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文物鉴定中的弊端
您是本帖第1639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8 个月 29 天 21 小时 44 分 42 秒
藏友


等级:上尉
头衔:未定义
帖数:639
金钱:7860
Y 币:1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文物鉴定中的弊端

多少年来我国的文物鉴定存在一种弊端,那就是师父带徒弟式,这其中对于太普通的藏品可行,然而对于那些真、新、奇、罕的精品则不能这样做,因为师父根本就从未接触到的,是永远的盲区,怎么给徒弟传授,这是一个公道的事实。也正因此,假如徒弟不能从胎质釉种,彩料各个时期的生产力以及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有一定认识和了解上进行突破性的研究,而只是仅仅记住背下师傅的那些点传授,实践证明是根本无法认识中华文明之精髓的,根本谈不上鉴定清楚,只能是混和胡弄。事实上自汉代绿釉开始绿彩料就是多宝入内的,至于以后的唐、宋、元、明、清,更是宝石,水晶,玉粉,玛瑙等根据需要溶入胎釉这都真实存在,也正因此,才令古瓷中的御用品能够千年如出一新,但这些真实的事实都从来不被专家和人们所明白和重视,结果整个鉴定观念和一切断论性的语言,仍是民国传导过来的那一套,这事实上是一种文化的退萎,是一种极可怕的现象,科学已经发展到这样的地步,又有什么元素能测不出来呢?让近乎科盲的人们睁着眼睛说瞎话,这实在令人担忧,我们说,优秀的中华文明传承决不是哪个人的事,是整个中华民族以至是全人类的,不该任由少数人胡说乱搞,应当逐步完善问责制,做为国家而言,国体为大,人民为先,优秀的文化为重,任何人要给国家以至人民造成过大损失,绝对要问责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扬,而停止不前的理念是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这些,应在现代科技参与下得到充实,以求准确无误,这看似针对的是一件器物,而实际上是在澄清一种理念在挽救中国文明的精髓,因为现今被否决的其中确实有一部分是国之愧宝,所以急需有个问责制的政策出来进行改变和扭转这一弊端。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9/6 10:59:04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1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203125 秒 数据查询:10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