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也要自身不断提高其素质
我们客观而公道地说,造成文博事业极度混乱的根本原因,一是个别专家无知,不懂而装懂,并且因其是专家,所以满嘴胡说,起到了最主要的混乱的主导。二是,肆无忌弹的在利益驱动大肆造假的造假风。三是,收藏者自己由于自身的素质不高,不能分辨与识别起码的真与假,以至对艺术品的价值构成和历史文化的相关知识没有认识,不能准确定位。于是在前二者的错误引领下,也就不自觉地跟着进入了这一浑水之中,形成了天下无真也无假的一种错误认识,形成的是乱打乱的混乱局面。应当说,藏家自己应当在自身学习历练中不断提高自己,得到其升华,并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认知定位水准。要不仅从收藏知识理念上去提高,而且应当较好的把握自己,明白艺术品的真实价值,在这个基础上,选择自己走向市场的定位标准,不要听风就是雨,自己往乱搞自己。我曾经讲从2007年向前推十年,事实上在拍卖行拍出的拍品,其中有极少为精品,而更大量的仅是一般品,绝不是曾经历史文物的精华,这是一定的,而且一定会在以后的事实中被证实,但我们也要明白,对这样一个现状相信经历过这一过程的人们,谁又能甘心这种结果呢?于是维护一种错误,而抵制正确也是十分正常的,这种现象一定是会存在的。我讲的是事实,而别人维护的是自己的利益,这是能理解的。我举了一个极简单的例子,一件在2007年被拍出的一件民窑元青花底款为“元至元年成吉思汗记念某某”款的一小罐,曾在一公司被拍出46万,那品像可以说极为差,而要对我们今天的大收藏家而言,送给他,他都不一定接受,可以断言的说,此物除了款可以有历史价值外,其余一切真不行,这类器极有可能,会永远压在手中,这也许正是由于受了专家新老器认定理论的影响和元青花被少款的误导,所以花了几十万购于手中,而今天,出土器中元青花有款的为数不少,而且精美者不少,公证地说精美者和品像极差者摆在一起,最后是一种什么结果不用说,一想便明白了。
很多人认为真与假整个是一个乱仗,于是丧失信心,缺乏理性,所以只要给钱便快速出手,像处理破烂一样,结果使得文博市场更加混论,其实对与错本身不存在混淆,是我们自己心态有问题。应当说,这只是暂时的现象,这不会长久的。而更理性科学完整的鉴定方法,必然会很快出现,这需要一个过程,比方我们说,对与错,要分层次认定,那很简单,如官瓷御品,查稀有元素,如宝石,水晶,玛瑙与玉粉,宣德后期开始,查珍珠粉等,这将一定可以,因为官瓷御品一定无宝不烧,至于民器,那更好认。。。。。当然,这一切纵然可行也有个过程,我认为现在有些国家正是根据中国古瓷内所含稀有元素的事实来做为鉴定依据的,我相信,我们国家也应有人在研究这一课题,所以说,这种混乱的局面,不会太久。
广大的藏者,应当自己反思这样一个事实,一件现代瓷器,现代名人的作品值多少钱,那么一件内分九色的康熙青花官窑器又该值多少钱。现今的事实是什么现状,应当自己想明白。失去立场的随波逐流,损失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推动文博事业的健康发展,首先应是藏家自己的事,这其中不仅是个利益问题,也关乎着优秀文化传承的大事。千年国粹,搞成垃圾了,这怕是最终会影响国体的。我们乃炎黄子孙,应当率先扶正优秀文物的身价,地位,冷静下来选择正确的定位,也许如此会推动和引领文博事业的健康发展。因为,最终的一切将一定会明了,归于其位,这也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