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91
金钱:1094
Y 币:0
|
|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北宋哥窑金丝铁丝天青釉洗盘(作者:刘进武)
稀世“北宋哥窑天青釉洗盘”,一只纹片独特的“葵式洗”如同是用金丝铁线缝合瓷片而成,这就是“镇馆之宝”———北宋哥釉葵式洗。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支钉烧制哥釉盘,目前窑址尚未发现,陶瓷界对窑址说法不一。现存哥窑器绝大部分收藏于北京和台北两家故宫博物院,极少量散见于民间,总量不超过300件。稀世“北宋哥釉葵式洗”。哥窑瓷器以独特的纹片见长,在窑火中自然生成的纹片,如网如织,器物出窑尚未完全冷却前,置入掺有紫金土的浆水中,深层纹路渗进紫褐色浆水成为铁线纹,浅层纹路渗入少量浆汁成为金丝纹,故而出现金丝铁线的效果。尽管纹片烧制不易、自然变化无穷,但哥窑师傅们仍能掌握到大片套小片,粗线廓细纹的程度。按顺时针方向流动的纹片线条把葵式洗勾勒得细腻均匀。
北宋哥窑金丝铁丝天青釉洗盘,直径19.8cm、底径12.3cm、高3.80cm。支钉烧造属于北宋 (刘进武收藏笔名)
北宋哥窑看到大中小气泡在平面上,小气泡不透明大气泡透明,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早已说过,“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微观痕迹标本)
历史记载:
明确记载哥窑就是宋代官窑在元代的延续的一个史料,是明代高濂撰写的《遵生八笺》记载:“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窑在凤凰山下,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这里明确了官窑与哥窑的产地与瓷土都一样,不过宋朝是官营的就叫官窑,元朝私营的就叫哥窑。而黄金源先生认为,宋代只有四大名窑,应为汝窑、官窑、定窑、钧窑。而哥窑,应是元灭宋之后,将官窑改名为哥窑,官哥应是同一窑口,只是不同朝代的称呼不同而已。
参考资料:
故宫收藏一个北宋哥窑洗呈葵花瓣式,洗心微向内凸起,底有6个支钉烧痕。通体施灰色釉,釉汁厚润,釉面满布开片,纹片大小相间,大片的纹线呈铁黑色,小片的纹线呈金黄色,故有“金丝铁线”之称。洗在古代生活中用途广泛,有盥洗用具,亦有文房用具或陈设品。其形制广口,折沿,宽唇,深腹,平底。汉至晋代流行在器物内底刻鱼纹,有陶、青瓷制品。宋代南北瓷窑普遍烧造。此洗造型玲珑小巧,典雅可爱,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精细之作。
北宋窑葵花洗,高3.5cm,口径12cm,足径8.8cm (故宫博物院收藏金丝铁丝北宋窑葵花洗)
痕迹鉴定:
北宋哥窑瓷器加入了玛瑙和贵重金属釉面气泡不被腐蚀,玉质感强,气泡不容易破损,在1300高温下烧制出漂亮玻璃釉,相当是人造玻璃种翡翠玉一样价值最高,目前全世界的存世量很少,非常珍贵。从这些标本中可以看到大中小气泡,看不到死亡气泡变成黄色或者黑色次生物的的现象,这些气泡特征可以作为鉴定宋代官窑的根据。只要是宏观上在釉面看到了冰裂式的“金丝铁线”,就排除了仿造的可能性。对后仿者来说,还有一个跨不过避不开的面釉和胎骨之间配方上的门坎,而“金丝铁线”形成过程中的那种象光学仪器一般精密的釉药配方,以及各个要素组成。这种哥窑面釉和胎骨之间就象钟表齿轮或精密流水线一样准确无误的组合,在没有主要原料的情况下,是无法再现的,是任何高科技也无法模仿制造出来的,这样鉴定方法最科学简单了。
「该帖子被 liujw89 在 2014-09-02 21:48:17 编辑过」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
Posted:2014/8/2 17:11: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