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追踪斗彩器 看民窑器的创新与发展
您是本帖第2561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8 个月 29 天 21 小时 44 分 42 秒
藏友


等级:上尉
头衔:未定义
帖数:639
金钱:7860
Y 币:1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追踪斗彩器 看民窑器的创新与发展

收藏界只要一提到斗彩,便首推成化斗彩,那么斗彩器最早又是由谁来创烧的呢?从目前现有的资料实物显示来看,最早创烧斗彩器的不仅不是在成化年间,而且也不是在官窑之列。而是在宣德时期的民窑,并且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是在高达60CM昭君出塞的八棱瓶这样的大器上,以釉中斗彩的面貌和形式而出现的。
该器是一副整画,绘的是昭君出塞全景图,绘制的详尽动情但缺失了一点精美。它的制作工艺是,先绘青花钩轮廓线后,挂釉烧制,而后二次添彩,写款“大明宣德年制”后,再挂透明釉入窑二次烧成。由于是釉与彩入窑后一次烧成,因而彩与彩之间出现了交汇色(成化釉中斗彩为三次烧成),但纵然如此也十分不易,这是因为这种工艺在烧制时会顾此失彼,于是保了色则瓶口处被烧裂,也许因为难以把握不易达到意想的效果,极少见到这种工艺器,但它的出现却为以后的成化斗彩开创了先河,应当说成化斗彩器,和以后的釉中斗彩器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实当我们神探一番我国瓷业的发展史,使我们清楚的看到从唐青花、宋钧、磁州窑、红绿彩、宋吉州窑青花、元法花等许多名品,都是由民窑中率先开创的,而真正在历朝历代为其立国安邦做出较大贡献,仍因是民窑,由于民窑不受皇家太多的戒律和限制,所以易有更多的创新精神和活跃的气息,才得以出现类似像昭君出塞这样高大60CM的釉中斗彩器,虽然稍欠精美确是十分难得的。迄今为止,史料上也不曾记载有这种工艺大器,因此说这件宣德民窑的釉中斗彩大器,是一件具有历史证物之器,弥足珍贵。
如有朋友想看可发照片

收藏界只要一提到斗彩,便

「该帖子被 藏友 在 2009-9-13 3:06:51 编辑过」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9/11 18:33:56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7 天 22 小时 48 分 28 秒
千古一藏


等级:管理员
头衔:未定义
帖数:185
金钱:5083
Y 币:0
{收藏} 1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明代的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瓷器品种繁多,开一代未有之奇,各种彩绘瓷器相继诞生。为了便于研究,就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以示区别。18世纪《南窑笔记》的作者按彩绘工艺从明代彩瓷中划分出“斗彩”、“填彩”、“五彩”三种,在当时的情况下已属难能可贵,也为彩瓷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今天看来,《南窑笔记》的划分缺乏严密性。例如《南窑笔记》对斗彩的解释是“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的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但仔细考察可以发现,这一过程的实现,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工艺途径:一种是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或局部,其余部分也以青料双钩轮廓线,施釉烧成后,再在釉上按青花轮廓线填以各种釉上彩,凑其全体,成化斗彩使用的即是此种技法。另一种也是先于坯体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或局部,但其余部分不用青料双钩轮廊线,而是施釉烧成后,再在釉上用钩线填彩或没骨画法凑其全体,嘉靖、万历青花五彩使用的即为此种技法。彩绘工艺不同,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就不一样。对第一种技法来说,釉下青花在画面中起主导或骨架作用,诸多釉上彩色附丽于釉下青花,遂使整个画面具有鲜丽清雅之美。对第二种技法来说,釉下青花只是作为画面的一种颜色(蓝色)使用,同时为釉上彩绘起定位作用,因釉下青花与釉上红、黄、绿等彩色处于同等地位,故对画面热烈华丽的艺术效果无多大影响。今人一般对第一种技法描绘的彩瓷称为“斗彩”,而对以第二种技法描绘的彩瓷称为“青花五彩”。从彩绘工艺和所产生的效果看,《南窑笔记》所说的“填彩”可归入“斗彩”中,而《南窑笔记》所说的“五彩”概念应进一步扩大,即应包括纯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种。从现存实物资料看,“双钩填彩”是斗彩瓷器上的最基本的装饰技法,根据所绘物象不同,再辅以“点彩”、“染彩”、“覆彩”等技法。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9/13 12:42:48×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2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136719 秒 数据查询:11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