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之行的感受
走进榆林,古朴之城与现代的城市的影子都一并存在,古玩市场及友朋家藏,主体是陶多瓷少,而瓷中是以民国和清晚民窖为主,然而他们在谈及自己民窖中的那些连民窖精品都算不上的藏品时,则绘声绘色,激动万分,从中透出那股喜悦劲,的确令人感动。问题是他信恰巧把官窖之器,全列在假器之中,进入了一种盲区。这里举三个例子,第一家人把一件早年康熙的精花盖瓶视为假器,其理由是与民窖的老器相比,怎么也对不上,第二家人把一对元青花盖罐与一堆现代瓷放在一起,他认为这件器物釉面太亮,第三家人把一件洪武的青花高足杯当烟灰缸,理由是表花发色四不像,里外上下不一致。而类似上面的例子太多,但要说榆 林人对瓷器的喜爱与追求的程度的确少见。他们的道理很简单,其中一点他们认为,一幅名人书画要值多少钱,古人画在瓷上烧出来,又该值多少钱,而且富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所以他们十分喜爱,收藏热正在澎勃发展,但也许是由于国人在主体传播上有误导,所以目前人们只能认可八十岁老人可认识的那一类旧老器,而精真新的上品,会被列在假器之中,这个未开恳的处女地,具有无限的广阔的前景,榆林人在收藏领域中正在一步步成长。
上述三者,我建议他们去京做对应的物理检测,告诉他们如果检测与鉴定结论一致时,那将定真无疑。在我谈及上面的事例时,也真心的想告知藏家朋友,你一旦也遇到上面这些困惑时,也去做个检测,因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范围,不可知是一定存在的,运用科技做个补充,是有利和必要的。对于鉴定者的结论做个检验,既有利于识别他们,也有利于自身的提高。而做为瓷器的鉴定之路,最正确的认定最终必然是眼学与物检一致的定论,才能算数。这种趨勢将是必然与一定的。
愿藏家朋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