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古瓷鉴定二十法之十四:查稀有元素的存在与变化
您是本帖第1563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3 个月 13 天 10 小时 3 分 35 秒
德藏收藏


等级:管理员
头衔:未定义
帖数:849
金钱:1002813
Y 币:182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古瓷鉴定二十法之十四:查稀有元素的存在与变化

在我国的古瓷之中,古人们为了令其精美,想方设法地将太多的珍贵元素碾碎,加入器物之中,有的在胎里,有的在釉内,也有的在彩中,还有的将其宝石经过软化处理烧成铅玻璃,然后成料彩釉溶入釉中等。这些不同的元素在器物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自汉以来最精美的器物之中就有稀有元素入内,如宝石、玛瑙入釉。自南北朝开始玉粉入器,如唐时,邢器入玉多,越器入玛瑙多,唯越秘则是玉和玛瑙入胎入釉最完美的结合器,并已有微量宝石入内,因而器物水晶莹润,成为国粹。北宋官窑等釉中有大量宝石粉的溶入,于是五彩之光呈现。从宋至清所有的官器中的御品,绝对是一种“无宝不烧器”的局面。当我们不可理解古瓷闪烁出不同于器物本色之光彩时,应当认识到,这是由于宝贵元素被粉碎后经过改良添入器里、彩中,它们的质本呈色发生了变化的缘故。我们在宣德五彩至清的一切彩瓷中,以绿彩为例,彩底冰裂处可见到它们的身影。一般釉中观玉和玛瑙,要从两晋南北朝这种低温器开始,因为这样可观到原石粒。而观宝石则要从清向前看,因为清御用器中宝石的成份更容易被看清楚,从彩表中看明白后,再向釉中转入,如此方可看的更明白。

我国的有些古瓷是国之瑰宝。稀有元素存在是一定的,所以,对它们的认定,也是一个切入点。而釉下的稀有元素,在漫长的岁月中会出现分离、重组等结构变化,于是它们的折射晶体之光,或成堆状、或成线状、或成点划线状。自有其道理和规律可循,而只要有这些真正的元素存在与表现,就无假器可言。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1/5/12 8:22:27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1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062500 秒 数据查询:9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