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上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380
金钱:1424
Y 币:0
|
|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龙泉窑青瓷辨识
宋代之时,随着越窑青瓷的渐趋衰落,在浙江龙泉的青瓷则逐步兴起,最后取而代之,发展成为江南的两大窑系之一。在宋代,龙泉烧造的青瓷窑中流传得家喻户晓的有两个窑,即哥窑和弟窑。这弟窑,也就是现在一般所谓的龙泉窑。龙泉窑和哥窑两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这里主要介绍龙泉窑的辨别方法。
其实,龙泉青瓷窑在五代时即已开始烧造,只是到了宋代才有大的发展。不仅产量大,质量高,而且还影响着南北的其他窑口。至元代时,由于南方白瓷的不断兴盛,其他青瓷窑口渐趋衰落,唯独龙泉窑却仍有发展。
要辨龙泉窑青瓷,首先要观其胎釉。由于宋人的审美情趣比较崇尚釉色美,因此,这个时期的烧瓷均以追求玉质效应为佳。龙泉青瓷也是如此,釉面光润肥厚,釉质晶莹细腻,玉质感极强。因此,有无玉质感是首先要观察的,如釉色干枯,或釉面过于明亮者,就要小心。但有时候滋润的玉质光与过亮的“贼光”也就是一线之差,初入收藏者较难将两者区分开来。这就需要多上手真品,到博物馆或拍卖会多看实物,慢慢去感受和体会其中的细微差异。
北宋和南宋,由于施釉工艺的不同,其釉面的表现自然也有不同,早期施釉要稍薄于中晚期,并由于所施的是粘结度不高的石灰釉,故釉面常出现有流淌现象。南宋之后,改变使用了在高温中粘度大不易流淌的石灰碱釉,因此,产品施釉加厚而且均匀,釉的流淌现象大为减少,器底施釉增多,玻化程度也较前提高,这也给鉴别提供了依据。在放大镜下,凡南宋施石灰碱釉的青瓷,釉面可见密集的大小气泡和未溶的白色石英颗粒。至元代,釉面的气泡则呈唾沫状。此外,由于宋元时期施釉较厚,因而在器物的边缘及其他凸起和转折之处,由于留釉较薄而露出白色线状胎色,俗称“出筋”。釉面有无“出筯”,也是鉴识是否宋元器的一个重要依据。从釉色上看,宋早期为青中闪黄,中晚期为粉青、翠青和梅子青,有少数为黄褐色釉。至元代,粉青、翠青和梅子青变成了黄绿色和个别呈现葱绿色,釉质也较宋时粗松,有的出现开片纹,由于施釉较厚,均有“出筋”现象。如釉色不对,且无“出筋”,就要慎重。
从胎质上看,龙泉窑器物一般为灰白胎,也有少量的黑灰胎,黑灰胎大多为仿官窑产品。白胎常比黑胎要厚些,施釉也比黑胎器要厚些。宋元青瓷的胎质都是较紧密精细,胎骨偏厚。细分则早期较薄,中晚期趋厚,至元则更厚且粗些。元代大件器在烧成后底部常见有窑裂纹。在制作上,宋器底部一般均可见刀刮之痕,而元代较小的器物底部则可见乳丁状凸起,这是特征。伪品往往胎质偏白、偏粉,没有真品的古老质朴之气。釉色厚薄均匀,也缺乏玉质感,显得干枯无光或反之呈玻璃质贼光。釉色常青中夹黄或夹白,没有真品那种青翠的灵气。找不到因时间和环境造成的老旧之气。有的也有“老气”,但仔细看可发现全系人工所为。现在作伪技术提高,有人工做出的跳刀痕、乳丁凸、腐蚀斑和未熔石英颗粒等,须特别小心鉴识。宋时底足露胎处火石红大多呈铁褐色,色深有力。元时底足露胎处也有火石红,比宋时稍淡,但也是深沉有力的。元器有时在底足涂上一层酱色护胎釉,但深浅过渡自然。仿品火石红不是过深就是过浅,也有底足被人工涂成砖红色,却常常显得死板生硬而缺乏灵动自然的过渡。总之,只要发现上述情况之一,就须谨慎处之。
在造型和纹饰方面,早期器物以盘、碗、壸为主,也有一些缽、洗、瓶、罐之类,器物造型都较规整精细、古朴浑厚,有不少是仿古铜器和玉器之物。均取正烧之法,故除圈足外其他部位均有釉。元代时制作不如宋代,器底和一些棱角之处修饰也较马虎,并显得生硬。在器型上,宋时多小器,元时则有不少大器出现。一般来说,青瓷的纹饰在宋代是由多变少,到元代则复由简单而变得繁复。宋早期盛行刻、划而成的瓷纹、弦纹和莲瓣纹等,至中晚期逐渐减少,仅少数器物上刻划有莲瓣纹图案,有的瓷洗中出现模印贴花的凸起双鱼,此外,一些罐上出现堆塑盘龙和在瓶、炉上装饰有鱼耳、凤耳、贯耳等耳饰。至元代,多花草纹,至中期又变得繁复精细起来。但是,须提醒的是,纹饰和造型均可仿制,因此,鉴识还是要更多地从胎釉和旧气上着手。
附带说一下,近前考古发现,在龙泉明代时有供宫廷使用的青瓷官窑烧造。由此可以证明,龙泉青瓷到明代已趋衰落之说还有待探讨。鉴识明代龙泉青瓷,一是釉色趋黄,官窑品除外,官窑品也见釉色特别青翠的;二是釉面的玻化程度提高,釉面的亮度要超过宋元器。但釉面再亮,其亮光也是温润的,与新器火爆的“贼光”是不一样的;三是在形制上已趋同于明早期的器物。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
Posted:2014/5/4 10:41:2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