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也论笔法
您是本帖第2369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15 小时 18 分 38 秒
少年故事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51
金钱:588
Y 币:0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也论笔法

笔墨之中,笔法又是主要的。所谓“笔法”,简单讲就是用笔的方法,包括执笔的方法,那高低、竖立、侧斜、悬臂、悬肘、悬腕或手腕着纸等;以及下笔的方法,即轻、重、缓、急、顺、逆等。这些不同的执笔和下笔方法,就形成不的笔法特点,笔法特点具体论述起来,各时代和每个国家又有名自的具体特色。概括讲,在笔法形式上可归纳为中锋、侧锋、卧锋、回锋、顺锋、逆锋以及中正、偏侧、圆转、方折、虚笔、实笔等;在人物画中,笔法主要体现在线条上,形成各种描法,如明人归纳的“衣纹十八描”;在山水画中,笔法的主要部分是“皴法”,即用各种粗或细、长或短、光或毛、干或湿的线条,来表现山石的结构脉络和高低凹凸,于是又有“二十四皴”之谓;另外,笔法体现在点上,又有点、攒、擢、剔之别。
笔法对每个画家来说,都不相同,即使属于同一类型的笔法形式,也无完全一致者。因为笔法是一个画家经过长期操练、自然而然形成的,一旦凝定成习惯特点后,本人主观上想改变都难。模仿者不可能具备与之相同的操练过程和时间,也会因功力的深浅不同而呈现了某种差异;至于个性鲜明的笔法,就更难奏效。因此依据笔法来掌握个人风格以至时代风格,是最可靠和关键的。
个人笔法还有早、中、晚期的变化,如果了解画家不同时期的笔法特点,就能更准确判断;倘能掌握其早期变化的规律,那么即使有些画家早、晚期变化较大,也能根据异中不同,作出相应判断。
诚然,在某些情况下,笔法也无法作为主要依据。一是实物遗存太少,甚或孤本,难以窥知其笔法特点,如宋以前的不画家;二是分外工整的作品,容易临摹,仿者水平又较高,如某些仿仇英的苏州片;三是生拙味较浓的某些文人画,真迹的有意生拙与仿作的技艺低下之生拙较难区别,如明末的一批文人画家。不过,时代还是大致可以断定的,因为时代风格是由同时代诸多画家的个性汇成的共性,其笔法特点较显见并有条件加以掌握,像有存世真迹的唐、宋、元、明、清各代,笔法的时代特征均不难区别。
笔墨之中的墨与色,也有自身的方法和形式。墨有晕、刷、泼、渗等方面和破墨、泼墨、晕墨、积墨、淡墨、浓墨、枯墨、水墨等形式,画家用墨又有个人习惯和特色,如倪瓒善用干、淡墨、吴镇常施湿、浓墨。色有晕染、泼彩、没骨等方法和重彩、淡色、浅绎等形式,同类型用色也各具个人特色,如孙隆与恽寿平没骨法之不同。由于墨色与笔难以分开,必须运用笔才能使墨色产生无穷变化,墨法依附于笔法,因此,作为主要依据的笔墨中,笔法仍是主要的。另外,墨与色较之笔,容易模仿,其可靠性远不如笔,倘作为主要依据容易误判。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4/6 9:56:03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24 小时 12 分 50 秒
与狼共舞


等级:新兵
头衔:未定义
帖数:66
金钱:409
Y 币:0
{收藏} 1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看来,能讲笔法的远不会是宁氏一人!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4/7 9:58:27×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8 天 10 小时 15 分 39 秒
收藏文化问不倒


等级:管理员
头衔:未定义
帖数:256
金钱:5547
Y 币:0
{收藏} 2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书画鉴定中很多所谓专家根本不具备这些知识,整的天下大乱,我想中华知识不可能真正被淹没完了,在笔法上少年故事就仿片叙述有过人之处,我希望色法、艺法、技法、纸法大家都出来论一论,就会壮大文物保护的力量!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4/7 16:22:40×
性别:女<br>状态:离线<br>积时:14 小时 36 分 18 秒
夜雨孤灯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02
金钱:439
Y 币:0
{收藏} 3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谈笔法,不能不先讲“永”字八法,它是人们早已公认的楷书的最基本的书写法则,前人论述较多,李阳冰说法较客观:“昔逸少工书多载,十五年中偏攻永字,以其备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字也。八法者,“永”字八画是矣”。永字八法不仅主指楷书的基础,也是通其笔法的要旨。在近代的学书顺序上,人们习惯于先楷后行再草的学习方法,不无道理,尽管从书法发展史上看,楷书产生在篆、隶、章草之后,但到盛唐已达到了诸法完备、规矩森严的顶峰状态,使后来者无法逾越。对初学者,如果能从楷书上先打下基础,再学其它书法,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翻开书法理论史的篇章,在笔法的论述中,可以从东汉蔡邕的“九势”中看到古人书论的精辟和严谨,他首先提出了书法的对立统一阴阳说。现代书家沈尹然在《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中说:“一切种类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包括自然界)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书法艺术也不例外。”由此看到,书法的产生取法于自然万物,这是唯物辩证之观点。蔡邕在“九势”中关于笔法的论述,仅就从“藏头护尾”、“欲左先右”、“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横磷”、“竖勒”、“疾势”、“涩势”等论断中,对书法的用笔规律揭示的自然、贴切、深刻、精致入微,实属千古用笔之奥秘。迟至今日,这些用笔理论仍有着现实指导意义。东晋大书家王羲之,被后人推崇尊为“书圣”,他备精诸体,论者称其草书“浓纤折衷、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纯出自然。”存世法贴《兰亭序》为代表作,素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他除在书法艺术上取得卓越成就外,还有《笔阵图》、《书论》等文章留世(虽不可能,一般引用仍按旧说)。他最早提出“意在笔前”的理论学说,笔法论中有“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道出书道中相反相成的道理。王羲之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为日后“二五”书风的久远不衰,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笔法理论。唐代是书法发展的鼎盛时期,上至帝王将相,上到以书取仕,形成了君臣竟讲书法的状况。唐继承六朝魏晋的书学传统,加之国运昌盛,经济繁荣,因此书家辈出。初唐四大书家虞、欧、褚、薛,世人谓之“张颠”、“醉僧”的张旭、怀素及好古博雅、工文辟的孙过庭,中唐具创造性的书家颜真卿、柳公权,被后人称“颜筋柳骨”,唐代书家灿若银河,光照日月。唐在笔法理论上的建树功不可没,欧阳询的《传授诀》和《用笔论》,以形象的比喻说明说题,阐明用笔之法则。如“夫用笔之体会,须钩粘才把,缓绁徐收,梯不虚发,斫必有由。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唐太宗李世民的《笔法诀》中之“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次实指,次虚掌”,是执笔之要领。孔过庭的《书谱序》,堪称书法理论史上光芒四射的重要篇章,“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弯舞蛇惊之态,绝岸秃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这些论述,师法自然、曼妙绝论,把用笔的提按顿挫之规律揭示的十分精确。宋代苏轼书法的天真烂漫,论书的独到,黄庭坚书法用笔的浑圆纵肆,结体的纵横欹倔;米 的用笔俊迈,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风格;姜 的《续书谱》,继孙过庭《书谱》而又分别在书体、用笔等方面有所阐发和发展。宋代书法由于贴学大行,未能形成时代特色,较为逊色。但仍有一定的成就,出现了一些被人称道的著名书法家。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0/4/8 10:08:11×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4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140991 秒 数据查询:9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