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物研究专家、文物鉴定专家、文物修复专家等,很少有人会想到这里还有科学家,而且是作为专业人才引进、专门从事应用化学研究的女科学家。一个科学家到故宫来做什么?是什么吸引她放弃优厚的待遇和曾经有过的辉煌,步入新的人生舞台?一生的梦想在这里是终点还是起点?带着诸多疑问,记者走近了这位女科学家,心中的疑云也随之逐渐消散。
居里夫人是她的偶像
19岁的花季女孩儿总会有很多梦想,上高中时,宋纪蓉常常望着教室里悬挂着的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居里夫人像,幻想着自己长大了一定要上大学、学化学……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喜爱读书又勤奋的宋纪蓉,如愿考入西北大学化学系,并于1982年毕业留校。紧接着又是一系列的充电:到英国斯坦福郡大学研修,到南京理工大学读博士学位,再回到西北大学读博士后。
像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一样,在西北大学工作的20多年中,宋纪蓉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获得了诸多殊荣和学术研究成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科技部项目、教育部项目等的资助;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其中50多篇被国际著名索引SCI和EI收录;在科学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著作6部;获得省、部级奖7项……
有自己的实验室,带着十几位博硕士研究生,在20多年积累的学科平台上,从事着教学和科研工作,担任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院长、西北大学校长助理主管研究生工作,民盟中央委员,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安市人大常委等等,但是故宫博物院就像是有一种巨大的魔力吸引着她,使她义无返顾地投入它的怀抱。
为追求多彩人生
2005年,故宫博物院举办80周年院庆时,新建了现代化的实验室。宋纪蓉前往参观了该实验室,并了解到文化部和故宫博物院的领导非常重视文物保护科技工作,投资1000多万元购买了扫描电镜、X荧光分析仪、热分析仪、X衍射仪等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还准备在西河沿建立一个文物保护中心。设备增加了,需要吸引更多的从事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的学者到故宫来。故宫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的发展前景,让宋纪蓉兴奋不已,因为她一直梦想着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科学知识能全部派上用场。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只有把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才能最大化地实现它的价值。”宋纪蓉说。“我在大学本科学的是分析化学,到英国学的是有机化学,在南京读的是应用化学,博士后做的又是分析科学。西北大学虽然开设有文物保护专业,培养了不少文物保护人才,但故宫有这么多的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是得天独厚的事业平台。我相信,我的人生在这里将会更加丰富多彩。”宋纪蓉激动地说。
很快,半年后,在文化部的支持下,宋纪蓉被故宫博物院作为专业人才引进过来,担任文物保护科技部主任,在新的事业平台上展示着她的才能。
严谨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故宫现有150万件套可移动文物和16.7万平方米的不可移动文物。许多文物经过漫长岁月,由于自身的老化、环境的影响及人为的作用,需要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如,金属文物的锈蚀、陶瓷器的残损、竹木漆器的开裂、丝织品的糟朽、纸张的霉变、石刻的风化、彩画的脱落等。
故宫有很多文物修复技艺高超的专家,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和聪明智慧,保护修复了许多珍贵的国家级文物,但专家们的文物修复过程,文物修复前的状况,修复的工艺、技法,选择的修复材料,修复后文物的状况等,都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下来。这对于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的传承,文物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信息的记载,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所以,宋纪蓉到故宫文保科技部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建立文物修复档案制度,这一想法得到了故宫博物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经过近两年的调查、研究,反复切磋、修改、斟酌,在宋纪蓉和文保科技部的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文物修复档案体系构建起来了。目前,该体系已应用到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今年,他们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走访几大博物馆,征求同行意见,使之进一步完善。该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也为文物的研究、保管、利用与再修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奠定基础。
文物保护工作有很强的科学性,在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之前,需要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对待“生病”的文物。宋纪蓉形象地把文保科技部比喻为文物医院,例如,表面出现有害锈的青铜器就如同病人,需要到医院看病。文物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前,需要用X射线探伤设备拍摄X光片,看看锈蚀层下面有没有铭文等历史信息,然后才能制定出针对这件文物进行保护修复的技术方案和工艺路线,研究配制什么样的药剂处理有害锈,同时又不影响文物的历史信息。“这些都要用到现代科学知识,这里面都有着科学的道理。”宋纪蓉说。
享受工作的快乐
“故宫就像一部百科全书,总也读不完。每天都会有新的问题,面临新的挑战,它促使我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宋纪蓉感慨地说。故宫博物院的老专家、老师傅们非常热情,总是耐心地解答她的问题,令她十分感动。她也尽力用自己的知识回报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文物保护修复中遇到的难题。
有一次,一位从事古书画临摹的专家谈到:由于用水墨在纸或绢上作画容易洇,因此,在临摹古书画时,一般先在纸或绢上涂胶矾,然后再在上面做画,但涂过胶矾的纸、绢保存遇潮后容易发硬、变脆。
宋纪蓉分析道:所谓涂胶矾,实际上是把硫酸铝钾复盐和胶混合的溶液涂在纸或绢上形成分子膜,从而作画时不洇。在潮湿情况下,硫酸铝钾分子分解后使纸张或绢上显酸性,因酸对纸和绢的纤维有降解作用,所以才会出现发硬、变脆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某些化合物既能在纸和绢的纤维表面形成分子膜,又能在潮湿的情况下不分解显中性。经过宋纪蓉的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符合专家们要求的配方体系。
“我的工作就是用我的化学方面的知识,帮助老专家们解决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每当我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一道难题时,我就会感到特别的欣慰和快乐。”宋纪蓉脸上绽出灿烂的笑容说。
让她感动的人和事
性格开朗、待人随和的宋纪蓉,非常敬佩和尊重故宫的专家们,如:70岁高龄、妙手回春了很多古书画的装裱专家张金英老师;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进工作者徐建华老师等。“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令我景仰的品德和气质——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宋纪蓉由衷地说。
起初,记者提出采访时,宋纪蓉曾几次推辞,并反复强调:“你们应该多多宣传故宫的老专家,在这里,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要做。”
故宫博物院和文化部的领导给予了她很多关怀和帮助,如,去年暑期安排她参加文化部人事司组织的专家休假团去云南休假等,使她深切感受到文化部门的领导对像她这样的科学家的尊重和爱护……
近年来,在文化部系统,像宋纪蓉这样的专家被越来越多地引进,它从一个侧面表明,文化人才专家队伍的建设正在向着更为广阔的领域延伸和发展,并将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