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与辉煌时代并进
当我们回顾一番古艺术品的发展史,以瓷器为例及它的发展走势并将它的辉煌点与相关的年代来一个连接时,我们深刻的感悟到艺术品的辉煌,直接与相对应的君王的艺术欣赏造意水平以及社会整体的强盛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五代柴器的柴世宗,北宋五大官器时代的宋徽宗和大二统的多元文化的元青花以及崇尚红的洪武帝和永乐,宣德,成化与清三代的帝王们的嗜好和他们的文化层次与艺术品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君王们的直接的参与引领使得对应时代的艺术品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当我们对这一切能有一个整体的客观的认识了解时,也自然含丰富鉴赏理念并有益于鉴赏水平的提高。
鉴赏是否也分阶层呢?如鉴民瓷,鉴官器,识御品。应当说这三个层面是真实与客观存在的。民器有民器的标准,新的一定新,老的一定旧这套理念,对鉴民器可以完全适用,可对官器则部分适用,然对鉴御品则多不适用。
鉴赏,首先当认识,认识了解了才能鉴赏,这也许像“子牙台”,所传的故事一样,一人弹琴,另一人能懂,摆在面前的器物根本不明白。如只认识民器者让看官器时,民器的新,旧规律到官器上不适用。怎么认,用新与旧的传统理念,只能把官器看成为假器,这就是结果。而如若要想明白,该从官器用的材料与民器有别来着手,可以明白它们差别非常大,这一切明白了,也就可以对不同的器物,瓷种来对症地采用一个合理和之准确定位的认定方法。比如从釉面来说民器仅为一般的釉料,而官器,御品则会在釉料溶入它物,这样最终展示的玉质润泽程度与手感必不相同,这就如明成化斗彩器的釉面别说和清代民器不一样,就连清代官器也皆然不同。而且是一定的对此鉴定者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摸半天没感觉不知其变化,那自然不明真与假,只能胡说一通。事实上官器也分三六九等,这也是一定的。再比如成化早期,姹紫之色中入宝石,而后期则无宝石元素,可你从未见过,以至连姹紫是什么也不知,自然鉴不了这类器物。鉴瓷者应当成为瓷的知音,如此才能明白,一切凭感觉,沿用别人说的与书上的那一套,没有自己的感悟,并没有任何突破,总是沿用着民国鉴瓷理念,继续往下走,结果是只识民器,不识官瓷,更谈不上御用之器。结果,纵然机缘巧合,碰到遇上了,也一定失之交臂,同样花钱,只能收藏一般,这应当说也是不成功的。
艺术品是与辉煌时代是同步并进的,而最能代表和体现当时最辉煌,优秀的艺术品,如同一座座丰碑,绝对与一般品千差万别。愿我们广大的藏家,能真正拥有它们,不论是收藏还是将来获利,拥有它们都是一种快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