的绘画用意、手法表现、风格特征都是与时代贴切的真实写照。比如青花的纹饰层次以及表现寓意,尤其官窑都是有规有矩的,于是,当真正了解古瓷从龙到各类人文历史花卉文化寓意表现属性时,也就可以基本确立一件官瓷的对与错。因为封建制度下的陈规戒律,恰巧非常明白的体现和展示在当时陈设瓷的绘画当中,对于它们的全面了解,可以为鉴瓷奠定基础。比如,从龙凤纹的识别上,龙作为华夏的图腾,历代王朝在龙的绘画风格上极具特色。它是有定制与讲究的。如朱明王朝的猪嘴龙,绝不会出现在清器上。再如*莲配多为进贡器;王者奖赏的靶叶向下;教导廉洁奉公的少不了缠枝莲等都在官器上会有寓意表现。因此说官家之瓷是内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对它们的了解也有助鉴瓷。其次,比如青花绘画的一色性到三色性的运用,从明三色性到康熙官窑墨分九色的展示,我们可以用它区分官器民品,这对鉴定十分有利。其次从进口青花料到国产料在古瓷上的运用,虽年代上划分不易,但可以大致界定。如进口苏料,成化后不再使用,于是当对苏料认定上不会出错者,便不会在瓷器的年代上出现认定错误,因为特殊的青花料种展示的是不一样的风采。
从绘画角度而言,元青花器中存在大家与一般画工的界定,他们不仅会涉及收藏品位,也会涉及到价值趋向,是值得探究的。当我们在认识官瓷、御品、民器时,从立体感到人物神韵的展示,去拓展鉴瓷鉴赏能力,会使鉴瓷水平有极大的提高。
图例:
「该帖子被 李言 在 2016-9-1 11:52:54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