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普遍存在的问题
您是本帖第1614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8 个月 29 天 21 小时 44 分 42 秒
藏友


等级:上尉
头衔:未定义
帖数:639
金钱:7860
Y 币:1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收藏界,以瓷,玉,青铜器来看,不能说全部或整体,但大体上共存的一个问题是皆可识一般,而不识精华,以玉,青铜以至古币等也都存在这个问题。如玉类,假如是商时代的和田玉器,多不被认可,这是因为地方玉种可易生沧桑斑,而和田玉则只会微变,这样加上当时和田玉的资源来之有限,成器也极为稀少之故,所以不可能大量的展示在世人面前,于是,一旦遇上,碰到是和田玉件时,人们的习惯思维理念,是不易被接受,专家也如此,于是就成了越精美,越不认可的事实。如此使得真正的和田玉器反倒不被认可。

其次再如青铜器,人们见惯了那些破损的,也习惯了那种红斑绿锈之器,于是,大凡当另一种面貌出现时,皆以假而假。事实上青铜器,从夏到汉是何种配方,怎样传承改进,又怎样演化变迁的,它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究。事实上从现今的物证可断,当时的青铜材质有差异变化的。不同材质在同一环境下怎样变化,以至在多环境下同一时间之器又该如何变化,还有出世的早晚和出世后又经宫中除锈上蜡以后又将有何变化,以及除锈上蜡是仅出现在清还是早在宋就有了这种保护方法等等,这一切的变化,其实都是未被探明。也正是这一切存在太大真实的差异性,所以,摆在人们面前的,事实也同样会出现,识一般而不识精品,我们不妨可以用古币来印证一下,如同是战国东,西周类币,在北方土质中还能存留,面像可辨识,但如在江南原则上就已不存在有残存痕迹的可能,应化土为泥了,可如放在新疆喀什,则全然完好,假如将现存于北方和新疆的这两枚古币,找陕西,北京以至全国的部分古钱币大专家来试鉴一下,他们中绝大多数的全断北方出土的为真,而新疆喀什的为假,要说这还是在材质完全一致的情况下,仅以存放环境所不同而出现的结果。那么,我们试想青铜器,也遇到存放环境不一的情况时该又怎样认定,再加上材质也不同时又将如何认定?而客观事实是这一切都可能真实存在,这应就是现今在古玉,青铜器等鉴定中也存在的现状,应是现今的真实状况,所以说真正要想完全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其实是任重而道远的。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6/22 14:12:39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15 小时 18 分 38 秒
少年故事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51
金钱:588
Y 币:0
{收藏} 1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对于''精华''的器物,人们点是心存敬畏。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6/23 22:35:05×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2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140015 秒 数据查询:11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