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代以前的高古墓葬玉器中,有部分玉器上会出现如同虫蛀孔与斑状之痕,这类玉器应定位在河南南洋玉种之列,而不是属于和田玉和蛐玉,为什么呢?
我们从南洋玉的玉种本身来看,一是硬度为4度左右,二是玉中多棉杂,而事实上内部的絮状物处其结构纹理更疏松,这种玉在入土千百年之后,多在絮状之处形成和率先穿透,也就是在两千年以后我们所能见到驻孔现象。而自汉以前的高古玉中,凡是玉器表面存在这种现象的当为独山之玉,那么是不是独山之玉,定会出现这种表现呢?也不一定,独山玉中有一类油脂度极高的黄色玉种则多无此现象。
总体来说和田玉不存在此现象,尤其是羊脂玉,黄玉,墨玉,碧玉不会出现,蛐玉中极少的玉种也会出现,但总体量比独山玉少的多。
应当公证地说,表面有蛀孔类的玉器,多有假器,而辩证的主要方法看蛀孔边缘等有无玉之光,如没有必假。古玉一旦做旧,采用酸等去光,或上火碱等腐蚀以至油炸等,这样做旧后,则永不出光,故而易识别,当然识别古玉真与假的方法太多,这里只围绕蛀孔而言之。
古玉器表一旦出现和存在这种真正的虫蛀现象,多真,但凡出现和存在这些表现时,则证明玉质不佳,于是影响价位,也就是说,历史,文物价值存在,而艺术价值受之影响,如若换之为和田玉种,则其价翻之几番,这是无疑的。当我们收藏玉器时,收藏者应当明白这一切,只有明明白白的收藏,才能更好的去收藏这些远古文化。
事实上,在战汉以前直到5千年之间,传世至今的玉器之中,多为地方玉种,而自商以后的西周,战汉,和田玉器仍比例为少,所以研究,了解,收藏古玉,自然离不开地方玉种,它们是玉文化,文明,传承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对于那些印证着时代烙印的典型之作,同样价值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