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开发建设,一批文物重见天日,其中不少流失,流失的很大一部分,又落入民间收藏者之手。不过让这些收藏者尴尬的是,他们手中的藏品却得不到专业认定。11月2日,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宣布成立,12月上旬,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江苏分会成立仪式在镇江民间博物馆——梦溪博物馆举行。这个委员会的成立,也可以说拉开了民间收藏者为藏品“正名”的序幕。
文物流失现象严重
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委员会委员余绍尹介绍,近年来,随着各地大开发大建设,很多珍贵文物被挖掘出来,许多流失到了民间,如果不加以保护,一些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很有可能会流失甚至被走私到海外。
记者了解到,在镇江文物流失的现象屡见不鲜。2005年12月,位于丹阳开发区的“天波城”小区建筑工地发现了古墓葬群,建设方没有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导致10余座汉代和多个朝代的古墓遭到盗掘而严重破坏,此事惊动了国家文物局。近年来,记者曾多次在姚桥镇华山村采访,许多古墓在窑厂取土时被发现后不加汇报和保护就随意损毁,甚至哄抢文物。按相关规定,如果施工工地发现古代墓葬等文物现场,施工单位不但要保护现场,还要无偿停工,这也客观上导致施工单位宁愿损毁、掩埋文物现场,也不报告相关部门,造成文物流失。
收藏者收藏与违法的矛盾
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江苏分会的秘书长姜培育说,这些文物在非科学、非正常的情况下面世,一些有识之士和具备一定识别能力的收藏者,主动自觉地进行收购保护,避免了这些文物进一步流失、损坏。虽然收藏者对流失到市场上的文物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这些收藏者却往往如履薄冰,夹在收藏与违法的矛盾中。
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鉴定委员、江苏分会理事、镇江梦溪博物馆馆主李崇安说,国家《文物保护法》规定,来源不符合依法继承或者接受赠与、文物商店购买、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等规定的不得进行买卖。而事实上,大量流失的文物最终会流落到市场上,如果他们不去购买就不可能起到收藏和保护的目的,可是一旦购买了,又很难确定购买物的来源,如果是国家保护文物,购买者就会有违法嫌疑。因为这种原因,许多文物得不到收藏,最终可能被当作工艺品出境。市博物馆原副馆长、副研究员徐铁成认为,国家《文物保护法》旨在对不法分子的遏制,同时也制约了民间收藏的发展,因为民间收藏看起来是对文物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因为有利益关系,所以从不法市场收购文物就是违法行为。
丰富藏品无法鉴定
姜培育称,虽然民间收藏了大量文物,然而,他们的藏品却得不到认可,官方的相关机构对民间藏品不鉴定,使得很多流散的真文物得不到正名,成了仿品,甚至以“仿制工艺品”之名走私出境,非常可惜。李崇安说,他现在收藏的陶瓷不下于千件,但苦于鉴定难。几年前,他曾在一个“鉴宝”活动中拿出了几件得意的宝贝,但是令他尴尬的是,他的宝贝还没上专家的手,就被认定为是赝品,因为专家认为,这样的宝贝是不可能在他手上的。后来,李崇安将其中一件从民工手上购得的唐代银器转让给一个朋友。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件银器后来竟然出现在一家拍卖场,并且拍出了天价。李崇安心痛的倒不是失去了一笔财富,而是国宝在他手中没有得到保护。
藏家欲为藏品正名
国内不少文物界藏家已经意识这种问题,“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即是在我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许明等人的倡导下自发组织起来的,旨在帮助甄别和保护流失在民间的文物。姜培育说,他们的会员多为企业家,大多数已经从收购行为变成社会责任,从投资行为变成保护行为。收藏家的整合,将会为文物保护作出更大贡献。他们已经进行了多次开展保护中华文物的义务宣传工作,在去年上海南汇(现名浦东)博物馆举办的文物展上,他们义务送展的元瓷文物达170多件。今年,他们又赴江西抚州开展元代墓葬的保护,拟义务捐款10万元资助当地文物部门进行发掘和保护。“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还将投入资金,设立多个检测中心,为民间收藏的鉴定增加科学性。李崇安也表示,看到大量文物流失他非常痛心,如果有关方面能提供专业的鉴定,那么他愿意将鉴定出来的文物全部捐献给国家博物馆,让它们得到应有地位,让更多的观众鉴赏。如果能这样,他们大量的民间收藏无异是对国家收藏的有益补充,也希望民间收藏能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
博物馆欢迎民间收藏团体
徐铁成对博物馆不提供为民间收藏鉴定服务的做法表示认同,他说,国家对博物馆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和要求,这不是哪一个博物馆,哪一个人能承担的,因此市博物馆除了公安司法机关案情需要外,一般不为民间收藏做专业鉴定。一是因为民间收藏的量太大,馆方没有这个精力;二是因为民间收藏者大多带有投资性质,而博物馆是公益性质。徐铁成认为,民间收藏者成立团体是好事,这不是与博物馆“叫板”,市场上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最终还将落入有专业知识的收藏家之手,它有利于国家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说是对国家博物馆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它有利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收藏的意义首先在于学习、研究和陶冶性情,即使收藏者的藏品是高仿品,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将具备不错的价值。
国家新规解决收藏与违法矛盾
今年10月1日,文化部出台了《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给民间收藏带来了利好,《办法》除对文物收藏单位收藏文物的定级有明确要求外,还要求文物行政部门建立民间收藏文物定级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民间收藏文物的定级工作。《办法》还明确了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告知文物所有权人或持有人依法承担的文物保护责任。李崇安等人认为,这从某种意义上承认了民间收藏的合法性。因此,《办法》的出台让他们信心大振,解决了收藏与违法之间的矛盾,更提高了收藏的兴趣,可以说,迎来了收藏的春天。李崇安等收藏者也期望,镇江民间有丰富的藏品,在《办法》还没落实到地方之前,镇江市博物馆能与民间收藏团体加强沟通,联合开展一些鉴定等服务工作,共同担当起保护文化遗产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